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海丽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土壤
  • 4篇磷效率
  • 3篇石灰性
  • 3篇石灰性土壤
  • 3篇小麦
  • 3篇小麦根
  • 3篇小麦根际
  • 3篇磷酸酶
  • 3篇根际
  • 2篇酸酶
  • 2篇小麦基因
  • 2篇小麦基因型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根际PH
  • 2篇黑垆土
  • 2篇红壤
  • 1篇有机磷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水分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9篇闫海丽
  • 4篇张淑香
  • 3篇关连珠
  • 3篇颜丽
  • 2篇展晓莹
  • 2篇张璐
  • 2篇耿阳
  • 1篇娄翼来
  • 1篇张乃明
  • 1篇王硕
  • 1篇刘璇
  • 1篇韩晓凯

传媒

  • 5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黑垆土和红壤上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差异被引量:1
2012年
以磷高效型小麦洛夫林和磷低效型小麦中国春为试材设计三室根箱试验,通过测定两品种小麦生物量、吸磷量、pH值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对比它们在两种磷水平(P 0 mg/kg、P 100 mg/kg)及两种土壤(石灰性黑垆土、酸性红壤)上的根际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黑垆土上增施磷肥,洛夫林和中国春的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0.14%和17.75%,总吸磷量分别增加了139.24%和71.72%;红壤上增施磷肥,两小麦总生物量并没有显著增加。根际pH方面,黑垆土上,不施磷条件下,洛夫林和中国春的根际pH值分别降低0.30和0.12个单位,但在红壤上两小麦根际pH值变化不大。酸性磷酸酶方面,PO条件下,黑垆土上两小麦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红壤上洛夫林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中国春。P100条件下,黑垆土上洛夫林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中国春,而红壤上两小麦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大。试验结果表明,在黑垆土和红壤上,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存在差异。
张誉方展晓莹闫海丽张淑香张乃明
关键词:黑垆土红壤小麦基因型根际PH
冷凉地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通过不同耕作措施的实施,比较其对玉米种植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从而探讨不同的耕作方式在旱作农业试验区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均可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其中留茬旋耕处理的土壤贮水量最高,达(4.542±0.894)×10^5L/hm^2;在玉米播种前期及苗期,免耕覆盖处理降低土壤温度1—2℃,而整个生育期留茬旋耕处理与传统耕作处理的土壤温度相近;苗期,留茬旋耕处理的玉米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优于其它处理,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均可提高玉米的产量,与传统耕作相比可增产4.01%-22.1%。整秆还田和留茬旋耕处理玉米产量较高,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不同耕作措施的效应,留茬旋耕处理比整秆还田处理更适宜于冷凉地区的推广、应用。
闫海丽张淑香严凯兵李民马万年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水分生长发育
铁铝共聚物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的影响
闫海丽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有机磷无机磷
铁铝共聚物对石灰性土壤有机磷总量及其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2009年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的铁铝共聚物在不同培养时期对石灰性土壤有机磷总量和各组分有机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向石灰性土壤中施入铁铝共聚物后,有机磷的总量在各培养时期内均显著下降,使其向无机磷方向转化,在培养的第10d最为显著,施入量越大下降数量越多。施入铁铝共聚物后石灰性土壤的各有机磷组分在各培养时期内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其中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均表现为增加,在第40d时达到增加的最大量;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均降低,分别在培养的第10d、20d和第60d、90d下降较大,仍为施入量越大下降数量越多。土壤有机磷中的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的增加,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的减少,均表明铁铝共聚物可以提高石灰性土壤中有机磷的可利用性。
闫海丽颜丽张璐关连珠耿阳王硕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
双硫钙合剂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双硫钙合剂(TSCa)是由福美双、硫磺、碳酸钙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配置而成的一种土壤消毒剂。本文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双硫钙合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TSCa能在短期内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氮、生物量磷,抑制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其抑制和影响程度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大。TSCa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30 d,30 d以后影响程度逐渐缩小,到第40 d时影响几乎消失。
耿阳颜丽娄翼来闫海丽宋丹关连珠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
两种磷效率小麦在不同土壤上根际特征的差异被引量:1
2012年
以磷高效型小麦小偃54和磷低效型小麦京411为研究对象设计三室根箱试验,通过测定生物量、吸磷量、pH和酸性磷酸酶,对比两种小麦在不同磷水平(P0 mg/kg土、100 mg/kg土)及两种不同土壤上(石灰性黑垆土、酸性红壤)根际特征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黑垆土上,增施磷肥使小偃54的总生物量增加了14.99%,京411增加了26.53%,总吸磷量二者分别增加了99.29%和83.70%;红壤的速效磷含量高,施肥仅提高了磷低效型小麦京411的生物量。黑垆土上磷胁迫并未造成小偃54与京411各部分生物量和吸磷量的显著性差异,但小偃54的根际pH降低值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却已显著高于京411;P0处理时,红壤上小偃54的地上部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京411,虽然红壤的速效磷含量高于黑垆土,但在P0处理时两种小麦在两种土壤上的生物量和吸磷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就根际分泌物而言,石灰性黑垆土上,小偃54的根系在低磷胁迫下通过降低pH和分泌酸性磷酸酶来活化土壤中难溶态的磷,而在红壤上小偃54的pH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保持稳定。酸性红壤中两种小麦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石灰性黑垆土。由此可见,两种磷效率小麦在两种不同性质土壤上活化机理存在差异。
展晓莹闫海丽张淑香
关键词:黑垆土红壤PH值磷酸酶
柠檬酸对三种人工合成氧化铁磷吸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试验采用了3种人工合成的氧化铁为材料,研究了氧化铁对磷的吸附以及柠檬酸对氧化铁磷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人工合成的氧化铁对磷的吸附特性及柠檬酸对氧化铁吸附磷的影响都可用Langumir方程来描述,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从磷的最大吸附量(Sm)、吸附反应常数(K)和最大缓冲容量(MBC)来看,未加入柠檬酸时,水铁矿对磷的吸附在容量和强度方面均为最高;而在加入柠檬酸时,3种人工合成的氧化铁对磷的吸附能力的顺序并无差别,水铁矿和针铁矿的磷Sm和MBC要比赤铁矿大很多。
张璐闫海丽韩晓凯颜丽关连珠
关键词:柠檬酸
不同磷效率小麦根际土壤磷的活化机理研究
选用小偃54和京411、洛夫林和中国春这两组不同磷效率的小麦品种(其中小偃54和洛夫林属于磷高效品种,京411和中国春为磷低效品种),在石灰性土壤(长武垆土)和酸性土壤(祁阳红壤)上进行三室根箱盆栽试验,采用薄层切片技术...
闫海丽
关键词:磷有效性磷酸酶水溶性磷小麦
文献传递
石灰性土壤上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差异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三室根箱实验,选用黑垆土和潮土两种石灰性土壤,对两种磷水平的磷低效型小麦京411和磷高效型小麦小偃54,进行植株生物量及吸磷量、根际土壤pH值、磷酸酶含量、水溶性磷含量的测定,旨在研究两种磷效率小麦在不同石灰性土壤上的根际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不施磷条件下,两种土壤上,小偃54的根部生物量分别为0.85和4.62 g,均显著高于京411的0.68和3.65 g;小偃54根际土壤的pH值分别比京411低0.07,0.11个单位;在施磷条件下,小偃54的根际土壤水溶性磷分别低于京411 837,1588μg/kg,达到显著性差异。根际磷酸酶在不同土壤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黑垆土在不施磷条件下小偃54的根际土壤磷酸酶含量显著高于京411,在潮土上呈现相反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在不同土壤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存在明显差异。
刘璇闫海丽张淑香
关键词:石灰性土壤小麦基因型根际PH酸性磷酸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