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丰义 作品数:14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滨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参乌健脑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失眠60例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参乌健脑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失眠(脏腑虚损、精血不足证)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乌灵胶囊,3粒/次,3次/d。观察组服用参乌健脑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PSQI总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SDS和SA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乌健脑胶囊治疗老年失眠(脏腑虚损、精血不足证)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TNF-α水平和降低IL-6水平有关。 郭丰义 沈玉莲 郭建峰关键词:失眠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阿利吉仑对高血压患者缓激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新型非肽类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对高血压患者缓激肽(BK)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进行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雷米普利组、阿利吉仑75mg,d组、阿利吉仑150mg,d组、阿利吉仑300m蜀/d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雷米普利5mg,d,阿利吉仑75、150及300mg/d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s—CR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BK水平。结果阿利吉仑75mg/d组、阿利吉仑150mg,d组、阿利吉仑300m州组治疗后BK及hs—CRP水平分别为(5.06±1.61)、(5.05±1.87)、(5.27±1.39)μg/L和(0.38±0.11)、(0.25±0.05)、(0.33±0.11)mg/L,均显著低于雷米普利组[(7.12±1.12)μg/L、(0.49±0.19)mg/L](P值均〈0.05);阿利吉仑各剂量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雷米普利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阿利吉仑具有很好的降压效果,且不会引起BK及hs.CRP的增高。 郭丰义 霍振洪 沈玉莲 张大艳关键词:高血压 缓激肽 C反应蛋白质 阿利吉仑 高血压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06年 郭丰义 谢洪美 沈玉莲关键词:高血压 易感基因 相关基因 基因多态性 遗传多态性 天麻钩藤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48例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并早期肾损害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健康组。对照组采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常规治疗方案,采用氯沙坦为降压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12周后,对比三组受试者的血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β2-微球蛋白水平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氯沙坦平均日服用剂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BUN、SCr、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UN为(5.61±0.83)mmol/L、SCr为(81.43±7.93)μ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β2-微球蛋白为(2.19±0.37)mg/L,尿β2-微球蛋白为(0.25±0.07)mg/L,尿微量白蛋白(14.26±7.89)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氯沙坦的平均日服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可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尿微量蛋白的排出,有助于减缓肾损害的进展。 郭丰义 沈玉莲关键词:天麻钩藤饮 原发性高血压病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117例健康儿童心肌酶谱统计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心肌酶谱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健康儿童117名,分为两组:≤6岁组82例,7~13岁组35例.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心肌酶谱检测结果.结果 ≤6岁组各项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较6~13岁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6岁组α-HBDH、LDH-L升高例数为最多,分别占74.39%、47.56%,其次为AST占13.41%,但AST升高主要集中在婴儿,CK、CK-MB升高例数最少,分别占3.66%、6.10%;7~13岁组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大多在正常范围,仅α-HBDH升高2例,占5.71%,LDH-L升高1例,占2.86%.结论 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要考虑到年龄因素,CK-MB/CK、α-HBDH/LDH和cTnI不受年龄影响,可供选择. 郭山春 汤福广 郭丰义关键词:儿童 心肌酶谱 统计分析 不同抗菌药物对ICU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ICU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感染应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医院ICU诊治的40例发生PDRAB感染患者,40例PDRAB感染患者均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其中18例患者应用大剂量药物进行单独治疗,每天9~12g,22例患者联合左氧氟沙星或者米诺环素进行治疗,疗程(13.3±5.3)d;有10例患者经治疗后效果不佳改为多黏菌素E单独进行治疗,疗程(16.9±5.0)d;分析PDRAB感染患者临床特点、抗菌药物的选择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通过深静脉导管、血液、脓液、支气管灌洗液、胆汁、引流液以及创面等标本中检测出40株PDRAB,其中有18例为多部位感染;40例PDRAB感染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40.0%、细菌清除率32.5%及病死率为22.5%。结论 PDRAB感染患者采用大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或者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首选的国内治疗PDRAB的一种方法,PDRAB感染采用多黏菌素E治疗的临床效果也较好,能够将其列为治疗PDRAB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中。 郭丰义 沈玉莲 吴胜本 丁宝忠 郭山春关键词:抗菌药物 重症监护病房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212例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张芳 郑洪泽 郭建峰 王凤秀 步晶晶 郭丰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菌药依据。从我们所在医院检验科临床送检的标本中选出符合要求的212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致病菌种类型已发生较...关键词: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细菌培养 耐药性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月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3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多见,症状重,以咳嗽、发热多见;体征轻,以闻及干啰音、呼吸音粗或呼吸音低为多;胸部影像学改变明显,尤以右下叶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为多;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早期可不升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应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进行X射线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郭山春 郭丰义 郑振文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大叶性肺炎 儿童 包裹多肽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在不同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二氧化硅的性质和对蛋白包裹能力有无变化,来确定其是否有作为口服载体的性能。方法研究包裹多肽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包裹多肽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体外释放实验、包裹不同多肽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表征、包裹含有不同量的氯化钙和不同结构的多肽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性能。结果以含有His标签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ortein,EGFP;PI 5.99)为模型,采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加入适量氯化钙,钙离子既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内部的氧原子形成离子键,又和His标签形成络合作用,这样就将蛋白质固定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内部,经过多次洗涤泄露较少。酶切、加热、尿素变性等试验均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通过在传统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加入适量的钙离子,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包裹效果,且其在酸性条件下不易释放,而在碱性条件则相对容易释放,符合用于口服药物载体的基本要求。 郭丰义 沈玉莲 吴胜本 张鹏辉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例CVA患儿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对照组各56例。雾化组采用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长效B:受体激动剂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雾化组有效率为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x2=5.13,P〈0.05);雾化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IgE、嗜酸粒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10、2.34、27.63、3.13,均P〈0.05)。结论雾化吸入普米克治疗CVA效果较好,且安全性好。 霍振洪 郭丰义 沈玉莲 张大艳关键词:雾化吸入 细胞因子 布地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