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钰
- 作品数:20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治疗方案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16年
- 比较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BD方案)和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TD方案)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择50例老年MM患者随机分为BD组(25例)和TD组(25例),分别接受BD方案治疗和TD方案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治疗后,BD组和TD组的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β_2微球蛋白、M蛋白、骨髓瘤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BD组的血清肌酐和骨髓瘤细胞比例均低于治疗后TD组水平(P<0.05)。BD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明显高于TD组的52%(P<0.05)。BD治疗组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乏力、外周神经病变,TD组不良反应包括便秘、皮疹、头晕,该7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方案在老年MM治疗中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徐昕徐茂忠戴秋新赵钰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沙利度胺
- 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19例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血液科2007-07/2009-06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19例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8.95%(15/19)。结论:伏立康唑对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 赵钰徐昕徐茂忠
- 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戴秋新徐昕孟文俊杨建刚徐茂忠赵钰
- 关键词:环孢素A康力龙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我院2011~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我院2011-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实施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进行鉴别和耐药性分析工作,分离共计696菌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分泌物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病区分布依次是ICU、呼吸内科和血液科、干部保健科、神经内外科等。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42.80%;其次为阿米卡星耐药率49.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结果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96株,其中痰液576株(82.8%)占比最高,伤口分泌物62株(8.9%),血培养27株(3.9%)。耐药情况: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43.6%,阿米卡星其次,耐药率为50.3%;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已出现大量多重耐药菌株及少数泛耐药菌株。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见于ICU、呼吸内科病房等,对常见抗菌药物已产生多药耐药性;应警惕并重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赵钰金花徐昕蔡颖赵茹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医院感染
- 血浆淋巴细胞置换术联合VAD方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研究血浆淋巴细胞置换术联合VAD方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每周行1~2次血浆淋巴细胞置换术,1~3次为一个疗程,随后采用VAD方案化疗.结果 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球蛋白(GLB)分别下降45.1±15.3 mm/h 和 17.2±7.3 g/L,患者卡氏评分(KPS)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血浆淋巴细胞置换术能迅速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VAD方案化疗疗效.
- 徐昕戴秋新徐茂忠赵钰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浆置换术化疗
- 美罗华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徐昕徐茂忠赵钰戴秋新孟文俊
- 关键词: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美罗华疗效观察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难治性ITP皮肤黏膜出血
- 血细胞单采去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观察血细胞单采去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38例骨髓增殖性疾病进行血细胞单采去除术每周1~2次,同时给予羟基脲化疗,结果 经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由(251.42±200.67)×10^9降至(100.31±31.28)×10^9,原性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小板由(1527.3±243.5)×10^9降至(452.1±156.3)×10^-9,真性红细增多症(PV)患者血红蛋白由(231.5±35.6)g/L降至(152.2±19.1)g/L,同时患者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 血细胞单采去除术联合化疗可迅速减轻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 徐昕赵钰戴秋新徐茂忠孟文俊
-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化疗
- CETD-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CETD-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5例行CETD-T方案化疗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CETD-T方案为环磷酰胺0.2 g qd,鬼臼乙叉甙100 mg qd,吡柔比星10 mg qd,地塞米松10 mg qd,以上药物均在第1~4天连续静脉滴注维持96 h,沙利度胺100 mg^200 mg/d,每晚顿服。4周为一个疗程,至少连续接受2个疗程化疗后评定疗效。结果 25例患者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占12.0%(3/25),部分缓解52.0%(13/25),疾病稳定24.0%(6/25),疾病进展12.0%(3/25),总有效率64.0%(16/25)。结论 CETD-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有效、能耐受的挽救性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徐茂忠徐昕赵钰秦茹娟
- 关键词:吡柔比星沙利度胺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 D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及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DVd(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及MP(马法兰、泼尼松)方案进行化疗,每月1个疗程(4d)。4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45.0%(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IgA及IgG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D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优于MP方案。
- 戴秋新徐昕徐茂忠赵钰孟文俊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化学治疗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分析
- 2009年
- 徐茂忠徐昕赵钰秦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