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婧

作品数:53 被引量:402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6篇气候
  • 23篇气候特点
  • 22篇暴雨
  • 13篇大雾
  • 11篇降水
  • 11篇暴雨过程
  • 10篇灾害
  • 8篇大雾天气
  • 8篇雾天
  • 7篇日数
  • 7篇雷电
  • 6篇气象
  • 6篇梅雨
  • 6篇梅雨锋
  • 6篇降水量
  • 6篇暴雨天气
  • 5篇冻雨
  • 5篇雨日
  • 5篇中尺度
  • 5篇能见度

机构

  • 52篇江西省气象局
  • 18篇江西省气候中...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53篇郑婧
  • 22篇许爱华
  • 14篇胡菊芳
  • 10篇许彬
  • 9篇郭瑞鸽
  • 6篇刘波
  • 6篇应冬梅
  • 6篇孙素琴
  • 6篇刘文英
  • 4篇刘芳
  • 4篇吴静
  • 3篇郭达烽
  • 3篇金米娜
  • 3篇吴静
  • 3篇赵冠男
  • 2篇支树林
  • 2篇张瑛
  • 2篇杨爱萍
  • 2篇肖安
  • 2篇朱星球

传媒

  • 33篇气象与减灾研...
  • 4篇气象
  • 2篇高原气象
  • 2篇暴雨灾害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2006年度...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33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四届全国灾...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值模式预报对2015年汛期区域暴雨的检验
运用24h降水实况、高空实况形势场资料、ECMWF模式形势场预报资料及ECMWF、JMA、T639模式降水预报资料,对2015年汛期(4月~7月上旬)江西区域性暴雨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对江西2015年汛期区域性暴雨的影...
孙素琴郑婧金米娜吴静李葳
关键词:天气学检验区域性暴雨
文献传递
江西省冻雨垂直温度层结分析及预报被引量:15
2014年
利用1960—2013年江西省89个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插值处理方法,对江西省106次冻雨过程垂直温度层结进行分析,并建立冻雨预报思路。结果表明:江西省冻雨发生通常伴随1000—850 hPa剧烈降温和700 hPa增温,925—700 hPa存在明显逆温。融化层是冻雨发生的必要条件,江西省冻雨87.7%样本融化层位于700 hPa,9.4%样本融化层位于850 hPa;一般以1000 hPa温度<1.0℃、925 hPa和850 hPa温度<-2.0℃及700 hPa温度≥0.0℃作为江西冻雨预报的温度阈值标准,同时也应注意融化层位于850 hPa的情况。地面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冻雨形成,冻雨发生时最低气温为0.0℃以下,平均气温为1.0℃以下。冷暖空气持续在27°—28°N交汇,且鄱阳湖以南至抚河流域平均气温<1.0℃和最低气温<0.0℃出现比其他地区多,造成该区域冻雨发生频次比其他地区明显偏多。另外,通过大气逆温层结、地面气温与冻雨的对应关系,建立基于模式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的冻雨自动诊断方法。
郑婧许爱华许彬
关键词:冻雨逆温地面气温
两次致灾雷电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了江西2007年6月24~25日和7月10~11日两次致灾雷电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寻找强雷电灾害监测和潜势预报及短时预警的一些着眼点。常规气象站观测显示,前者有12县市17次遭受雷雨大风袭击,13个县市18次出...
许爱华李玉塔应冬梅郑婧
关键词:雷电灾害闪电密度中尺度辐合多普勒雷达产品
文献传递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1年1—3月)
2011年
2011年1-3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的日数(全省单日15站以上大雾)达8d,其中2月出现大雾6d。2月2—3日和20-21日出现连续大雾,以2月20日的大雾范围最广,强度最强,16个县(市)能见度一度低于100m。
郑婧胡菊芳杨爱萍
关键词:气候特点大雾能见度日数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08年10-12月)——重要天气过程概述被引量:1
2009年
1大雾过程 2008年10-12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的日数(全省单日15站以上大雾)有11d,主要集中在11月和12月,与常年相比持平。其中,11月12—16日、24—25日和12月15-16日出现连续性大雾,尤其以12月15日过程最强,全省共计有54站出现大雾,星子、都昌、德安、宜丰、余江、吉安、新干等7县(市)能见度一度不足百米,为2008年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大雾天气。
郑婧胡菊芳
关键词:气候特点大雾天气连续性能见度日数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08年10—12月)
2009年
2008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分布不均、日照正常。主要气候事件有:冬至日迎来强寒潮;秋末冬初降水明显偏少,出现阶段性干旱;大雾天气频繁。
郑婧胡菊芳
关键词:气候特点大雾天气降水分布气候事件强寒潮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10年1—3月)
2010年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1大雾过程 2010年1—3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的日数(全省单日15站以上大雾)达12d。其中1月出现大雾8d,较历年同期偏多。1月3—4日和18日的大雾过程范围广、强度强,尤其是1月4日,全省先后有63个县(市)出现大雾天气,其中,
郑婧胡菊芳刘文英
关键词:气候特点大雾天气日数
江西夏季雷电天气热力条件及不稳定指数对比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选取2007年夏季两次强度不同的致灾雷电过程进行对比,并将其能量参数与典型历史个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副高位置、500hPa低槽移速、中尺度辐合系统以及热力结构的差异是导致雷暴强度不同的原因之一;(2)中尺度辐合系统移向鄱阳湖时,对流天气更加剧烈,但对大尺度系统鄱阳湖的阻挡作用不显著;(3)对流层上干下湿的特征越明显,强雷电发生的概率越大;(4)CAPE>632J/kg,K>34℃,Si<0℃,Li<0℃,TT>43℃,SSI>43可以作为江西致灾雷电发生的阈值,超过阈值越多,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越大;(5)能量参数的演变对致灾雷电的潜势预测、强度判别具有较好的指示,夏季对流参数的指示意义较春季更好。
郑婧许爱华应冬梅刘芳
关键词:热力条件
2008年江西省冻雨和暴雪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41
2008年
利用NCEP1°×1°逐6h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从环流形势、垂直热力结构、动力抬升、水汽条件等方面着手,对2008年1月25—28日和2月1—2日江西省罕见大范围冻雨和暴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发生在相似的环流背景下,但暴雪过程的饱和湿度层更加深厚,冷空气条件、动力辐合、垂直风切变均强于冻雨过程。对流层中层的爆发性增温是冻雨、暴雪降水相态改变的关键,2次过程在925—700hPa都存在逆温层,但冻雨过程的锋面逆温更强,并在800hPa以上存在1~2km的0℃以上暖层,暖层最高温度为2~7℃;而暴雪过程整层温度均在0℃以下,不存在暖层。强降雪伴随着湿位涡的发展而加强,MPV1正中心附近的强梯度带和MPV2负斜压中心附近的密集等值线,以及深厚、强烈的上升运动对冻雨和暴雪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2次过程在低空都为辐散气流,中层辐合、高空辐散,且辐合、辐散层从高到低,从北向南倾斜分布。暴雪过程的高层辐散更强,高低空的抽吸作用更加剧烈。
郑婧许爱华许彬
关键词:冻雨暴雪垂直风切变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09年1—3月)——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2009年
1 大雾过程 1—3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全省单日15站以上大雾)达9d(表1)。其中,1月30日-2月1日和2月7-8日出现连续性大雾。2月7日的雾范围最广、强度最强,全省有58站出现大雾,湖口、金溪、瑞昌、进贤、新干、德安、瑞金等7县(市)能见度一度不足百米。
郑婧胡菊芳郭瑞鸽
关键词:气候特点大雾连续性能见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