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纯仁
- 作品数:55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两型社会”建设的行政制度创新被引量:1
- 2014年
- 建设"两型社会"对于破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困境,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由于我国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应的行政制度,存在着制度滞后、决策执行不协调、资源环境信息不到位、机构设置重叠、政绩考核和监督问责等方面的缺陷,使得"两型社会"建设困难重重。因此,政府必须创新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环境信息公开、综合决策、生态政绩考核以及环境问责等方面的行政制度,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完善有效的制度保障。
- 陈纯仁王迪
- 当代生存哲学研究的新境界——以西南五省市大旱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生存哲学是对生存的哲学反思。理解生存哲学,不仅在学理上具有价值,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也有重大的意义。从生存哲学所体现的人类的价值意义,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来把握理解时代主题,理解"生存哲学"在中国的特殊语境,揭示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 胡池群陈纯仁
- 关键词:生存哲学价值论可持续发展
- 弱势群体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
- 2012年
-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庞大的被排斥在社会边缘地带的弱势群体,他们处于物质和精神的贫困状态,成为社会中的消极因素乃至潜在的社会隐患,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推进我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
- 陈纯仁李蕾蕾
- 关键词:弱势群体政治文明
- 改革代价的哲学思考
- 2017年
- 全面深化改革,要尽可能减少改革阻力,必须对改革的代价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改革代价的产生具有必然性,但改革的代价具有必要性和非必要性之分。必要性代价的产生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非必要性代价的产生则是由主体不合理或不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正确区分这两类代价,树立正确的改革代价观,即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必要性代价及其产生的根源,尽可能减少或避免非必要性代价的发生,并在改革实践中合理分摊改革代价。
- 陈纯仁麻晓霞
- 关键词:哲学思考
- 提高高校哲学公共课教学育人效果的几点思考
- 2003年
- 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课教学的育人效果,这是我国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根本要求。为此,必须积极推进哲学公共课教学改革;把哲学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哲学公共课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 陈纯仁
- 关键词:高校育人
- 浅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被引量:4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基层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重要性凸显。由于治理理念错位、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落伍等原因导致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效果不甚理想,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高。提高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可以从树立民生为重、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正确理念,确立党委、政府、社会各方、公民等多个治理主体,创新利益诉求表达、矛盾排查调处、公民权益保障等治理机制着手。
- 陈纯仁吴晓婵
- 关键词:基层社会社会治理
-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4
- 2001年
-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从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这一前提出发 ,围绕历史发展中的个人意志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充分肯定了个人的意志和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指明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历史发展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这一理论在当前对于我们如何准确把握“生产力标准” ,认识和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和作用 ,把握世界历史的进程和发展趋势 。
- 陈纯仁
- 关键词:历史合力论个人意志经济困境恩格斯
- 制度安排与执政的实践被引量:1
- 2005年
- 怎样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三个代表”思想在我们 党执政活动中真正全面落实,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如何执政 所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建 立充分体现人民主权和完善配套的权力来源、权力授予、权 力监督、权力配置的体制和机制,以及民主科学的决策论证 机制、决策实施及其结果的检查评估机制、决策失误的责任 追究机制。
- 陈纯仁
- 关键词:执政
- 论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被引量:1
- 2004年
- 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而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领导要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 ,二者统一于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从实践上来说 ,要实现二者的统一 ,关键在于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 ,实现党的领导法治化 ,为此 ,必须对党的领导依法予以制约 ,改进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真正使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权力机关。
- 陈纯仁
- 关键词:依法治国人民
- 党内民主建设和社会民主建设互动论纲——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内源型发展途径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民主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现实问题,由现实的国情特别是现实的政治格局所决定,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当属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两个最重要的基本领域,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全有可能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内源型发展道路,即以实现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和社会民主建设的良性互动来推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一是通过切实推进党内民主,不断提高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水平,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以此来示范和引领社会民主建设;二是通过大力推进社会民主和依法治国进程,以及发展和繁荣公民文化,以此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支撑,并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形成强大的外在压力和推动力。
- 陈纯仁
- 关键词:党内民主社会民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