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德明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瘤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启动子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启动子
  • 2篇基因启动子区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2篇白介素
  • 2篇白介素18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瘤破裂

机构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3篇邵德明
  • 2篇于向东
  • 2篇李云超
  • 2篇邱虹
  • 2篇陈广
  • 2篇阚志生
  • 1篇邱虹
  • 1篇李云超
  • 1篇陈广
  • 1篇于向东

传媒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白介素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病和破裂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白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颅内动脉瘤(IAs)发病和破裂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我院和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98例IAs患者(动脉瘤组)和97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的IL-18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607 C/A(rs1946518)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其中动脉瘤组患者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并分析IL-18基因多态性与IAs发病、破裂的相关关系。结果 -607C/A位点的基因型分布的测量值(171 bp、99 bp、72 bp)与预期值(171 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2,P>0.05),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规律。动脉瘤组-60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因型以CC型最多,其次为AA型和CA型;等位基因以C型多见,动脉瘤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A基因型增加了IAs发生的风险性〔χ2=10.662,P<0.05,OR=0.357,95%CI(0.191,0.669)〕。破裂组-60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未破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因型以CC型多见,其次为AA和CA型;等位基因以C型多见,破裂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A基因型增加了动脉瘤发生破裂的风险性〔χ2=7.286,P<0.05,OR=0.024,95%CI(0.096,0.717)〕。结论 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多态性与IAs的发病和破裂显著相关。
邱虹李云超陈广于向东邵德明阚志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白细胞介素18单核苷酸多态性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破裂组和未破裂组的动脉瘤特征(是否多发、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偏最大似然估计的后退法(LR),入选标准取0.05,排除标准取0.10,以筛选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瘤破裂组和未破裂组患者动脉瘤位置分布(主要为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及动脉瘤大小(瘤径≥7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位置〔前交通动脉瘤,P=0.027,OR=0.096,95%CI(0.012,0.770)〕及动脉瘤大小〔瘤径≥7 mm,P=0.001,OR=0.055,95%CI(0.011,0.285)〕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相关。结论位于前交通动脉及瘤径≥7 mm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云超邱虹陈广于向东邵德明阚志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白介素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和破裂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白介素(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颅内动脉瘤(IAs)发病和破裂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09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和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98例IAs患者(动脉瘤组)及97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其中动脉瘤组患者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DNA直接测序检测入选患者的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观察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分布与IAs发病、破裂的关系。结果动脉瘤组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6,P=0.000;χ2=20.663,P=0.000),其中基因型以GG型最多,其次为GC和CC型,等位基因以G多见;动脉瘤组G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未破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1,P=0.004;χ2=11.125,P=0.001),其中基因型以GG型多见,其次为CC和GC型,等位基因以G型多见;破裂组G等位基因的频率与未破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 SNP与IAs的发病和破裂相关。
陈广李云超邱虹于向东邵德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白介素18多态性单核苷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