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锐
- 作品数:85 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未知病变类型脑血管中β-amyloid、α-actin、collagen Ⅳ的含量
- 2006年
- 目的研究未知病变类型脑血管病变的结构特征。方法通过刚果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未知病变类型脑血管病变的β-amyloid、α-actin、collagenⅣ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未知病变类型脑血管壁α-actin、collagenⅣ呈少量阳性染色,与正常脑血管存在显著差异(P<0.05);β-amyloid染色呈阴性,与正常脑血管无差异(P>0.05)。病变血管壁中上述三种蛋白的表达特点与脑血管淀粉样变(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及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不同。结论未知病变类型脑血管病变具有不同于CAA的病变特征。
- 张珉官大威赵锐胡更奕韩阳侯震寰单亚明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 冠状动脉肌桥与心源性猝死被引量:9
- 2010年
- 冠状动脉肌桥也称冠脉肌桥或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分布走行的发育畸形,为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外膜下的心肌层内。这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分布走行的发育畸形可以引起猝死,在尸体解剖中也较为常见。本文对冠脉肌桥的形态学特点、临床影像学与心电图改变、猝死机制以及法医学鉴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官大威赵锐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冠状动脉肌桥心源性猝死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破裂死亡1例被引量:2
- 2005年
- 官大威李如波赵锐韩阳侯震寰胡更奕汪德文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法医鉴定学
- MicroRNA在皮肤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前景
- 2021年
- 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学实践中的主要工作之一,但准确推断损伤时间一直是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难题和研究热点。研究证明,微RNA(microRNA,miRNA)参与皮肤损伤修复的整个过程,由于miRNA的特性优势,有望成为推断皮肤损伤时间的生物学指标。本文综述了miRNA的基本生物学功能、特性、皮肤损伤时间推断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miRNA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和研究前景。
- 程剑索胧胧王林林赵锐官大威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损伤时间推断皮肤微RNA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药物过敏导致死亡1例被引量:3
- 2011年
-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男,50岁,某日因头晕、恶心到医院就诊。经检查,予以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后好转。第二天,患者到个体诊所要求继续治疗,医生先后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0mL、红花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
- 马文翔官大威李如波赵锐任鹏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心肌梗死过敏反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
- FAK-ERK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细胞内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protein kinase,ERK)均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二者在信号从表面受体转导至细胞核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当受到细胞外刺激时,FAK被激活而发生磷酸化,磷酸化的FAK激活下游的ERK,通过ERK改变细胞行为。这样,FAK-ERK信号传导因子就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应激、凋亡和恶变等多种生物学反应。本文对FAK-ERK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组织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组织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 于天水官大威程子惠赵锐张新安张曙光朱瑞霞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在砷诱导的人类HaCaT细胞抗氧化反应和细胞毒性中作用的研究
- 前言: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环境毒物,可以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包括无机砷和有机砷。人类砷暴露主要是饮用含砷的地下水源或者医用含砷药物导致。砷是法医学实践中经常涉及的一种毒物,由于急性砷中毒的症状不明显或慢性砷中...
- 赵锐
- 关键词:HACAT细胞细胞毒性急性砷中毒KEAP1皮肤角化
- 一种基于影像组学的硬膜外血肿形成时间推断模型及建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影像组学的硬膜外血肿形成时间推断模型及建模方法,属于法医学和影像学技术领域。通过对硬膜外血肿12小时以内CT资料进行分析,利用Lasso逻辑回归筛选关键特征,应用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硬膜外出血时间预测模型...
- 赵锐吴明哲孙洪赞李晨官大威王林林王鹏飞张富源王子威
- 皮肤烧伤愈合过程中磷酸化JNK的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烧伤后人皮肤磷酸化JNK(p-JNK)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烧伤后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取12例烧伤后住院植皮患者的烧伤周边区皮肤为烧伤周边皮肤组;另取正常皮肤12例为正常皮肤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HE染色检测p-JNK在皮肤烧伤周边区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有p-JNK阳性着色,阳性细胞率为(8.8±1.3)%。在烧伤周边皮肤组中,p-JNK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和部分炎症细胞中,阳性细胞率上升至(31.2±3.3)%,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烧伤后人皮肤p-JNK的变化可能与创面愈合有关。
- 熊昌艳官大威刘志会甄博赵锐朱宝利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烧伤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伤口愈合
- 高浓度散装白酒敷银屑病患处致乙醇中毒死亡1例
- 2018年
-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女,36岁,患银屑病(牛皮癣)13年,因病情加重于某日10时许在家属陪同下至非法行医者刘某家中寻求治疗。刘某用高浓度散装白酒擦拭患者全身,并将白酒浇于棉花上敷于皮肤患处,再用塑料保鲜膜包裹。当晚至次日上午患者处于嗜睡和昏迷状态。次日13:30,家属发现患者脉搏消失,拨打"120"急救电话,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 尤家斌王兴昆赵锐朱宝利王鹏飞张喜轩张国华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乙醇中毒非法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