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丽梅
- 作品数:20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州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媒体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媒体融合趋势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培养新闻人才的高校新闻教育,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专业实践要充分面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找到良好的对策。地方高校的新闻专业实践必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媒体融合的教学,建立校内校外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努力加强教师的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使地方高校尽快培养出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 邢丽梅
-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 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33
- 2014年
- 大数据时代我国高等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业界快速发展变化的要求,输出的人才难以与用人单位理想对接。教育界的改革势在必行。应在原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模式中加强学生数据素养教育,加强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可视化操作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既要汲取国外新闻教育的先进经验,又要寻找适应我国广播电视编导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以适应业界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 邢丽梅
-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
- 全媒体时代建立在“大数据” “微平台”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教学探讨被引量:15
- 2014年
- 全媒体时代对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做为实践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学科,如何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更好的完成实践教学环节,是我们编导专业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明立足于"大数据""微平台",进行从课程设置到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培养学生全媒体意识,加强学生自媒体的利用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力争寻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以适应业界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 邢丽梅
- 关键词:电视编导高校广播全媒体教学探讨传统新闻
- 地域文化与地方电视媒介——以常州电视台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有着很大影响。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本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多的自信。地方电视台是地域文化重要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地域文化同时影响着地方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地方媒体又对地域文化起着推动作用。在地域文化支撑下建设独具特色的地方品牌栏目是地方电视媒介发展的根本所在。
- 邢丽梅
- 关键词:地域文化电视媒介常州电视台地方媒体地方电视台文化积淀
-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的新媒介传播初探
- 2019年
- 留青竹刻作为传统的手工艺品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是常州三宝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留青竹刻如其他传统民间手工艺一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利用自媒体等新媒介平台保护与传承留青竹刻等传统民间手工艺则成了时下关注的话题。
- 刘思阳邢丽梅吴俊毅
- 关键词:新媒介传承
- “R+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传播研究——基于苏南地区手工艺类非遗传播现状调查被引量:7
- 2017年
- 本文通过对我国苏南地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利用"VR""AR"技术,改变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的传统格局。论文对"VR""AR"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领域进行可行性分析,考察和预测了"R+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全新样态,详细阐述了利用"R+"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存中的"趣味沉浸"式效果设置,多视角、全维度呈现其精细复杂的工艺,以兴趣为入口,从观赏到参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打开一个全新局面,建设完善"多元化"传播平台,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创新发展的美好愿景。
- 邢丽梅缪冬旦
- 关键词:VRAR非物质文化遗产
- 地域文化背景下文化频道的发展策略——以常州电视台为例
- 2014年
- 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凝聚力和导向力,是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产生认同感的主要源泉。文化频道(本文中泛指纪录频道、人文艺术频道、文化公共频道等)的建设一直是媒体人始终不渝的追求。1983年的《活说长江》开辟了文化纪录的先河,1996年起文化栏目的建设已在中央电视台逐步兴起,《见证》《讲述》及2012年开播的《魅力·记录》都在受众中引起不俗的反响。
- 邢丽梅
- 关键词:文化背景公共频道常州电视台电视媒体人文艺术文化栏目
- 立足地方文化 放飞地方电视传媒——基于常州电视媒体文化建设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文化是城市的血脉和灵魂,铸就了城市的历史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地方文化与地方电视传媒相互作用互为依存。地域文化成为地方电视媒体节目发展的生命源泉,地方媒体的发展又促进了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本文主要以常州电视台为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与不足,以寻求地方电视媒体传播地域文化、促进文化建设的最佳路径和方法。
- 邢丽梅
- 关键词:电视传媒地域文化文化建设
- “非遗”从“娱乐体验”到“深度体验”拓展传播研究——基于台湾创意生活传播现状调研被引量:3
- 2018年
- 人类的历史经验,最集中表现为日常生活经验,而"非遗"丰富的文化资源正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下的宝贵财富。台湾生活创意产业深度体验方式将文化产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完成文化美化"生活世界"的理想,为"非遗"创意产业提供可借鉴之路。打造"非遗"创意产业生产性保护有效方式,完成"非遗"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不仅可以适应文化产业经济对"非遗"元素的应用要求,也能更好地使"非遗"成为艺术生活的内容,从根本上推动"非遗"永续传承与传播。
- 邢丽梅
- 关键词:创意生活
- 文化流变背景下的频道专业化研究
- 2008年
- 频道专业化是世界电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近几年来我国电视体制改革的热门话题之一。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标志着大众传播从"广播"转向"窄播",从以"内容为王"的时代向以"受众为王"的时代转化。受众个体化研究成为频道专业化研究的突破口,本文从文化流变下受众的文化价值取向来进行频道专业化研究,希望能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一些启发,对当前的"频道专业化"、"专业频道品牌化"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邢丽梅
- 关键词:文化流变频道专业化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