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旸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VereFlu芯片检测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效果评价
- 2014年
- 目的:验证Vere Flu芯片检测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为应对流感疫情提供新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对流感病毒H7N9亚型、H5N1亚型、H1N1亚型的病毒培养物及10份H7N9感染疫区的鸡肛拭子标本,提取样本的RNA,采用Vere Flu芯片法和Realtime RT-PCR两种检测方法。评估Vere Flu芯片的检测效果。结果:对于3种病毒培养物的检测,Vere Flu芯片均检测到不同亚型的特定阳性信号,每种亚型病毒均未出现交叉反应信号,表明Vere Flu芯片具有较好的检测特异性;10份未知标本中有8份检测流感病毒阴性,2份检测流感病毒阳性,编号为106号及503号,其中106号检测到H7及H9亚型的阳性信号,503号仅检测到H9亚型的阳性信号。Realtime RT-PCR对10份未知标本进行H7亚型核酸检测,从两份流感阳性标本中均检测到H7亚型核酸,高通量测序证实106号和503号标本中均存在H7及H9亚型核酸。结论:Vere Flu芯片可用于不同型别流感病毒的检测和分型,包括新爆发的H7N9亚型病毒同样适用,但检测H7N9亚型的灵敏度低于Realtime RT-PCR法。
- 李裕昌张雨吴晓燕李佳明郑旸张晓松张雪松康晓平
- 关键词:基因芯片
- 乙型脑炎病毒 EDⅢ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在 Array-ELISA 方法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拟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纯化乙型脑炎病毒EDⅢ蛋白,希望能为乙型脑炎(乙脑)病毒( JEV)感染血清的诊断试剂盒提供候选抗原。方法针对乙脑病毒的EDⅢ蛋白设计特异的PCR扩增引物,对提取的乙脑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中并在IPTG作用下表达目的蛋白。将表达的乙型脑炎病毒EDⅢ抗原系列稀释后与对照抗原同时点制在ELISA微孔板中,采用Array-ELISA技术同时检测临床JEV感染患者及正常人血清,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克隆了JEV EDⅢ蛋白基因段,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成功获得EDⅢ蛋白。该重组蛋白可用于Array-ELISA方法,进行JEV感染血清的检测,并且与传统免疫学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一致。结论该重组抗原可作为JEV感染血清检测的候选抗原。
- 郑旸康晓平李裕昌吴晓燕张晓松杨银辉
-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克隆
- RNA干扰机制及在病毒检测领域的应用
- 2013年
- 近年来,有关RNA干扰的机制及应用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RNA干扰的应用已经从基因组学研究逐步扩展到医学领域。利用RNA干扰不仅能提供一种经济、快捷、高效的抑制基因表达的技术,在诸多领域如病毒的检测方面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郑旸康晓平杨银辉
- 关键词:RNA干扰病毒检测
- Array—ELISA技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诊断抗原的评价
- 2013年
- 目的分段表达并纯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应用array-ELISA技术评价重组表达的核蛋白片段的诊断价值。方法构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表达质粒pET-32a(+)/Pn、pET-32a(+)/Pc,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运用array-ELISA方法鉴定重组蛋白的检测特异性,检测结果与商品化胶体金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核蛋白,亲和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蛋白质;应用array-ELISA技术从16份临床疑似血清样本中检出13份阳性血清,与商品化胶体金试剂盒一致性达到94%。结论获得的重组蛋白His-Pn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诊断抗原之一;array-ELISA方法可以作为检测病毒抗体的有效手段。
- 张晓松康晓平范丽李裕昌吴晓燕张雨郑旸杨银辉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
- 蜱传脑炎病毒新疆株的分离鉴定及两种脑炎诊断抗原的评价
- 虫媒病毒(Arthropod-borne viruses,Arboviruses)是一大类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易感脊椎动物而传播的病毒,能引起严重的人畜共患性疾病。随着全球气候转暖、疫源地变迁,未知、新发的虫媒病毒层出不...
- 郑旸
- 关键词:蜱传脑炎病毒高通量测序技术血清学检测
- 利用深度测序技术发现新疆库蚊黄病毒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对我国新疆地区蚊虫携带的病毒类群进行调查,并快速发现医学重要的蚊媒病毒。方法利用Illumina深度测序技术筛查野生库蚊体内的病毒源性RNA,利用RT-PCR进行验证,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病毒亲源关系。结果深度测序技术共检出144条库蚊黄病毒特异性读序,拼接获得7个不连续的病毒基因组重叠群片段。 RT-PCR扩增产物能够覆盖重叠群间隙序列。在此基础上,重构获得病毒基因组5′和3′末端片段(约678 nt、411 nt)。对5′末端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库蚊黄病毒属于北美/亚洲基因亚型,与国内发现的库蚊黄病毒共同形成一个独立分支,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2%~99.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于95.5%。结论深度测序技术成功应用于新疆地区虫媒病毒的快速甄测,首次从新疆地区发现库蚊黄病毒,为虫媒病毒监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刘然郑旸党荣理张桂林孙响刘晓明吴晓燕李裕昌杨银辉
- 关键词:虫媒病毒
-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蜱传脑炎疫源地调查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调查新疆北部夏尔希里地区蜱传脑炎(TBE)疫源地特征,分离鉴定蜱传脑炎病毒(TBEv)。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1年春夏季出现的2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及当地健康人群检测TBEV特异性IgG抗体。调查当地蜱种群特征;通过蜱研磨液接种实验小鼠与细胞分离培养TBEV;利用RT-PCR扩增检测病毒NS1基因片段,通过序列分析明确新分离毒株的系统进化特征。结果在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TBE疫源地采集全沟硬蜱和森林革蜱共1760只,全沟硬蜱为优势蜱种(87.5%)。2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者确诊为TBEV感染。当地健康人群中病毒IgG血清阳性率为35.4%(23/65)。BALB/c小鼠接种蜱研磨液后,发病与死亡发生率分别为72.9%(70/96)和55.7%(44/79)。从病死小鼠脑组织中扩增获得TBEV特异性条带。基于病毒NS1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BEV新分离株属于远东亚型,与中国东北地区分离株、俄罗斯分离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结论首次发现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存在TBE疫源地,病毒流行株属于远东亚型,全沟硬蜱和森林革蜱是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
- 张桂林刘然孙响郑旸刘晓明赵焱党荣理刘栓奎夏晶郑重杨银辉
- 关键词:蜱传脑炎蜱传脑炎病毒疫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