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克勤

作品数:30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手术
  • 7篇血管
  • 7篇手术治疗
  • 7篇胶质
  • 7篇胶质瘤
  • 6篇外科
  • 6篇脑胶质瘤
  • 5篇动脉瘤
  • 5篇血管造影
  • 5篇预后
  • 5篇造影
  • 5篇细胞
  • 5篇颅内
  • 4篇三维CT血管...
  • 4篇肿瘤
  • 4篇外科手术
  • 3篇入路
  • 3篇手术前
  • 3篇术前
  • 3篇切除

机构

  • 25篇徐州医学院附...
  • 6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郭克勤
  • 22篇于如同
  • 12篇高文昌
  • 10篇潘昕
  • 10篇李祥
  • 6篇李中林
  • 5篇徐凯
  • 5篇倪鸣山
  • 4篇范月超
  • 4篇邹雄伟
  • 4篇李江山
  • 4篇刘勇
  • 2篇赵亚平
  • 2篇祖茂衡
  • 2篇杨春
  • 2篇虞正权
  • 2篇李凤朝
  • 1篇王秀存
  • 1篇谢满意
  • 1篇沈志刚

传媒

  • 9篇徐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江苏医药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江苏省第十二...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3
  • 2篇199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3.0T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显示胶质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在手术前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脑胶质瘤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原始数据采集后传人工作站,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分别获得各自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及脑白质纤维束图;并测定8例高级别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各向异性指数图(FA值)。分析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关系,并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16例Ⅰ~Ⅱ级胶质瘤推移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8例Ⅲ~Ⅳ级胶质瘤浸润破坏相邻脑白质纤维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肿瘤病灶区和灶周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的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病灶区与灶周水肿区的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区域的F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可在活体清晰、无创、直观地显示脑胶质瘤与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DTI的MD值和FA值可区分高级别胶质瘤肿瘤病灶区、灶周水肿区及正常白质区。DTI技术对脑胶质瘤术前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手术风险和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祥于如同徐凯李凤朝范月超高文昌郭克勤潘昕杨春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显微手术纤维束成像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探讨
1990年
24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通过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非手术治疗适应症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讨论。
郭克勤倪鸣山邹雄伟赵亚平谢康民
关键词:颅内血肿外伤性非手术治疗
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膜瘤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评估多排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对48例CT、MRI临床证实为脑膜瘤患者术前行3D-CTA检查,其中病变位于矢状窦镰旁17例、蝶骨嵴12例、嗅沟7例、小脑幕6例、鞍结节4例、桥小脑角2例。CTA图像采用遮盖容积重建(S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彩色表面阴影显示法(SSD)3种处理技术。对三维图像进行旋转、切割及相关测量,模拟最佳手术入路,对其影像学特点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D-CTA能清楚显示脑膜瘤的形态及其与邻近大血管、颅骨的三维关系和静脉窦的开放程度,为术中正确处理静脉窦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以模拟手术入路时观察到的血管,为手术前选择手术入路提供了重要信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结论3D-CTA提供了脑膜瘤与邻近血管和颅骨的三维空间图像,可清晰显示脑膜瘤与周围大血管关系,可以从多角度模拟手术路径,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有其独特的价值。
李祥于如同虞正权郭克勤潘昕李江山徐凯
关键词:三维CT血管造影脑膜瘤手术
核磁弥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显示不同级别胶质瘤附近纤维传导束的受损情况,从而探讨DTI技术在胶质瘤术前计划及术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祥于如同徐凯李凤朝范月超高文昌郭克勤潘昕杨春
关键词:胶质瘤
文献传递
3D-CTA、DSA对颅内动脉瘤诊疗价值的对比被引量:39
2009年
目的评价3D—DSA、3D—CTA、2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动脉瘤患者3D—DSA、3D—CTA、2D—DSA和手术资料。结果32例患者共35个动脉瘤(有3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3D—DSA能清楚显示所有动脉瘤的形态,准确判断3例多发动脉瘤中破裂的动脉瘤且手术顺利夹闭;3D—CTA检出33个,遗漏1个前交通动脉瘤及1个颈内动脉瘤;2D—DSA检出32个,遗漏2个前交通动脉瘤和1个大脑中动脉瘤。3D—DSA及3D—CTA在显示瘤颈上明显优于2D—DSA,3D—CTA可准确显示动脉瘤与相邻骨质结构关系。结论3D—CTA是检查颅内动脉瘤高度敏感的无创影像手段,其诊断效价优于2D—DSA,可以作为动脉瘤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必要时再行3D—DSA进行确诊,尤其是多发复杂动脉瘤和微小动脉瘤及3D—CTA阴性的SAH患者,3D—DSA应视作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
李祥于如同范月超郭克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
15例脑干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 1 992~ 2 0 0 1年 1 5例脑干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 ,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9例脑桥肿瘤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1例中脑、1例延髓肿瘤患者术后症状加重 ,昏迷 ,自动出院。 1例桥-延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 ,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 3例脑干肿瘤患者较术前症状无明显改变。结论 对局灶型脑干肿瘤患者直接手术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郭克勤倪鸣山李中林高文昌
关键词:脑干肿瘤手术治疗适应证手术技巧疗效
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手术治疗29例报告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提高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 2 9例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 18例 ,近全切除 5例 ,大部切除 6例。术后病理证实髓母细胞瘤 13例 ,室管膜瘤 9例 ,脉络丛乳头状瘤 3例 ,星形细胞瘤 3例 ,皮样囊肿 1例。术后脑积水 8例 ,其中 6例行侧脑室 -腹腔分流术。术后颅内感染 9例 ,2例死于颅内感染。随访 2 7例 ,随访时间 10天至 7年 ,18例恢复正常生活 ,4例肿瘤1年内复发 ,2例再次手术切除。结论 术前MRI检查明确肿瘤位置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积极处理术后脑积水 ,预防颅内感染等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李中林郭克勤于如同倪鸣山刘勇
关键词:儿童第四脑室手术治疗颅内感染MRI检查病理类型
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三维CT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 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 (3D CTA)在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9例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3D 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手术资料。CTA图像采用遮盖容积重建 (SVR)、最大密度投影 (MIP)、彩色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和CT仿真内窥镜 (VE) 4种处理技术。所得图像分别由两位神经外科医生、两位放射科医生、两位介入科医生评价。结果  3D CTA检出动脉瘤 31个 ,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及颅骨的关系清晰、确切。DSA检出动脉瘤 2 8个 ,漏检 1个大脑前动脉瘤、 1个前交通动脉瘤和 1个后交通动脉瘤。CTA的检出率为 10 0 % ,DSA的检出率为 90 %。两者检出率经 χ2 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χ2 =1 6 1,P =0 4 2 )。 2 9例患者中 ,17例接受手术治疗 ,12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 3D CTA测得瘤体最大直径 19 7mm ,最小直径1 2mm ,与DSA测量结果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t=1 5 2 ,P =0 33)。结论 对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3D CTA检出动脉瘤敏感性高、快速、无创 。
李祥于如同潘昕郭克勤李江山徐凯祖茂衡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三维CT血管造影显著性差异
缺氧诱导因子-1α、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脑胶质瘤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对人脑胶质瘤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脑胶质瘤HIF-1α、PCNA的表达状况,并将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HIF-1α总阳性表达率为71.4%(45/63)。其强表达16例(25.4%),中度表达14例(22.2%),弱表达15例(25.4%),阴性表达18例(28.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467,P<0.01)。HIF-1α主要表达于肿瘤边缘或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细胞及坏死的肿瘤组织中。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脑胶质瘤标本肿瘤细胞均有PCNA表达,脑质瘤Ⅰ级、Ⅱ级和Ⅲ-Ⅳ级PCNALI分别为1.8±1.2、2.9±1.1、4.2±1.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CNA表达与HIF-1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47,P<0.01)。结合随访结果提示,HIF-1α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表达者。结论脑胶质瘤PCNA与HIF-1α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HIF-1α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HIF-1α、PCNA联合检测可能用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高文昌郭克勤于如同潘昕
关键词:PCNA脑胶质瘤预后
27例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高文昌于如同郭克勤李祥李中林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翼点入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