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春景
- 作品数:67 被引量:165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131)I标记抗CD80单克隆抗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抗CD80单克隆抗体及标记物在荷淋巴瘤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方法采用Iodogen法进行抗CD80单克隆抗体4E5的131I标记,并对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经荷淋巴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入剂量为7.4 MBq/0.2 ml的131I-4E5抗体,分别于注药后24 h、48 h和72 h进行SPECT平面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肿瘤与非瘤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显像结束后处死荷瘤裸鼠,分别取肿瘤、血等14种脏器或组织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数,计算各脏器或组织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结果131I标记单克隆抗体4E5的标记率为(78.3±2.4)%,放射化学纯度为(95.7±1.8)%;131I-4E5抗体与Raji细胞的最大结合率为(36.1±2.6)%,131I-4E5抗体加入到血清中放置3天后放化纯度仍>90%;荷瘤裸鼠注入131I-4E5抗体后,随时间的延长,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逐渐增加,在72 h时肿瘤显影最为清晰,T/NT值此时最大达到3.2。结论131I-4E5抗体在荷淋巴瘤裸鼠体内具有靶向定位能力,可获得良好的放射免疫显像图像,为进一步利用131I-4E5进行淋巴瘤CD80为靶点的放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 翟士军邱玉华万卫星郁春景陈永井吴玉玉齐晓薇徐巧玲
- 关键词:CD80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
- 纤维连接蛋白亚型胞外结构域特异性探针^(18)F-AlF-NOTA-PEG_(4)-ZD2的制备及microPET显像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制备针对纤维连接蛋白亚型胞外结构域B(EDB-FN)的特异性分子探针18F-AlF-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聚乙二醇)4-ZD2(18F-AlF-NOTA-PEG4-ZD2),并进行体内外理化性质评价。方法通过Al18F一步螯合标记的方法制备18F-AlF-NOTA-PEG4-ZD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放化纯和体外稳定性,测定脂水分配系数(logP),并行细胞摄取实验[将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1×106/管)分为3组(各3管),分别为阳性组、抑制组和控制对照组]。取MDA-MB-231荷瘤裸鼠(n=3;实验组)行18F-AlF-NOTA-PEG4-ZD2 microPET显像(30、60、90和120 min),并与阻断组(n=3;注射NOTA-PEG4-ZD2后0.5 h再注射18F-AlF-NOTA-PEG4-ZD2)进行对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成功制备18F-AlF-NOTA-PEG4-ZD2,优化后的放化产率为(33.8±2.1)%(未行衰变校正,n=8),放化纯>96%;37 ℃放置120 min,18F-AlF-NOTA-PEG4-ZD2在人血清和PBS中的放化纯均>93%,体外稳定性好;产物比活度为(11.1±3.2) GBq/μmol;logP为-1.43±0.05。注射18F-AlF-NOTA-PEG4-ZD2后120 min,阳性组肿瘤细胞摄取为(1.77±0.28)百分加样活度(%AR)/106个细胞,抑制组细胞摄取为(0.76±0.07)%AR/106个细胞(t=4.30,P=0.032)。荷瘤裸鼠microPET显像示,18F-AlF-NOTA-PEG4-ZD2主要经肝肾代谢,注射后60 min实验组肿瘤摄取为(1.94±0.21)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注射后90 min肿瘤/肌肉比值为3.80±0.25;阻断组注射后60 min肿瘤摄取为(0.43±0.09) %ID/g(t=3.18,P=0.006)。结论 18F-AlF-NOTA-PEG4-ZD2制备简单、标记率高、体外稳定性好,microPET显像肿瘤摄取和靶本比高,特异性良好,有较长的肿瘤滞留时间,在EDB-FN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陈礼平杨小春缪银杏黄洪波林建国张雨冯国开张伟光郁春景
- 关键词:纤连蛋白类同位素标记氟放射性同位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结直肠癌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经迭代法处理和重建,获得衰减校正后的断层图像,并与同期CT和癌胚抗原(CE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再次手术病理、肠镜检查和随访观察56例患者中有33例发生复发和(或)转移,^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1.8%(27/33),87.0%(20/23),90.0%(27/30),76.9%(20/26)和83.9%(47/56);CT分别为69.7%(23/33),82.6%(19/23),85.2%(23/27),65.5%(19/29)和75.0%(42/56);CEA的诊断效能分别为66.7%(22/33),43.5%(10/23),62.9%(22/35),47.6%(10/21)和57.1%(32/56)。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监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在术后CEA水平升高的患者中,其诊断准确性较CT为高。
- 王珍芳万卫星郁春景尤徐阳陆燕君杜晓庆吴娜静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肿瘤复发放射性核素显像脱氧葡萄糖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卵巢上皮性癌术后临床完全缓解6个月以上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经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同时重建衰减与无衰减校正断层图像,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病变/正常组织比值(L/B)。并与同期CT、B超结果和血清CA125水平比较。20例施行2次探查术或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以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判,13例未再次手术者以随访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24例患者发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灶,3例假阳性。衰减与无衰减校正图像L/B分别为4.9±4.3和4.2±4.0。9例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4例假阴性。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62.5%、78.8%、87.5%和55.6%。与CT、B超结果比较,准确性差异有显著性(x2=4.89、5.0,P均<0.05)。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能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增加诊断信息。
- 万卫星尤徐阳陆燕君郁春景王芳军
-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18F-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CT在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结外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的18F-FDG PET/CT表现特点,并探讨PET/CT在ENKTL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男12例,女8例,中位年龄53岁)在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ENKTL患者资料(包括活组织病理检查、PET/CT、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CT及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骨髓穿刺等)。其中11例为初诊患者,9例为治疗后患者。患者最终诊断均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分析统计患者的分期结果。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初诊与治疗后复发或进展患者SUVmax,以Sperman相关分析检验受浸润淋巴结大小与SUVmax的关系。结果ENKTL好发于鼻腔、鼻咽部、皮肤,可浸润全身各脏器。所有病灶在PET/CT中均表现为FDG高摄取,初诊患者SUVmax为6.5(4.3,10.4);治疗后复发或进展患者7例, SUVmax为5.4(3.4,8.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u=6 853.500,z=-2.039,P〈0.05)。受浸润淋巴结直径与SUVmax间相关性较弱(rs=0.290, P〈0.01),说明通过淋巴结大小判断其是否受ENKTL细胞浸润不准确。11例初诊患者的PET/CT分期均与最终临床分期相符,传统影像学方法(CT、MRI)分期仅6例与最终临床分期相符。结论PET/CT对ENKTL的诊断及分期较传统影像学方法更具优势;PET/CT检查范围应包括四肢,以免遗漏病灶。
- 杜晓庆郁春景万卫星
- 关键词:淋巴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脱氧
- ^131I-4E5用于荷B细胞淋巴瘤裸鼠放射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 2015年
- 目的 探讨^131I标记的抗CD80单克隆抗体4E5(^131I-4E5)对荷人淋巴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Iodogen法进行4E5的^131I标记,并对^131I-4E5的免疫活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MTT法检测^131I-4E5和4E5在体外对B淋巴瘤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经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入7.4 MBq(0.2 ml)的^131I-4E5,72 h后处死荷瘤裸鼠,进行体内生物分布研究,计算各脏器或组织的放射性摄取(%ID/g).将荷瘤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31I-4E5、4E5及生理盐水对照,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计算给药后15 d的肿瘤生长抑制率,然后处死荷瘤裸鼠,取肿瘤组织行常规病理分析.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131I-4E5的标记率为(78.3±2.4)%,放化纯为(95.7±1.8)%,比活度为579.4 GBq/g;^131I-4E5与Raji细胞的结合率为(36.1±2.6)%;^131I-4E5对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82,P<0.001),不同剂量的^131I-4E5对Raji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4E5(t:3.986-5.515,均P<0.05).生物分布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对^131I-4E5有较高的摄取能力,肿瘤/肌肉比值为6.05±1.20;与对照组比较,^131I-4E5组和4E5组的肿瘤生长均减慢,其中^131I-4E5的肿瘤抑制效果更为明显,给药后15d时的肿瘤抑制率为71.69%.病理结果显示2组均可见肿瘤细胞坏死,其中^131I-4E5组肿瘤细胞坏死更为明显.结论^131I-4E5在荷淋巴瘤裸鼠体内具有靶向定位能力,对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RIT效果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翟士军邱玉华郁春景陈永井吴玉玉齐晓薇徐巧玲万卫星
- 关键词:放射免疫疗法同位素标记碘放射性同位素
- 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病灶摄取18F-FDG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分析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灶摄取18 F-FDG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10年至2015年18F-FDG PET/CT检查发现乳腺病灶的160例女性患者的167个病灶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118个)、恶性(49个,浸润性导管癌)组,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或多组的SUVmax差异并研究乳腺恶性病灶的SUVmax和患者年龄、T分期、淋巴管受侵、组织学分级、转移方式、ER、PR、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及乳腺癌亚型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18F-FDG PET/CT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病灶的SUVmax为6.09(3.88,9.26),高于乳腺良性病灶的SUVmax[1.35(0.95,2.35);u=341.0,P<0.05].浸润性导管癌的SUVmax在不同T分期、有无淋巴管受侵、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转移方式及不同Ki-67表达分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17.5~209.5,H=7.70,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示所有乳腺病灶、最大径≤2.0Cm组和最大径>2.0 cm组的SUVmax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60、>1.71和>3.97;最大径≤2.0 cm乳腺病灶选取SUVmax最佳截断值为>1.71和>2.60时,Youden指数分别为0.66、0.61(z=0.566,P>0.05),当最大径>2.0 cm乳腺病灶选取SUVmax最佳截断值为>3.97和>2.60时,Youden指数分别为0.89和0.81 (z=0.748,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T分期、淋巴管受侵、组织学分级、转移方式及Ki-67表达影响原发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病灶SUVmax和病灶大小有关,对于较小的病灶,其SUVmax诊断截断值应该适当下调.
- 徐巧玲尤徐阳郁春景吴娜静万卫星
-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 基于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PET/MR双模态成像探针
- 本发明涉及基于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PET/MR双模态成像探针,属于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靶向ASGPR的PET/MR双模态成像探针,包括Fe<Sub>3</Sub>O<Sub>4</Sub...
- 郁春景王嘉良付海田沈巧灵陈礼平楼可全
- 整合素αvβ3分子探针18^F-Alfatide在肺癌患者中的生物学分布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18^F-氟化铝螯合的聚乙二醇环RGD二肽(Alfatide)在肺癌患者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肿瘤组织对18^F-Alfatide的摄取。方法选取15例疑拟肺癌患者,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56+9)岁,按体质量静脉注射18^F-Alfatide3.7MBq/kg,静卧60min后行体部及头部PET/CT扫描,扫描范围从颅顶至股骨上端,勾画ROI并计算SUVmax和SUVmean。对肿瘤石蜡标本切片后进行整合素仅。αvβ3免疫染色分析。采用S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18^F-Alfatide摄取和αvβ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5例患者中腺癌7例,鳞状细胞癌7例,小细胞肺癌1例。体内生物学分布结果显示,18^F-Alfatide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血液清除快,肌肉及血液本底低,肝、脾及肾脏放射性摄取较高,肺部肿瘤组织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摄取,肿瘤组织的SUVmax与SUVmean。分别为4.27±1.32与2.75±0.77,T/NT为15.19±9.33;肿瘤组织18^F-Alfatide摄取水平随αvβ3,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增加(rs=0.765,P〈0.05)。结论18^F-Alfatide具有较好的体内生物学分布特性,相应的PET显像可以反映肿瘤组织的αvβ3,表达水平。
- 郁春景米宝明翁鸢潘栋辉徐宇平陈飞陈小元杨敏万卫星
- 关键词:肽类氟放射性同位素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18)F-AlF-NOTATATE的自动化标记方法优化及PET/CT显像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自动化合成^(18)F-AlF-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D-苯丙胺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18)F-AlF-NOTATATE)的标记方法并进行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显像。方法基于GE-FASTLab2合成模块,通过氟化铝一步螯合标记的方法自动化制备^(18)F-AlF-NOTATATE,优化其标记条件,并对产品进行质量分析。对1例直肠下段NET患者(男,47岁)和1例胰腺NET患者(女,52岁)行^(18)F-AlF-NOTATATE PET/CT显像。结果成功制备了^(18)F-AlF-NOTATATE,总合成时间为35 min,优化后的放射化学产率为(23.8±3.1)%(未衰变校正,n=3),放射性活度为(4.63±0.68)GBq,放化纯>95%,稳定性好,产品质量均符合规定。^(18)F-AlF-NOTATATE在患者体内显像清晰,直肠下段NET患者显像可见直肠下段肠壁病灶SUVmax为13.3,肿瘤/肝脏比值为3.3,肝脏、淋巴结、肋骨转移灶均显示较高的SUVmax和肿瘤/肝脏比值;胰腺NET患者显像可见胰头钩突处局灶性显像剂摄取异常增高,SUVmax为5.6,2 h后显像的SUVmax为6.3,肿瘤/肝脏比值为2.3。结论利用GE-FASTLab2合成模块能高活度地制备^(18)F-AlF-NOTATATE,制备方法简单、稳定,产品放化纯高。^(18)F-AlF-NOTATATE PET/CT显像在NET患者体内显示出较好的显像效果,能够为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张雨陈礼平贺慧慧付海田李庆波王艳娟金春阳郁春景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同位素标记氟放射性同位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