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聚氨酯软泡沫片材用胶粘剂的研制
- 2000年
- 对聚氨酯软泡沫压敏胶片涂布用胶粘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发现主要单体和功能单体的配比、溶剂的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的用量、聚合的加料方法、聚合温度及时间对聚合速度、最终转化率、胶粘剂粘度、粘接强度等性能都有明显的影响。
- 张洪涛陈敏
- 关键词:聚氨酯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软质泡沫塑料
- 氨基聚硅酮微乳液柔软剂防黄变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氨乙基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BM -602),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基聚硅酮,经乳化制得氨基聚硅酮微乳液柔软剂.研究了进行织物柔软整理时产生泛黄的原因,在不改变基本原料、不降低柔软性和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采取调整配比、改进聚合工艺条件和加入添加剂等方法,明显减少了泛黄性.
- 张洪涛陈敏吕睿
- 关键词:防黄变氨基聚硅酮微乳液柔软剂织物柔软整理剂
- 超浓乳液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3年
- 介绍了超浓乳液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讨论了超浓乳液的相行为与稳定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超浓乳液聚合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转化率与乳胶粒子大小及形态的影响因素。
- 陈敏张洪涛吕睿
- 关键词:超浓乳液聚合相行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转化率乳胶粒子
- 低温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被引量:11
- 2003年
-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烷醇为复合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下引发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观察了聚合物胶乳粒子的形态,并测试了聚合物胶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是PU预聚体中—NCO/—OH(质量比)为1.5~2.0,PU/MMA-BA(质量比)为1/4~1/3,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为0.06~0.15g/mL,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025g/mL,氧化剂/还原剂(摩尔比)为1/0.830~1/0.710,内相比为0.80,聚合温度为20~40℃;聚合反应5h后,单体转化率超过90%,制得了粒径为200nm左右、分散度为0.100~0.400的PU/MMA-BA胶乳粒子。
- 张洪涛王岸林陈敏操建华
- 关键词:聚氨酯预聚体丙烯酸丁酯超浓乳液聚合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聚合动力学
- 分子印迹和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2年
- 阐述了分子印迹的概念,发展历史,印迹的原理以及分子印迹在分离、催化、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传统制备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中引出分散聚合。简述了传统制备聚合物微球的一些方法特点和分散聚合法的优越性。最后讨论了用分散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可能存在的一些困难。
- 吕睿张洪涛陈敏
- 关键词:分子印迹分散聚合
- 氧化还原引发剂低温引发DPUA/St-BA超浓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 <正>超浓乳液聚合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聚合时体系要有非常好的稳定性,欲使体系稳定, 选用合适的乳化剂、共乳化剂和液膜增强剂的品种和用量是核心。研究发现,比较好的乳化体系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醇/聚乙烯醇体系。但是,它们...
- 张洪涛陈敏黄兵
- 关键词:氧化还原引发剂聚氨酯预聚体聚合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超浓乳液及其应用被引量:5
- 2003年
- 介绍了超浓乳液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讨论了超浓乳液的相行为与稳定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比较了超浓乳液聚合与本体聚合、传统乳液聚合的区别.超浓乳液聚合存在聚合物分子量大,聚合速率快,乳胶粒子粒径可控等优点.
- 陈敏张洪涛吕睿
- 关键词:超浓乳液超浓乳液聚合相行为稳定性本体聚合超浓乳液聚合
- 喷水织机用微乳液经纱浆料的研制被引量:3
- 2001年
- 用 35 %~ 45 %丙烯酸甲酯 (MA)、30 %~ 40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和 /或丙烯腈 )、5 %~ 15 %丙烯酸丁酯 (BA)、8%~ 12 %的丙烯酸 (AA)和甲基丙烯酸 (MAA) ,加入 0 .4%~ 0 .8%的引发剂 ,调节 pH值为 6,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得了用于喷水织机的新型微乳液经纱浆料。研究了聚合配方和工艺条件 ,如反应单体质量比、引发剂及乳化剂含量对浆料性能 ,如转化率、稳定性、粘度及胶膜水溶性的影响。该浆料可用于涤纶。
- 张洪涛江兵兵陈敏李嗣新
- 关键词:聚合转化率经纱浆料喷水织机
- 分散共聚合制备PSt-AA-EGDMA功能性单分散微米级交联微球的研究被引量:25
- 2004年
- 以苯乙烯 ( St)为主单体 ,丙烯酸 ( AA)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 ( EGDMA)为交联单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为稳定剂 ,偶氮二异丁腈 ( AIBN)为引发剂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 ,用分散聚合法一步合成了功能性单分散大粒径 ( 1 0~ 2 0 μm)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研究了 PSt-AA-EGDMA三元分散共聚合体系的动力学 ,由转化率 -时间关联得到动力学方程 :Rp=k[I]0 .1 3( [St]1 .87+[AA]0 .1 3+[EGDMA]0 .2 )·( 1 +[PVP]0 .0 2 ) exp( -E/ RT) .详细讨论了 AA,EGDMA,PVP的浓度和溶剂极性对羧基分布的影响 ,阐述了 AA和 EGDMA对粒子形态。
- 张洪涛吕睿陈敏
- 关键词:苯乙烯丙烯酸
- 基于XLNet和多粒度对比学习的新闻主题文本分类方法
- 2025年
- 新闻主题文本内容简短却含义丰富,传统方法通常只考虑词粒度或句粒度向量中的一种进行研究,未能充分利用新闻主题文本不同粒度向量之间的关联信息。为深入挖掘文本的词向量和句向量间的依赖关系,提出一种基于XLNet和多粒度特征对比学习的新闻主题分类方法。首先,利用XLNet对新闻主题文本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文本中词、句粒度的特征表示和潜在空间关系;然后,通过对比学习R-Drop策略生成不同粒度特征的正负样本对,以一定权重对文本的词向量-词向量、词向量-句向量和句向量-句向量进行特征相似度学习,使模型深入挖掘出字符属性和语句属性之间的关联信息,提升模型的表达能力。在THUCNews、Toutiao和SHNew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在准确率和F 1值上都有更好的表现,在三个数据集上的F 1值分别达到了93.88%、90.08%、87.35%,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 陈敏王雷春徐瑞史含笑徐渺
-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新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