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雷
-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8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78例报告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 X-刀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 78例体部恶性肿瘤 (原发癌 6 1例 ,转移癌 1 7例 ) ,先给予常规外照射 DT40~ 5 0 Gy/2 0~ 2 5 F/4~ 5 W,体息 7~ 1 0天后行体部 X-刀补量治疗 ,分次治疗方法为 DT4~ 8Gy/F,隔日 1次 ,4~ 6次为 1个疗程 ,平均治疗剂量为 DT3 0 Gy(2 4~ 40 Gy)。结果 治疗后 3~ 6个月 ,CT及 MRI复查示 :6 1例原发癌中 ,5 3例肿瘤缩小或消失 ,8例无明显变化 ;1 7例转移癌中有 1 4例肿块明显缩小。全部病例中治疗后 1 2个月死亡 1 4例。 71例病人 KPS评分有提高 ,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 X-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 ,X-刀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是有益的。
- 邹颖彭勇顾松陈洪雷
- 关键词:体部恶性肿瘤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食管癌放疗前后^(18)F-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前后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行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必要时放疗靶区根据治疗前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均随访12个月并根据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评价为局部控制或失败,分析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情况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62%(18/29)的患者放疗靶区需根据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为69.0%(20/29),放疗后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结论 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可用于食管癌放疗靶区的确定、放疗后疗效的预测与随访,且较为经济、简便。
- 陈洪雷张苗周雯栾兆生
-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 ^(153)Sm-EDTMP治疗肿瘤骨转移止痛效果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分析影响153SmEDTMP对肿瘤转移性骨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近两年使用153SmEDTMP行内照射治疗的59例肿瘤转移性骨痛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病灶数量、不同肿瘤分组,单次剂量给予153SmEDTMP18.5~37MBq/kg静脉注射,第2天行全身骨显像观查放射分布情况,建立随访。结果总有效率为93.6%。在年龄组中,以老年组效果最好,止痛有效率为96.9%;病灶数量组以多发灶效果最好,有效率为95.7%;不同肿瘤组以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效果好,有效率为100%。结论静脉注射153SmEDTMP对肿瘤转移性骨痛内照射治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其止痛效果受病人的年龄。
- 彭勇栾兆生周雯孙熙琴邹颖陈洪雷
- 关键词:骨转移瘤钐153EDTMP
- 高压氧与肿瘤放射治疗被引量:7
- 2005年
- 高压氧可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提高肿瘤组织氧合,并诱导肿瘤细胞周期同步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放射增敏措施,与放疗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同时,高压氧也是治疗晚期放射性损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对放射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陈洪雷彭勇
- 关键词:高压氧肿瘤放射性损伤
- γ射线辐照机采血小板预防TA-GVHD且不损伤血小板适当剂量的探讨
- 2006年
- 目的 探讨y射线辐照机采血小板以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YHD),且不损伤血小板的适宜剂量。方法 将13份机采血小板样本均分为3组,两组进行Y射线辐照作为实验组,辐照剂量分别为30Gy和40Gy;另一组作为对照组,除不用Y射线辐照外,温度等其他条件一致。检测并比较3个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值。结果 三组间LDH检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30-40Gy辐照剂量灭活淋巴细胞效果显著,时间较短,但对机采血小板无显著性损伤。
- 李大鹏陈洪雷彭勇邹颖徐学芳任红
-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乳酸脱氢酶
- 骨转移瘤放射治疗止痛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邹颖顾松彭勇陈洪雷
- 关键词:骨转移瘤放射疗法止痛疗效
- 高压氧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5年
- 高压氧(HBO)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提高肿瘤组织氧合,诱导肿瘤细胞周期同步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性肿瘤治疗方法,与放疗、化疗及光动力疗法等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 陈洪雷彭勇
- 关键词:高压氧肿瘤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光动力疗法
- SBR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2008年
- 目的构建可用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含变形链球菌唾液结合区段(SBR)基因的表达载体pcMVT7-SBR。方法用定向克隆方法将SBR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cMVT7,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cMVT7-SBR。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重组质粒pcMVT7-SBR序列及阅读框架正确。结论SBR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防龋疫苗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 张苗陈洪雷姜广水杨丕山卞继峰
- 关键词:防龋疫苗
- 放射治疗联合热疗对小鼠肝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观察荷瘤鼠肿瘤放疗后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阳性率的变化,分析放疗联合热疗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方法 40只荷H22皮下肝癌模型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热疗组)、C组(放疗组)、D组(联合组,放射治疗+热疗组),治疗结束第5天处死小鼠,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组织内MVD值和肿瘤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4组间的差异.结果 四组肿瘤组织内MVD值分别为35.2±5.1,48.5±4.6,58.1±7.4,69.7±9.6(F=44.24,P<0.001),四组肿瘤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4%±3.8%,20.8%±3.1%,17.9%±3.9%,25.5%±6.4%(F=10.1,P<0.0001)(D组vs C组、B组和A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放疗可明显抑制荷瘤鼠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
- 王强张立成刘瑞宝陈洪雷李萌宋晓鹏
- 关键词:肝癌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 γ射线辐照机采单个供者血小板的损伤评估及意义
- 2006年
- 目的选择适当剂量γ射线辐照机采单个供者血小板(SDP),不损伤SDP且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发生。方法选择13份SDP样本并均分为3组,2组分别选择30Gy和40Gy的γ射线辐照,未辐照且同温度条件下样本为对照组,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值等并比较。结果3组间LDH检测均无显著性差异,血小板形态、聚集程度等均无显著性变化,pH检测符合SDP保存条件。结论LDH等相关检测表明,选择30-40Gy辐照剂量对SDP无显著性损伤,灭活淋巴细胞效果显著且时间较短。
- 李大鹏陈洪雷彭勇邹颖徐学芳任红
- 关键词:Γ射线辐照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乳酸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