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音
- 作品数:77 被引量:196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Ki-67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先天性肾积水的发病机制关系。方法40例病例组标本选自江西省儿童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8月行经Anderson-Hynes术切除,且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所有患儿均经影像学及B超检查证实存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和先天性肾积水;对照组标本来自1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正常患儿,其中肾母细胞瘤6例,肾发育不良3例,尸检标本1例。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管壁Cx43和Ki-67的表达。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纵、环肌肌间均表达Cx43与Ki-67。病例组Cx43染色阳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Ki-67染色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43分布异常导致了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的细胞增殖和动力传导异常,从而引起或加重先天性肾积水。
- 刘绍华陈勇邹音饶品德肖强
- 关键词:肾积水缝隙连接蛋白43KI-67免疫组织化学
- 哮喘患儿诱导痰中TGF-β_1、IL-5与肺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TGF-β1表达、IL-5水平及E0S计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5-15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哮喘组)、该组30例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1年进入哮喘缓解期的患儿(缓解组),30例5-15岁健康儿童(对照组),对3组病人测定诱导痰中TGF-β1表达、IL-5水平及E0S计数,3组病人均测定肺功能FEV1等值。结果(1)哮喘组TGF-β1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缓解组比较,P<0.01;哮喘组IL-5、E0S与对照组、缓解组比较,P均<0.01;(2)哮喘组FEV1%pre、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5;缓解组FEV1%pr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缓解组FEF25-75%低于对照组,P<0.05;(3)哮喘组痰液中TGF-β1阳性细胞表达率与IL-5水平、EOS%呈正相关:r=0.38 P<0.05,r=0.66,P<0.01;与肺功能FEV1%pre、FEF25-50呈负相关:r=-0.68,P<0.01,r=-0.555,P<0.05。结论 TGF-β1、IL-5、EOS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有过度表达,这些指标与肺功能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气道慢性炎症的一个标示物用来监测哮喘。
- 陈强李莉刘建梅柯江维邹音
- 关键词:哮喘转化生长因子-Β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白介素-5诱导痰
- 紫癜性肾炎患儿肾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与肾损伤的关系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MIF在HSPN发病中的机制。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将6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分为单纯皮疹型、混合型和肾损伤型3组,HSP患儿及健康儿童血清MIF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HSPN和正常对照肾组织MIF蛋白、人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按检验科常规方法检测。结果混合型组和肾损伤型组MIF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皮疹型组和健康对照组(Pa<0.01),混合型组与肾损伤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单纯皮疹型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SPN患儿肾组织MIF和CD6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且随着肾脏病理改变的加重,肾组织MIF及CD68的表达明显增加(Pa<0.05);MIF与CD68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肾组织MIF的表达与24h尿蛋白定量、尿NAG酶均呈显著正相关(Pa<0.05),血清MIF水平与肾组织MIF的表达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MIF在HSPN肾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并与肾脏病理改变程度、临床肾损害指标密切相关,提示MIF表达上调导致巨噬细胞浸润增加可能是HSPN肾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 傅睿韩斗星邹音刘洪胡宝金肖强
-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紫癜性肾炎儿童
- 自动活检枪微创肌活检在小儿肌肉疾病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用活检枪进行肌活检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BardMagnum全自动复用型活检枪和配套的16G组织切割针进行快速微创肌活检。取腓肠肌12例,三角肌1例,同时取腓肠肌和三角肌4例。肌肉组织应用10%福尔马林固定HE染色或冰冻切片酶组织化学染色等。结果活检病理诊断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15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例,先天性肌病(肌质管病)1例。17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无1例有并发症。结论运用粗针切割式自动活检枪进行肌活检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经济。获得的肌肉标本能满足病理诊断的要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蔡兰云邹音钟建民李建华俞小萍周末芝
- 关键词:活检枪肌病活组织检查
-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重塑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对年龄在5~15岁的30例中重度持续哮喘的住院患儿(哮喘组)、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15例经规范化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6个月以上的哮喘缓解期(缓解组)患儿用5%高渗盐水进行超声雾化诱导痰液,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诱导痰中IL-5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诱导痰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同时进行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EOS)计数,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肺部高分辨CT(HRCT)检查,测定肺CT的段及亚段支气管壁厚度/气道外径(T/D)和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面积百分比(WA%)。结果①哮喘组EOS计数为(17.24±12.11)%、IL-5为(25.45±18.05)pg/L;缓解组EOS计数为(3.66±2.13)%、IL-5为(7.33±4.39)pg/L;对照组EOS计数为(1.40±1.27)%、IL-5为(6.49±5.31)pg/L,哮喘组与对照组、哮喘组与缓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②30例哮喘患儿有27例痰液中出现TGF-β1阳性表达,缓解组有2例TGF-β1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中未见有TGF-β1阳性表达。③哮喘组T/D(18.16±2.42)%、WA%(59.25±6.54)%、FEV1%pred(71.82±23.08)%;缓解组T/D(17.17±1.9)%、WA%(56.01±3.91)%、FEV1%pred(96.18±12.8)%;对照组T/D(16.45±2.30)%、WA%(53.91±7.72)%、FEV1%pred(107.46±17.11)%,哮喘组与对照组、哮喘组与缓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气道重塑在儿童哮喘中已经形成;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地调控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经较长疗程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气道重塑部分可以逆转。
- 陈强刘建梅李莉柯江维丁山邹音
- 关键词:哮喘气道重塑转化生长因子Β1高分辨CT
- NF-κB活化阻断剂对盲肠结扎穿刺所致豚鼠急性肺损伤的预防与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NF-κB活化阻断剂是否对盲肠结扎穿刺所致豚鼠急性肺损伤具有防治作用,探讨NF-κB活化阻断剂防治肠源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建立豚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经口给予布洛芬167mg/kg和肌内注射维生素E174mg/kg预防和治疗,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湿重/下重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肺组织NF-κB的活化。结果CLP组动物在6h后开始缓慢出现症状,呼吸急促100~110次/min(正常呼吸80~95次/min),蜷缩,对外界刺激敏感;16h有少量泡沫状分泌物由鼻腔溢出,呼吸变得窘迫,倦怠,卧伏,不喜活动;24h呼吸窘迫十分显著,泡沫状分泌物(带血性)由鼻腔溢出明显增多,呼吸频率为100-140次/min;CLP24h内死亡率可达10%,24-40h死亡数可达30%,40~56h死亡数可达80%。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12h开始明显下降,24h以后有恶化趋势,PaO2持续低于10kP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12h开始降低,24h明显降低。术后24h已经表现出急性肺损伤。肺组织NF-κB表达活跃。动物于2d左右出现大量死亡;给药组动物治疗和预防症状有缓解,预防组的最终死亡率为40%,治疗组为60%,肺组织NF-κB表达程度均较模型组低。结论在肺损伤早期联合应用NF-κB活化阻断剂进行预防,有助于提高ALI的存活率,能减缓肠源性肺损伤的发生和进展,减轻急性肺损伤症状,进而发挥阻止病程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实现的。
- 李守明刘志勇李岚陈霞连惠红汪庆余张淑正邹音吴熙朱绿绮李翠昌
- 关键词:肺损伤败血性
- 先天性小肠闭锁术后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原因探讨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小肠闭锁术后发生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手术切除病变肠管范围。方法对小肠闭锁手术切除小肠标本15例及对照组6例非肠道或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的足月新生儿尸检小肠标本肠壁S-100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c-kit蛋白进行免疫组化研究,观察闭锁两端肠壁肠神经系统(ENS)、平滑肌和肠间质细胞(ICCs)病理改变及其分布范围,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闭锁近端肠壁S-100、α-SMA和c-kit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远离盲端,以上指标呈逐渐增加趋势。在闭锁近端16cm、远端4cm处,三者病变总体趋于正常。结论小肠闭锁两端肠壁与肠动力密切相关的ENS、平滑肌和ICCs均存在病变,是小肠闭锁术后发生肠道动力功能障碍的原因。在患儿小肠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切除闭锁近端肠管16cm以上,而远端切除4cm,可减少或避免术后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发生。
- 牛丽文陶强林智峰邹音邓庆强徐维黄金狮雷斌杨镇
- 关键词:肠闭锁肠神经系统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肾病综合征患儿肾脏纤维化关系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 刘洪傅睿胡宝金邹音柯江维黄玉辉郑卫民饶淑琴齐海峰
- 该项目属医疗卫生领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儿科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为导致中国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肾小管间质损伤在肾病综合征的慢性进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肾脏纤维化
- 小儿肾胚胎瘤综合治疗观察(附42例报告)
- 1992年
- 采用手术加化疗和放疗综合措施治疗肾胚胎瘤患儿42例,使瘤体属高分化组织结构的患儿存活率达90.48%。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初步讨论。
- 章菊明邹大卫陈勇邹音闫秀珊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儿童
- 肾母细胞瘤术前化疗的病理学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肾母细胞瘤病理改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前化疗组59例,一期手术组52例,分析两组病例病理学改变,凋亡指数(AI)、增值指数(PI)及术后存活率的差别。结果术前化疗组凋亡指数(AI11.67±15.44)、坏死率高于一期手术组(AI7.37±4.53),一期手术组增值指数(PI24.99±25.83)高于术前化疗组(PI13.58±16.10)。两组存活率差异不明显,可能与部分病例术后非规律化疗有关。结论术前化疗有利于提高肾母细胞瘤切除率。
- 邹音刘德忠肖强张淑正杨文萍钟华生吴艳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术前化疗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