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丽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护理
  • 2篇骨科
  • 2篇骨科患者
  • 2篇产科
  • 2篇创伤
  • 1篇第四产程
  • 1篇药品
  • 1篇药品种类
  • 1篇医护
  • 1篇医疗纠纷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技术
  • 1篇预见性护理
  • 1篇预见性护理程...
  • 1篇预见性思维
  • 1篇支撑脚
  • 1篇治疗产后
  • 1篇治疗产后出血
  • 1篇伤骨科
  • 1篇伤口

机构

  • 5篇环县人民医院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郭丽丹
  • 4篇李素琴
  • 2篇赵冰清
  • 2篇张萍
  • 1篇张宣华
  • 1篇杨秀奇
  • 1篇丁红
  • 1篇洪斐
  • 1篇姜玉梅
  • 1篇郑素霞
  • 1篇张燕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护理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130例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治疗及护理有效率,增加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郭丽丹
关键词:创伤骨科临床护理预见性护理程序
两种分娩减痛法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两种分娩减痛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有自然分娩意向的待产初产妇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麻醉分娩减痛,观察组实施拉玛泽分娩减痛。观察分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娩减痛法可选用拉玛泽分娩减痛法。
李素琴龚爱敏郭丽丹赵冰清
影响产科护理满意度的原因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影响产科护理满意度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某院产科住院产妇100例及全部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原因主要为:护士综合素质不高、管理不到位、住院费用不透明;产妇及家属维权意识强,期望值高。结论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产科护理满意度。通过加强管理,做好持续质量改进,满足不同层次孕产妇的需求。
李素琴郭丽丹
关键词:产科护理护理方法护士
第四产程异常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第四产程异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8例第四产程异常者,总结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38例中产后出血30例,阴道壁血肿6例,产后子痫2例,经积极处理后,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加强第四产程监测,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膀胱充盈及阴道流血情况,重视产妇主诉等,可减少产妇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
李素琴郭丽丹赵冰清
关键词:第四产程护理
一种可以伸缩和升降的清创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伸缩和升降的清创车,包括两个并排布置且顶部敞口的槽体,两个槽体之间具有空隙,两个槽体之间于空隙处通过伸缩杆一相连,两个槽体相反的一侧固定有可升降的支撑脚。本实用新型的可以伸缩和升降的清创车规格大小...
郭丽丹张萍朱世华徐邵勇
文献传递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其护理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住院并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A组)40例、米索前列醇组(B组)40例及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C组)80例。3组给药时间均为胎儿娩出后,A组胎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20u;B组胎肩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C组胎儿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临床观察3组分娩后2h内阴道出血量。结果观察3组产妇产后2h内出血率,其中C组效果最优为2%,其次B组(13%),A组产后出血率最高(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单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组。
郭丽丹郑素霞
关键词: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缩宫素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Oream护理在慢性骨髓炎引流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Oream护理在慢性骨髓炎引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于广州南方医院就诊的1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1例)与对照组(56例)。试验组患者予以VSD结合Oream护理进行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后予以一次性负压引流治疗并辅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引流量更多、换药次数更少、VAS评分更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VSD引流的同时辅以Oream护理,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总满意度。
郭丽丹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慢性骨髓炎
巧用塑料药瓶制作核对口服药容器
2008年
随着生活水平及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口服药的种类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病房患者每次的口服药量种类更是繁多。目前发放患者口服药的方式多采取在药杯中直接清点药片后直接发给患者,由于药品种类较多而药杯容积较小,不易清点,极易造成药物漏对或错数现象。根据我病房老年患者口服药较多的特点,第一次核对一般由药房专人摆药在药杯中,再由2名病房护士核对,发药时再次核对。我们改良了塑料水剂药瓶,制作核对口服药的小容器,临床使用方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郭丽丹杨秀奇张燕
关键词:口服药老年病房保健意识药品种类老年患者
预见性思维在产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3年
产科为高风险专科之一,意外情况发生率高,工作中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引起医疗纠纷和法律问题。而产房工作又是产科工作中的重要部门,因此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应用预见性思维方式,发现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保证产房护理工作的安全。
郭丽丹李素琴张宣华洪斐
关键词:产房工作护理工作产科工作医疗纠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特点和处理策略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急诊创伤患者的损伤特点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26日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收治的22例创伤急症住院患者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4~66岁,平均年龄3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锐器切割伤(含菜刀切伤)6例,重物压砸伤1例,机器碾压伤1例,跌倒摔伤2例,机器绞伤1例;损伤类型:高能量损伤13例,低能量损伤9例;损伤部位:上肢7例,下肢15例。医护人员诊疗过程中对于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筛查结果的1例患者采用二级防护,其余21例患者采用一级防护。记录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2019-nCoV的情况,总结疫情期间创伤急症的处理措施和经验。结果在诊治22例创伤急症患者期间,无一例医务人员和患者确诊COVID-19。紧急入院未做筛查的1例患者按疑似COVID-19病例对待,采用二级防护,术后排除COVID-19。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处理创伤急症的一线医务人员接诊过程均面临较高感染风险。创伤骨科急诊患者主要是交通伤和机器伤,老年患者主要由锐器切割及跌倒引起。通过完善院前筛查、选择合适的麻醉及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医护人员的防护及合理的术后病房管理和患者心理疏导,可降低院内COVID-19感染发生率。
张萍王瑞亭郭丽丹刘倩君姜玉梅丁红
关键词:急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