陈耿标 作品数:21 被引量:40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石菖蒲联合针刺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作用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石菖蒲配合针刺疗法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石菖蒲联合针刺治疗组(52例),治疗组采用内服煎汤提取液和头针、体针,对照组(52例)单纯用针刺治疗,观察评估患儿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头颅CT检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CT结果显示恢复率较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DQ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GMFM评估总分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石菖蒲发挥其通关复苏、益智健脑的功效,能够加强针刺治疗的效果,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减缓脑瘫带来的脑损伤,改善肌张力和肌力,对脑瘫患儿起到较好的康复治疗作用。 陈耿标 刘映芬 陈锦丽 朱俊志关键词:发育商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状态在乳腺癌中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状态的一致性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和HER-2基因扩增情况,分析乳腺癌中2种监测方法的一致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83%,而基因扩增率为19.16%,在85例HER-2蛋白表达阳性组织中有21例HER-2基因扩增阳性,而在23例HER-2基因扩增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仅2例无HER-2蛋白的过表达,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HER-2蛋白的表达和HER-2基因扩增均与乳腺癌病灶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的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ER和PR的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吴东霞 郭苑莉 沈溪明 陈耿标 何欣欣关键词:乳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基因扩增 3%过氧化氢溶液+柠檬酸盐缓冲液在脱黑色素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3%过氧化氢溶液+柠檬酸盐缓冲液在脱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取7例含黑色素的黑色素瘤组织切片,每例组织标本均连续切取4μm切片20张,均分别经3种方法脱黑色素处理,一组不经脱色素处理,分别命名为A组、B组、C组、D组,A组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微波加热法,B组用3%过氧化氢溶液+柠檬酸盐缓冲液微波加热法,C组用酸化高锰酸钾室温法,D组不进行脱黑素处理。对比4组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富含黑色素的组织标本经3%过氧化氢溶液+柠檬酸盐缓冲液微波加热法处理后,脱片率最低,HE中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结构及形态的变化,细胞核、胞质染色正常,核浆对比明显,对HE染色结果影响最小。免疫组化结果中,A组阳性强度和阳性率均较B组偏弱,细胞结构破坏明显。B组组织阳性强度及阳性率较D组一致。C组掉片严重,少见阳性表达。D组不经脱色素处理,判读易受色素影响。免疫组化指标HMB45、Melan A、S-100、Ki-67中,符合率最高的为B组。结论富含黑色素的组织标本经3%过氧化氢溶液+柠檬酸盐缓冲液微波加热法处理后,对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最小,效果最佳,值得在临床病理中广泛推广使用。 陈耿标 杨敏关键词:过氧化氢 高锰酸钾 乳腺癌组织HER-2扩增状态及其与组织微血管生成拟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状态与组织微血管生成拟态(VM)的关系。方法选取已确诊乳腺癌患者的石蜡标本组织200例,观察肿瘤组织中VM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ER-2蛋白和基因的扩增情况,采用CD34和PAS双重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中VM的情况,分析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状态与VM的关系,分析HER-2蛋白表达、基因扩增及VM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阳性率和基因扩增率分别为67.5%(135/200)、19.0%(38/200)。HER-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相关(P均<0.05),VM阳性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相关(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进展存在相关性,且HER-2的表达可以促进乳腺癌组织中VM的形成,VM的存在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沈溪明 郭友逢 何欣欣 孙倩 陈耿标 叶明 曾韵洁关键词:乳腺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抗原修复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6 2007年 沈溪明 何欣欣 吴东霞 陈耿标 林敏玲 李海刚关键词:甲状腺转录因子 抗原修复 抗原修复液 免疫组化 不同克隆号Ki-67对乳腺癌免疫组化染色的性能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克隆号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百分比。方法:收集2022年-2023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病理科收录的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Ki-67表达情况进行探讨,通过对比分析,比较不同克隆号Ki-67在乳腺癌中增值指数百分比的差异。结果:本次45例分析结果得出抗体克隆号分组中,MIB1、C3G4、30-9和UMAB107组Ki-67增殖指数百分比分别为10.97(5.12,27.82)、4.74(2.17,14.97)、16.09(4.73,29.51)和9.87(4.24,2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体克隆号的选择对乳腺癌中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有较大影响,不同克隆号Ki-67抗体在乳腺癌中的增值指数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Ki-67(30-9)和(MIB1)克隆号在乳腺癌中具有较高且稳定的表达,推荐在乳腺癌Ki-67免疫组化检测流程中使用30-9和MIB1这两个克隆号。 陈耿标 刘映芬 李海刚 孙情 沈溪明 杨敏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临床效果和病灶局部VEGF和CD34的变化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外阴病灶局部微血管循环改善的情况,探究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效果及可能的机理。方法前瞻性分析35例确诊为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激光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外阴局部病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原始造血细胞抗原分子(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二氧化碳激光3次治疗后瘙痒和疼痛的改善率分别为86.7%(26/30)和93.3%(28/30),皮肤弹性和颜色的改善率分别为76.7%(23/30)和60%(18/30),症状和体征的评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阴硬化性苔藓组织VEGF和CD34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对照组的外阴皮肤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外阴硬化性苔藓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仍低于在正常对照组外阴皮肤中的表达(P<0.05)。结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可有效改善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症状和局部体征,并可能通过改善病变组织的微循环状态和增加毛细血管网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陈亚肖 陈耿标 卞丽娟 狄娜 冯淑英 郑澄宇 谢梅青关键词:外阴硬化性苔藓 二氧化碳激光 儿童白色糠疹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其与氧化应激基因的关系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白色糠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氧化应激基因的关系研究。方法随机纳入我院的白色糠疹患儿10例及10例健康体检儿童,使用RT-PCR方法检测患儿的氧化应激基因。结果氧化应激基因mRNA表达谱与正常组儿童的mRNA表达谱相比存在高显著差异的分子包括:SOD-1-mRNA,TH-mRNA,HBA mRNA(P<0.05),其中SOD-1-mRNA表达上调,TH-mRNA和HBA mRNA基因表达下调。白色糠疹组发病年龄以2~5岁为主,病程1~40个月,同时累及面部、躯干占20.0%。表皮角化过度7例(70.0%),角化不全2例,淋巴细胞侵入表皮3例,基底细胞液化2例,免疫组化T细胞标记物CD4阳性率为90.0%。相关分析显示,SOD-1-mRNA,TH-mRNA、HBA mRNA表达量与患儿年龄和CD4阳性表达有关(P<0.05),但与性别、部位和病程无关(P>0.05)。结论高显著差异表达的几种mRNA可能是儿童白色糠疹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儿童白色糠疹可能与机体氧化有关。 江婷 陈耿标关键词:白色糠疹 MRNA 高通量测序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样新生物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样新生物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70例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样新生物的病理组织学切片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子宫内膜息肉50例(71%),其中8例伴非典型增生,5例伴癌变;宫腔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71%。(2)与不伴有非典型增生或癌变的子宫内膜息肉病例组(A组)比较,非典型增生或癌变组(B组)患者的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和息肉直径均大于A组,P均<0.01。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癌变与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及息肉直径有关,对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样新生物应积极处理。 唐琼兰 李海刚 曾韵洁 林敏玲 何欣欣 陈耿标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绝经妇女 病理 Gimesa染液应用于含黑色素组织中的免疫组化染色探讨 被引量:2 2019年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现代病理诊断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常规HE染色无法区分或较难辨别的情况下,为病理肿瘤的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但在一些病理组织标本中含有与免疫组化阳性颗粒相近的色素,如黑色素。黑色素沉积若大量的存在会不同程度地遮盖组织细胞的结构与形态,特别是免疫组化染色时易与DAB显色的阳性颗粒相互干扰,难以区分,以致影响判读。这就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区分黑色素与DAB显色的阳性颗粒。 杨敏 陈沛杰 陈耿标关键词:免疫组化 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