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弟

作品数:46 被引量:301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篇疫苗
  • 16篇肝炎
  • 14篇乙型
  • 12篇乙肝
  • 12篇加强免疫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病毒
  • 10篇乙肝疫苗
  • 10篇儿童
  • 8篇乙型肝炎疫苗
  • 8篇免疫
  • 6篇重组乙型肝炎
  • 6篇免疫效果
  • 6篇接种
  • 6篇疾病预防
  • 6篇疾病预防控制
  • 5篇毒性肝炎
  • 5篇人力资源
  • 5篇重组乙型肝炎...
  • 5篇卫生服务

机构

  • 39篇浙江省疾病预...
  • 14篇宁波大学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玉环县疾病预...
  • 5篇丹阳市人民医...
  • 4篇东南大学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开化县疾病预...
  • 2篇丽水市疾病预...
  • 2篇浙江省衢州市...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卫生厅
  • 1篇台州市仙居县...
  • 1篇常山县疾病预...
  • 1篇海盐县疾病预...
  • 1篇温州市疾病预...
  • 1篇丹阳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仙居县...

作者

  • 46篇陈永弟
  • 22篇姚军
  • 12篇李倩
  • 11篇孙建中
  • 10篇陈恩富
  • 10篇顾华
  • 9篇蒋征刚
  • 7篇梁晓峰
  • 7篇崔富强
  • 7篇沈灵智
  • 6篇王富珍
  • 6篇凌罗亚
  • 4篇吕华坤
  • 4篇刘灿磊
  • 4篇胡昱
  • 4篇詹一
  • 3篇王蓓
  • 3篇苏美芳
  • 3篇陈雅萍
  • 3篇方春福

传媒

  • 13篇浙江预防医学
  • 5篇中国农村卫生...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科研...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交通医学...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5
  • 4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对策
2004年
陈永弟
关键词:传染病
甲型H_1N_1流感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监测分析大规模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方法通过浙江省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系统和国家AEFI监测系统,收集2009年10月29日-2010年1月15日报告的接种信息和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EFI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共报告约189万名接种个案信息和433例AEFI,发生率为22.83/10万,20~44岁的成人发生率较高;AEFI发生主要集中在接种后24h内,AEFI<1d报告率73%,<1d调查率92%;AEFI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最为多见,观察到的所有AEFI预后良好。结论浙江省AEFI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较好;大规模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AEFI发生率较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陈恩富胡昱凌罗亚李倩陈雅萍戚小华陈永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儿童病毒性脑炎111例临床特征及病原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了解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及病原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所医院2012年病毒性脑炎住院患儿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脑脊液检测肠道病毒、乙脑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5种病原体。结果 11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91.89%)、头痛(86.49%)和呕吐(83.78%)为主;脑脊液异常率100.00%;病原体检测阳性率38.74%,主要为肠道病毒,其中埃可病毒最多占93.02%。结论脑脊液检测有助于儿童病毒性脑炎诊断,加强肠道病毒预防可减少儿童病毒性脑炎发病。
吕华坤严菊英缪梓萍魏晶娇蒋卫平任江萍陈永弟陈直平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儿童
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危险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危险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30对病例和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全程接种4273人,免疫失败率为8.3%,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乙肝家族史与免疫失败有统计学关联(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肥胖、有乙肝家族史是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1.029-2.722、3.198-25.760和3.999~35.820。结论:控制体重、禁烟、预防家庭内交叉感染可促进免疫成功。
陈永弟姚军陈恩富凌罗亚符剑
关键词:成人免疫乙肝疫苗
医院预防保健人员培训需求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各级各类医院中从事公共卫生相关防保人员培训需求情况,为今后制定培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表对浙江省内各级医院中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保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1.65%的人需要外出参加培训,82.54%的人外出培训是因为岗位工作需要;女性和高学历人员对外出培训的需求更高;56.07%的人认为每次培训2~3天比较合适,82.71%的人认为每年参加1~4次培训比较合适;防保人员对现场调查和处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需求最大。结论应根据医院防保人员的需求合理组织安排培训时间、次数,创新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顾华戴学伟孙建中陈永弟叶慧青詹一潘东霞
关键词:预防保健
抗-HBs衰减青少年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研究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基础免疫后12~15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HBs)衰减者加强免疫前后抗体水平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剂次的加强免疫效果。方法选择婴儿期完成HepB基础免疫的1993—1997年出生的儿童,采集静脉血,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后,HBsAg及抗-HBc阴性而抗-HBs降至保护性水平(10mIU/ml)以下作为研究对象。按抗-HBs滴度水平分为3组:Ⅰ组(﹤0.1 mIU/ml)、Ⅱ组(0.1~1 mIU/ml)和Ⅲ组(﹥1 mIU/ml);按0、1、6免疫程序加强免疫3剂10μg的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HepB-HPY),分别于免疫1剂和3剂后1个月采集静脉血,检测抗-HBs。结果 453名研究对象加强免疫1剂后各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67.96%、85.61%和97.60%,抗体滴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8,P﹤0.05),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37.31、152.77和1310.27 mIU/ml(F=86.11,P﹤0.05);加强免疫3剂后各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9.00%、99.21%和99.49%(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GMC分别为1714.67、1502.32和3383.68 mIU/ml(F=16.59,P﹤0.05)。全程采血的425名儿童在免疫1剂和3剂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7.76%和99.29%(χ2=46.68,P﹤0.05)。结论对于完成HepB基础免疫后抗体衰减至10 mIU/ml以下的12~15岁儿童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前抗体滴度较高者加强免疫效果较好;加强免疫3剂比1剂效果好。
沈灵智陈永弟蒋征刚陈恩富李倩姚军
关键词: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加强免疫
高及中流行区儿童血源乙型肝炎疫苗接种11~14年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儿童是我国控制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策略优先考虑的免疫对象.自大规模接种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3].但自儿童接种过血源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后,长期的免疫效果如何,对接种后是否会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es,HBV)而成为慢性HBV携带者,一直被关注也存在争议[4-6].
陈永弟梁晓峰姚军崔富强王富珍沈灵智方春福陈荣富刘灿磊郑小华
关键词:免疫效果评价疫苗接种儿童流行区慢性HBV携带者血源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不同剂量加强免疫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儿童乙肝疫苗不同剂量加强免疫1剂后的免疫效果,为实施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玉环县户籍5~11岁且1岁内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但未加强免疫的儿童,分别采用含5μg甲乙肝联合疫苗547人和10μg乙肝疫苗688人加强免疫1剂,在加强免疫前、后1个月分别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浓度水平。结果加强免疫1个月后,使用含5μg和10μg两组儿童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7.81%和96.08%,抗-HBsGMT分别为1433.18和2111.43mIU/mL。加强免疫前抗-HBs阴性儿童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4.78%和93.62%;年龄越小,免疫阳转率越高(P<0.05)。加强免疫前后,两种不同剂量疫苗在抗-HBs阳性率和抗-HBsGM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HBsGMT差值均数10μg乙肝疫苗高于含5μg甲乙肝联合疫苗(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5岁以上儿童加强免疫,年龄越小其阳转率越高(OR=0.698,95%CI为0.602~0.808)。结论5~11岁儿童加强乙肝免疫无论剂量大小均有较好的效果,年龄越小其免疫反应越好;10μg乙肝疫苗加强后的抗-HBsGMT高于含5μg甲乙肝联合疫苗。
刘灿磊姚军苏美芳陈永弟施海云尹银香尚建斌陈丹
关键词:乙肝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加强免疫免疫效果
社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儿童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利用社区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502例乙肝病毒感染儿童和2 046例未感染乙肝病毒儿童感染相关因素信息进行整理,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出生地、乙肝家庭史、手术史、乙肝疫苗接种史6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大年龄、女性、有乙肝家庭史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接种乙肝疫苗是保护因素。结论扩大免疫人群,尤其是尽早对家庭内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其他易感成员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在巩固乙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提高首针接种及时率是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的关键措施。
陈永弟姚军陈恩富李倩何寒青符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不同剂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加强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加强免疫是提高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滴度的有效途径。国内对加强免疫的必要性存在争议。如有的从免疫细胞特异的回忆反应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加强免疫似无必要;有的从乙肝病毒携带率与免疫后间隔时间相关性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心引,以增加免疫效果。
陈永弟梁晓峰姚军崔富强王富珍沈灵智严传富郑小华
关键词:中国仓鼠卵巢细胞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病毒携带率抗体阳性率回忆反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