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岑

作品数:30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采血
  • 18篇献血
  • 14篇单采
  • 13篇单采血小板
  • 13篇献血者
  • 9篇抗凝
  • 9篇抗凝剂
  • 9篇机采
  • 8篇柠檬酸盐
  • 8篇机采血小板
  • 6篇代谢
  • 6篇血小板献血者
  • 5篇血液
  • 4篇单采血小板献...
  • 4篇血小板
  • 4篇招募
  • 4篇无偿
  • 4篇无偿献血
  • 4篇骨代谢
  • 4篇钙剂

机构

  • 30篇福建省血液中...
  • 5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福建省妇幼保...
  • 2篇维也纳医科大...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30篇陈岑
  • 16篇褚晓凌
  • 10篇曾嘉
  • 10篇陈颖
  • 9篇林洪铿
  • 8篇林豪
  • 8篇陈国龙
  • 6篇齐瑛
  • 5篇纪淑华
  • 5篇侯建明
  • 5篇林娟
  • 5篇朱文钦
  • 4篇王艳梅
  • 3篇刘景恩
  • 2篇卓孝福
  • 2篇林海娟
  • 2篇姜丽
  • 2篇黄淑铭
  • 1篇江伟梅
  • 1篇叶长英

传媒

  • 6篇中国输血杂志
  • 5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州地区献血前检测不合格原因的回顾性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献血者(单采血小板)献血前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单采献血者保留与招募提供指导方向。方法收集福州地区2016—2018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检测数据,统计分析5项不合格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福州地区2016—2018年检测单采献血者28 736人次,总不合格率7.9%;不合格率由高到低:转氨酶ALT(3.9%)>白细胞计数WBC(1.6%)>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1.5%)>乳糜(0.6%)>血小板计数PLT(0.4%);男性献血者ALT、乳糜、PLT不合格率高于女性,女性Hb/HCT不合格率高于男性;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13.1%)高于再次(≥2次)献血者(7.5%);55~60岁组不合格率较低(5.2%);献血前检测不合格发生后3个月内再次献血人次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乳糜(82.5%)>ALT(65.6%)>WBC(62.3%)>Hb/HCT(57.5%)>PLT(44.4%)。结论单采献血者献血前检测中,男性ALT、女性Hb/HCT、及初次献血的不合格率较高,应关注他们对再次献血的影响,制定针对性的宣教和招募方案,以提高献血成功率。
黄仁华齐瑛叶丽琴陈岑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
新冠病毒轻型感染对献血者血液学指标及捐献单采血小板适宜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通过对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轻型感染献血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分析,探讨新冠病毒轻型感染对成人血液学指标的影响,进而评估其对捐献单采血小板适宜性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出现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症状、连续捐献单采血小板3次的72例献血者(其中阳性组42例,疑似感染组30例)和2022年10月-11月期间未接种新冠疫苗、未感染新冠病毒、连续捐献3次单采血小板的42例献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回顾性比较阳性组和疑似感染组出现症状前(Time1)后(Time2和Time3)及对照组连续3次(Time1、Time2、Time3)的血常规变化,并采用贝叶斯判别法建立近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判别方程式。结果:阳性组和疑似感染组组内测量次数的简单效应显著(F_(阳性组)=6.98,P<0.001,偏η^(2)=0.79;F_(疑似感染组)=4.31,P<0.001,偏η^(2)=0.70);阳性组、疑似感染组Time2与Time1、Time3血常规指标相比较,RBC、HCT、HGB降低,PLT与PCT明显升高(P<0.05),阳性组、疑似感染组Time3的RDW-CV、RDW-SD与Time1、Time2相比均明显升高(P<0.001)。对照组组内测量次数简单效应不显著(F=0.96,P=0.55,偏η^(2)=0.34);组内3次血常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近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判别方程式,方程特征值是0.22,典型相关性为0.43(χ^(2)=27.81,P<0.001),分析正确率为72.9%。结论: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献血者血液学指标中RBC、HCT、HGB、PLT、PCT、RDW-CV和RDW-SD呈动态变化,近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判别方程式有较高的准确率。
黄淑铭林小枚江伟梅纪淑华林授林洪铿陈岑褚晓凌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机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报废的原因,进而探讨改进的措施,降低机采血小板报废率,保障血液安全。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011-2016年福建省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报废相关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期间采集机采血小板48 605人次,报废637人次,总报废率1.311%。感染性指标不合格报废占63.108%(402/637),非感染性指标不合格报废占36.892%(235/637),2011-2016年感染性指标不合格报废率和非感染性指标不合格报废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报废主要原因依次为生化检测(ALT)不合格、少量血、核酸检测阳性、梅毒阳性、乳糜血、HBV阳性、HCV阳性、冲红、HIV阳性、操作不当及血液过期等。结论:分析结果提示献血宣传、献血者的正确选择、献血前的初筛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的重要措施,应该继续保持和加强;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既可以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报废,且能对今后机采献血者的招募以及机采血小板的采集和储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朱文钦王艳梅陈岑叶丽琴
关键词:无偿献血机采血小板血液安全
钙剂补充改善柠檬酸盐抗凝剂相关副反应的研究
陈岑曾嘉林豪褚晓凌陈国龙林洪铿侯建明林娟陈颖
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过程抗凝剂和生理盐水连接错误原因分析及预防
2022年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过程抗凝剂和生理盐水错误连接的原因及有效预防措施,保障单采献血者的安全。方法第1阶段2008年12月至2016年9月采用人工校核方法;第2阶段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采用人工和信息系统辅助双校核方法。行Fisher’s Exact Test双侧检验,对比校核方法改进前后溶液连接错误发生率。结果第1阶段单采过程溶液连接错误发生率为1.02/万;Amicus与Trima+Mcs;+血细胞分离机溶液连接差错率之间,P<0.05;第1、2阶段总差错率比较,P>0.05;第2阶段推行人工和信息系统双校核方法后,未再发生抗凝剂和生理盐水连接错误的情况。结论采用人工和信息系统辅助双校核方法,可有效预防抗凝剂和生理盐水连接错误的发生。
纪淑华黄淑铭汤辉伟陈岑褚晓凌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福州地区56~60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调查分析2015-2017年福州地区56~60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情况,为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本地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相关信息,按年龄分组,回顾性分析56~60岁献血者献血情况。结果2015-2017年56~60岁献血者单采血小板献血人次占比保持增长;56~60岁组中男性献血者比例(76.89%)高于其他各组男性比例(除26~35岁组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60岁多次献血者比例(49.58%)高于其他各组,56~60岁单次献血者比例(34.45%)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60岁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0.19%)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6~60岁年龄段献血者是安全低危的献血人群,可作为招募保留对象继续献血,该年龄段献血的增加对临床血小板供应起到补充作用。
齐瑛黄仁华兰长旺陈岑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年龄多次献血者招募
2013年福州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人群现状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福州市2013年机采献血者人群现状,为下一步献血者招募和保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机采献血者分为两组,A组:2013年仅捐献1次的机采献血者;B组:2013年捐献2次及以上的机采献血者。查询本中心CAABB输血服务标准化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应用SPSS 19.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随机选择2013年仅捐献1次的部分机采献血者通过短信方式调查未再次捐献原因。结果机采献血者人群总体男性多于女性,以18-40岁年龄段为主,血型分布为O〉A〉B〉AB,以自由职业者、职员居多。A、B两组性别、年龄、职业方面明显不同。B组男性比例〉A组,B组年龄中位数、自由职业者、职员比例〉A组,
陈岑王艳梅陈辉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成分献血献血者
机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机采血小板报废的原因,进而探讨改进的措施,降低机采血小板报废率,保障血液安全.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011-2016年福建省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报废相关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6年本中心...
朱文钦王艳梅陈岑
关键词:无偿献血机采血小板血液安全
柠檬酸盐抗凝剂对献血者骨代谢平衡的短期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采血小板模式下柠檬酸盐抗凝剂的应用对机体骨代谢平衡的短期影响,为可能的干预手段提供参考,更好地保护献血者健康。采用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模式,对22名健康献血志愿者以标准化的干预方式分别给予1.5mg/(kg·min)的柠檬酸盐抗凝剂(ACD-A)和相同容量的安慰剂(生理盐水)输注,干预洗脱期为2-3周。干预过程中采集系列血样进行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collagen,CTX)、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以及游离钙离子(ionized calcium,iCa2+)和无机磷(phosphorus,Pi)的检测,采集系列尿样进行尿钙、尿磷和尿肌酐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柠檬酸盐干预导致:①血清OC和CTX水平大幅升高(p<0.0001),并于干预结束时升高至最高点,其中CTX增幅高于OC(p=0.02),OC/CTX比值降低(p<0.01);②血清iPTH水平升高(p<0.0001),iCa2+(p<0.0001)和Pi(p<0.01)水平降低,尿钙排出增加(p<0.0001);③女性iCa2+水平降幅高于男性(p=0.007),但未见iPTH、OC和CTX水平变化的性别间差异;④血清OC水平变化与CTX正相关(r=0.56,p<0.0001),二者均与iCa2+水平变化负相关(rOC=-0.44,rCTX=-0.44,p<0.0001);男性iPTH水平变化与OC相关(r=0.34,p=0.02),女性无此相关性;⑤上述指标24小时后均恢复至初始水平。结论:普通剂量下单次柠檬酸盐抗凝剂的输注可引发机体骨转换率的短暂提升,并以骨吸收增强为主要特征,同时伴随有尿钙排泄的增加,其对长期、频繁单采献血者骨质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
褚晓凌侯建明林豪林洪铿曾嘉陈国龙陈岑林娟陈颖
关键词:柠檬酸盐血小板单采骨代谢指标骨钙素
钙剂补充改善献血者柠檬酸盐抗凝剂相关副反应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不同钙剂补充方式对改善献血者柠檬酸盐抗凝剂相关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22名年龄匹配的志愿者应用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研究模式,在一定的间隔期内分别实施了3次标准化条件下的临床干预方案,A:持续80min,按1.5mg.kg-1.min-1输注柠檬酸盐抗凝剂;B:A+输注前10min口服1.2g钙剂;C:A+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100mg/h。在干预实施的同时记录受试者对柠檬酸盐抗凝剂输注的反应,并采集不同观测时间点血样做游离钙离子浓度(iCa2+)检测。结果柠檬酸盐相关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唇、面部、肢体麻木、胸闷、头晕、恶心等轻、中度反应;临床干预40、80和干预结束后120min时,A组与C组相比,iCa2+(mmol/L)分别为1.00±0.05vs1.06±0.05、0.94±0.06vs1.04±0.06、1.22±0.05vs1.30±0.05(P<0.01),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为54.55%vs18.18%(P<0.05),而A组vsB组这2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的男性与女性相比,干预终末点iCa2+(mmol/L)为0.98±0.04vs0.90±0.06(P<0.01),副反应发生率为13.64%vs40.91%(P<0.05)。副反应的发生与干预性补钙终末点的iCa2+密切相关(r=-0.52,P=0.01)而与试验对象的体重无关(r=-0.238,P=0.286)。结论本研究模式下,静脉补钙比口服补钙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柠檬酸盐所致低钙血症并减少相关副反应的发生;以口服补钙作为预防措施时则需在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上多加考虑。对女性献血者在机采血液前进行常规性的预防性补钙是有益的。
陈岑曾嘉林豪褚晓凌陈国龙林洪铿林娟侯建明陈颖
关键词:献血者柠檬酸盐低钙血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