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隽
-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 “哲学”一语翻译研究的学术诠释与境位反思
- 围绕日本近代哲学家西周将'Philosophy'译为'哲学'的研究,中日学者基于不同的学术立场与问题意识来加以阐发,日本学者高坂史朗站在思想史视角,推导出日本脱离中国儒学,树立以西方学术为根本的思维模式与价值体系的问题,...
- 陈晓隽
- 关键词:PHILOSOPHY哲学西周翻译研究
- 文献传递
- 从Philosophy到哲学——以西周对“Philosophy”一词的翻译为中心
- 2009年
- "philosophy"是起源于古代希腊的一门古老的学问,意谓"爱知求知"即探求知识、智慧的学问。对于西方"Philosophy"一词的翻译过程,其中必然渗透着对这一新概念的理解和摄取,文章通过西周对"Philosophy"一词的思想摄取和翻译的过程,从翻译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分析该词的定译与西周本人性格特点、思想基础和本国环境的关系,探讨其带来的影响,并兼论翻译的目的和汉学素养对翻译工作者的重要意义。
- 陈晓隽
- 关键词:PHILOSOPHY哲学翻译
- “Philosophy”翻译的学际诠释与境位反思被引量:3
- 2016年
- 围绕日本学者西周将"Philosophy"译为"哲学",高坂史朗站在思想史视角,推导出日本脱离中国儒学,树立以西方学术为根本的思维模式与价值体系的问题,由此来论证近代日本的主体性与合理性之所在;藤田正胜站在哲学史视角,阐述西周翻译为"哲学"、中江兆民表述为"理学",并将西田几多郎探索哲学的出发点与笛卡尔"怀疑一切"的现代性思想联系起来,论证西周创立"哲学"的最终目的可以归结为"接续西方"这一主题;而林美茂站在批判史立场,指出西周对于"Philosophy"这一概念存在着本质性的误读,陷入到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困境"之中。围绕"哲学"一语翻译研究,中日学者基于不同的学术立场与问题意识来加以阐发,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研究"境位",亦反映出这一术语之中所潜藏的话语权或者文明选择的重大问题。
- 陈晓隽吴光辉
- 关键词:PHILOSOPHY哲学西周翻译研究
- 从Philosophy到哲学——以西周为中心的近代日本翻译活动考察
- 西周是近代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他通过接触西方思想,深刻反省日本传统文化,摸索出了新的学问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即是“哲学”一词的翻译。换句话说,在“哲学”一词中,隐藏着近代日本对西方文化的翻译和理...
- 陈晓隽
- 关键词:西周哲学
- 西田几多郎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从“纯粹经验”到“自觉”
- 作为"日本独创哲学"创立者,西田几多郎提出的"纯粹经验"这一概念深受威廉·詹姆斯、马赫和柏格森的影响。围绕"纯粹经验"这一概念,西田几多郎在重新审视西方哲学理念的同时,亦站在自身哲学的立场赋予其新的内涵。创造性的诠释,乃...
- 陈晓隽吴光辉
- 关键词:西田几多郎西方哲学纯粹经验
- 文献传递
- 语言与思索——以日语来思索的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哲学无疑是一门思索普遍性问题的学科,所以或许可以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并无必要。不过,即使思索的是普遍性的问题,也脱离不开语言包含的限制性。就日语而言,日语所具有的特点和限制同样影响着使用日语所做的哲学思考。日语有这样一个特点,即一个句子里不总是需要一个主语。它来自于这样的经验,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行使者,而在于行使者自身之内。这跟日语"以谓语为中心"的语法结构有关。西田几多郎的"场所"理论是基于他对于康德和新康德主义的认识论的批判之上的。西田特别指出,"我们意识到的意识"固然是在这种认识论中被发现的,但"意识着的意识"却并没被把握到。我们努力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他对于传统的认识论的批判和他建立的"场所"理论与上面提到的日语中"以谓语为中心"的语法结构有着深刻的关联。这也就明确了,语言对于哲思有着重要的影响。
- 藤田正胜吴光辉陈晓隽
- 关键词:语言哲学京都学派西田几多郎
- 从Philosophy到哲学
- 西周是近代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他通过接触西方思想,深刻反省日本传统文化,摸索出了新的学问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即是“哲学”一词的翻译。换句话说,在“哲学”一词中,隐藏着近代日本对西方文化的翻译和理...
- 陈晓隽
- 关键词:西周哲学
- 文献传递
- “哲学”一语翻译研究的学术诠释与境位反思
- 围绕日本近代哲学家西周将"Philosophy"译为"哲学"的研究,中日学者基于不同的学术立场与问题意识来加以阐发,日本学者高坂史朗站在思想史视角,推导出日本脱离中国儒学,树立以西方学术为根本的思维模式与价值体系的问题,...
- 陈晓隽
- 关键词:PHILOSOPHY哲学西周翻译研究
- “Philosophy”在近代日本的接受与转化——以西周、井上哲次郎、西田几多郎为中心
- 从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至1945年日本战败的近代化时期,亦是日本接受西方化,树立日本主义,以武力侵略亚洲、与西方争霸的一个时期。如何解读这一时期,一直是中国学界尤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本论尝试以“philosop...
- 陈晓隽
- 关键词:哲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