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镛
- 作品数:7 被引量:9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潮汐分析和推算的一种j、v模型被引量:10
- 1990年
- 本交给出58个天文分潮的振幅和相角的j、v订正公式,并提出169个分潮的分析和推算模型.本文的潮汐分析和推算模型,理论上严谨,采用卡特莱特引潮势新的计算结果并进行二次分析.通过大量试算,求得的分潮调和常数更加稳定,推算结果精度可靠.
- 陈宗镛黄祖珂汤恩祥周天华王宇宙
- 关键词:潮汐V模型分潮
- 近几十年来中国沿岸海面变化趋势的研究被引量:45
- 1992年
- 本文采用平均海面一种平稳动态模型,分析中国沿岸海面变化,并作出趋势预测.中国近海40年来相对海平面变化速率平均约为1mm/a,近10a、特别是近3a来的平均海面呈上升趋势.有关3—7a的变化,主要是本海区海面对埃尔尼诺现象、黑潮大弯曲和中国沿海气候变异作出的响应.具体说,中国近海海面变化主要是由黑潮流量、本海区寒潮强弱和降水量多寡等因素决定的.本文以黄浦公园为例,用找到的周期对年均海面进行推算,5a间推算与实测值的标准差为3.9cm.
- 周天华陈宗镛田晖于宜法
- 关键词:沿岸海面
- 长江口平均海面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 1991年
- 从长江口附近4个验潮站过去20—35年的海面计录分析出海面变化,总趋势是上升的,其量值大约为1.0—1.2mm/a,该速率已相对于吴淞零点地面沉降作了订正。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方法和采取不同时段作计算,所得结论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只采用具有20年以上连续资料的验潮站作计算,它和东海其它站作比较,其变化率是合理的。在厄尔尼诺年,年平均海面下降大约8—10cm,这表明厄尔尼诺现象能使长江口年平均海面发生异常。
- 陈宗镛黄蕴和周天华汤恩祥于宜法田晖
- 关键词:长江口海面
- 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原因的探讨被引量:33
- 1994年
- 对中国沿岸的月均海平面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讨论了温、压、降水对中国沿岸海平面的影响。得出渤海是我国月均海平面变化最大的海区;黄海月均海面的变化仅次于渤海;东海更次;南海最小。出现极值的时间自北向南依次滞后。静压效应的影响也是自北而南逐渐变小。月均海面中除包含了8~9年及10多年的长周期变化外,14.0和18.0个月左右的周期对海平面有明显的影响,3年的周期不是一种沿岸传播的波动周期。ElNino对中国沿岸海平面起补偿平衡作用。黑潮的增强使中国沿岸海平面均有明显的抬升。
- 左军成于宜法陈宗镛
- 关键词:黑潮海平面变化厄尔尼诺
- 我国最大潮差的地点发生在小洋口的初步分析
- 一般认为杭州湾澉浦是我国潮差最大的地点,本文对此进行了更正,根据实测资料提出江苏小洋口是我国潮差最大的地点,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 段福楼暴景阳陈宗镛刘雁春葛健丰启明
- 关键词:潮汐表
- 文献传递
- 潮汐响应分析及非线性输入函数的研究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采用对不同潮族进行带通滤波而后进行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潮汐进行分析。引用第一级预报水位构成的非线性输入函数分析非线性潮。给出了预报水位4至6级的组合公式。较好地分析了8,10两族。本文还以坎门和金山咀为例研究了各种输入函数的分析效果,并以预报方差和谱结构来考察输入函数的合理性。
- 李红岩黄祖珂陈宗镛
- 关键词:非线性输入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