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灵方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厅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蚕种
  • 5篇微粒子
  • 5篇微粒子病
  • 4篇家蚕
  • 4篇孵化
  • 4篇孵化率
  • 3篇母蛾
  • 3篇冷藏
  • 3篇蚕品种
  • 3篇蚕种冷库
  • 2篇滞育
  • 2篇现行蚕品种
  • 2篇浸酸
  • 2篇聚氨酯
  • 2篇蚕种检验
  • 2篇蚕种冷藏
  • 1篇电热
  • 1篇电热管
  • 1篇盐酸
  • 1篇遗传学

机构

  • 17篇浙江省农业厅
  • 3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作者

  • 17篇陈灵方
  • 11篇徐杰
  • 6篇孟正乐
  • 5篇潘美良
  • 5篇何恩洁
  • 5篇张三妹
  • 4篇楼霞
  • 4篇黄子修
  • 4篇盛君良
  • 3篇林宝义
  • 3篇鲁兴萌
  • 1篇吴海平
  • 1篇张明建
  • 1篇徐孟奎
  • 1篇盂正乐
  • 1篇钱永华
  • 1篇姜永煌
  • 1篇张海燕
  • 1篇张锡林
  • 1篇费晨

传媒

  • 16篇蚕桑通报
  • 1篇浙江省蚕桑学...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冷浸种成品良卵率的探讨
1996年
近年来夏秋蚕品种兰天×白云、新杭×科明,新杭×白云发生生种较多,作春制冷藏浸酸种时油于生种经冷藏浸酸后,比重仍与良卵无明显差异,所以盐水比重时无法将其除去,往往会达不到合格标准.为提高成品良卵率一般采取蚕种进库后在库内逐批逐张刮除生种,但因生种分布在良卵间,在刮除时不仅损失良卵较多,而且难以除净,不少批次在没酸比重时还是达不到合格标准的要求.如本库1993年兰天×白云10个批中有8个良卵率达不到97%的标准;1994年新杭×科明32个批中有19个批,新杭×白云9个批中有 5个批;1995年新机×科明7个批中有6个、新杭×白云32个批中有12个批达不到合格标准,而对生种多比重不合格的蚕种只能用人工挑选.这不仅化工多,费用大,同时由于大批人员集中在库内挑卵。
盛君良黄子修陈灵方泮美良张雪林
关键词:家蚕蚕种孵化率
蚕种丙1胚胎有效冷藏期的探讨
1998年
本试验根据孵化率研究结果:我省现行蚕品种丙1胚胎冷藏期春制越年种100日,秋制越年种115日,冷藏浸酸种80日,即时浸酸种50日,可在生产上使用。
张三妹陈灵方盛君良黄子修何恩洁潘美良
关键词:冷藏蚕种
蚕种浸酸设备与工艺的革新及效果
2008年
蚕种浸酸一直来按间接加热(水浴或油浴)的方式来设计建造,一般采用电热油浴浸酸槽。电热浸酸槽由浸酸槽、油箱及保温层三个部分构成。浸酸槽采用铁板制作,外涂多层环氧树脂及玻璃纤维布作为防腐层。加温的基本原理是电热管通电后把油箱内的油加热,运用温差传导方式,使玻璃钢浸酸槽内的盐酸达到目的温度。油温则通过控温仪自动控制。
徐杰陈灵方张明建孟正乐何恩洁
关键词:蚕种浸酸玻璃纤维布电热管
金属聚氨酯夹芯板对蚕种孵化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金属聚氨酯夹芯板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保温性能好,在蚕种冷藏中有高效、节能的优点,经孵化试验对蚕种孵化率没有不良影响。
徐杰陈灵方孟正乐何恩洁张三妹
关键词:聚氨酯冷藏蚕种孵化率
关于蚕种母蛾样本处理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1999年
做好制种过程中母蛾检查的抽样和技术处理及管理工作,是微粒子病防治的重要一环。
楼霞徐杰陈灵方林宝义
关键词:蚕种检验制种微粒子病
加强浸酸管理 提高蚕种质量
1998年
潘美良陈灵方孟正乐
关键词:蚕种浸酸
新型组合式冷库在蚕种冷藏中的应用
2006年
何恩洁陈灵方孟正乐徐杰张三妹
关键词:蚕种冷库蚕种冷藏科技园区制冷行业旧城改造
新型组合式冷库在蚕种冷藏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组合式蚕种冷库的构成和性能,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等优点。经库房温湿度调查,符合蚕种冷藏技术要求。通过蚕种冷藏试验,对蚕种孵化率无不良影响。
何恩洁陈灵方盂正乐徐杰张三妹
关键词:蚕种冷藏孵化率蚕种冷库
文献传递
冷藏浸酸蚕种常温浸酸试验被引量:1
2000年
通过对现行 10对主要蚕品种冷藏浸液蚕种采用常温浸酸的试验 ,得出了春制春、夏秋用蚕种采用常温浸酸法浸酸都可获得较高的实用孵化率的结果 。
徐杰陈灵方孟正乐张锡林
关键词:蚕种实用孵化率
浙江省现行蚕品种母蛾微粒子病的发生及流行趋势
2006年
现行蚕品种(原种)微粒子病流行的现状是品种间差异显著;日系品种比中系品种发病率高;春用品种比秋用品种发病率高;不同生产地点和不同生产年份发病率差异显著。
徐杰鲁兴萌陈灵方楼霞
关键词:蚕种微粒子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