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希潭
-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深层超高压气藏气体偏差系数确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地层条件下气体的偏差系数是用来计算气藏储量的关键数据,通常使用图版法、经验公式法和实验法进行确定。但由于深层超高压凝析气藏地层温度高、压力高,常用的图版法等方法是否适用,缺乏实测资料的佐证。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超高压下的气体偏差系数和临界压力均远高于低压气藏,超出Stand ing-K atz图版范围,常规的方法不适用;高压条件下的气体偏差系数与压力呈直线关系,可由较低压力下的实验结果直线外推得出超高压下的偏差系数,不仅降低了对实验设备的要求,且简化了实验过程。
- 江同文肖香姣郑希潭唐明龙林娜王洪峰
- 关键词:超高压气藏高温高压实验
- 近临界流体异常的反凝析相变被引量:8
- 2001年
- 首次报道在 1 0 0℃的较高温度时 ,同一流体体系同时出现两类异常相变现象。应用无汞PVT相态实验装置测试了多组分烃类流体临界点 ,详细描述了流体近临界相态特征。在实验测试过程中 ,发现流体在近临界区域存在特殊的相变现象 :流体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的恒质膨胀过程中先后发生了两次反凝析露点变化 ,即“露—露”相变 ;在低于临界温度时也先后发生了两次先出现露点后出现泡点的相变现象 ,即“露—泡”相变。在上述两个异常相变过程中 ,先出现的液相体积较少 ,且液相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消失时的压力相同。实验中发现的异常相态变化现象说明多组分流体相态变化的复杂性 ,这可能对复杂流体体系的近临界特征作出新解释 ,同时也说明通常相态计算中两相假设的局限性。照片 1 6图 3参 1
- 沈平平郑希潭李实罗凯孙文悦
- 关键词:凝析气藏
- 凝析油地下反蒸发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 2001年
- 针对一富凝析气藏 ,在有介质和无介质、保持压力和部分保持压力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注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注入气体与原始凝析气藏流体进行组分交换使凝析现象明显 ,注入干气不仅能在地下反蒸发凝析油中的中间烃类 ,而且也能有效蒸发 C2 0 + 以上的重烃。作者首次采用实际凝析气藏流体和岩心进行长岩心注气实验 ,研究凝析油地下反蒸发的情况 ,对富含凝析油气田开发方式的优选 。
- 李实郑希潭陈钢罗凯刘宁
- 关键词:凝析油长岩心
- 高含蜡凝析气相态特征研究被引量:15
- 2003年
- 应用高压相态装置对高含蜡凝析气的相态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在高于露点压力时 ,高含蜡单相凝析气呈红棕色。在等组成压力温度相图中 ,高含蜡凝析气的露点压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未出现常见的临界凝析压力。等液量线与相包络线平行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有固相出现。与蜡平衡的气相在低于露点压力时会出现反凝析 ,因而表现出气、液、固三相共存状态 ,且液相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气油比降低使高含蜡凝析气泡点压力和露点压力减小。
- 胡永乐罗凯郑希潭刘合年赵文智
- 关键词:高含蜡凝析气相态特征露点
- 富凝析气近临界特征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1年
- 本研究应用无汞 PVT相态实验装置测定了一个六组分烃类混合物和两个实际凝析气流体的监界点、近临界泡点和露点线 ,观察并记录了流体在近临界区的光学现象和异常的两次相变过程。在近临界区三种流体呈现红棕色 ,而不是文献所报导的二氧化碳的乳白色 ,这种区别可能是由于流体中含有较多的重质组分所致。实验发现富凝析气近监界光学现象与明确组分流体相比存在很大差异 ,即富凝析气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均可观察到临界现象。此外 ,实验还发现六组分烃类流体和一个凝析气流体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 ,恒质膨胀过程中发生两次反凝析露点变化 ,即露—露相变 ;在低于监界温度时也发生两次相变现象 ,即先出现露点后出现泡点 ,此时将很难区分原始流体是液体还是气体。据所掌握的资料看 ,本文是首次报道同一流体在温度高于 10 0℃时 。
- 沈平平郑希潭李实罗凯孙文悦
- 关键词:近临界相态凝析气藏
- 富凝析气体系近临界现象的试验研究
- 该研究应用无汞PVT相态实验装置测定了一个六组份烃类混合物和两个实际凝析气流体的临界点、近临界泡点和露点线,观察并记录了流体在近临界区的光学现象和异常的两次相变过程。该实验详细测定了三个流体在不同温度下液相体积随压力的变...
- 郑希潭沈平平李实罗凯戴志坚
- 关键词:油气勘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