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
- 作品数:7 被引量:10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试论区域发展中的区域形象价值被引量:22
- 2005年
-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形象的价值与魅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区域合作与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为了提高竞力,不少区域开始自觉地重视区域形象。文章主要从区域形象对区域发展的价值进行研究,论述了区域形象对区域发展具有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
- 陆林刘冰清
- 关键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历史文化价值
- 对湖南小城镇建设的思考被引量:8
- 2003年
- 城镇化是湖南实现农村工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现实途径,是湖南省实现小城镇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基础性工作之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是湖南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开篇之作。文章首先分析湖南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了小城镇在湖南省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最后提出湖南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思路。
- 罗文陆林
-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小城镇规模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区域特色经济
- 对市场调查的系统考察与理性反思被引量:2
- 2003年
- 文章就市场调查的概念界定、功能 ,市场调查的历史简况及在中国的兴起以及存在的问题 ,市场调查的“双刃剑”性质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
- 陆林周永康
-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经济学思考被引量:1
- 2003年
- 一个完备的市场竞争体系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而经济生活中各种垄断因素的存在使价格信号失真 ,导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损失。垄断的关键是利用市场支配地位 ,形成进入障碍。为此 ,要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上实行市场准入开放 ,促进和完善可竞争的市场结构。
- 陆林
- 关键词:垄断行业市场准入可竞争市场
- 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实现形式新探
- 2003年
- 基本分配制度的实现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的认识,进一步探讨其合理的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剩余劳动分享制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的现代实现形式,同时,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不可或缺的分配形式。
- 陆林
-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
- 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被引量:66
- 2004年
-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在互补性、通达性及介入机会等三大要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长江经济带内,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区域发展阶段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是空间互补的前提,网络发展水平决定区域间的通达性,空间竞争与介入机会成正比。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的优化,首先要构建GCT机构模式以实现空间管理体制创新;其次要通过优化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通道,以实现空间结构要素优化。
- 陈修颖陆林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产业集聚资源禀赋产业结构
-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路的重新定位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反思了当前几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思路的实现困境 ,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思路必须重新定位。通过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当前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 ,在马克思理论所揭示的企业发展趋势的启示下 ,明确中小企业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同时根据当前产业结构的变动和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
- 陆林陈怡男
-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中小企业农产品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