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成像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29例患者进行了MRI、X线平片检查,并对坏死的股骨头进行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分析MRI上的信号改变。结果29例共35个股骨头经MRI检查均为异常影像,表现为松质骨内T1加权图像上出现信号减低区、信号不均匀,关节周周软组织未见异常信号改变。结论MRI检查是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的较好方法之一,并可判断病理进程及指导治疗。
- 赵维龙刘彩侠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股骨头坏死
- 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被引量:7
- 2003年
- 自1989年至1993年,我科对65例踝部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及其效果报告如下.
- 赵维龙冯克亮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脱位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
- 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行PVP治疗,术后3 d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术前平均VAS评分为(6.9±2.3)分,术后3 d为(2.1±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DL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脊柱转移瘤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 崔明海赵维龙薛楠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脊柱肿瘤转移瘤
- 经射频导管消融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和心耳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 目的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和左、右心耳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少见。报告经射频导管消融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房速10例和左、右心耳部房速各3例的结果。方法16例,年龄12~55岁。均有心悸及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体表心电图或
- 王祖禄梁延春韩雅玲梁明赵宁张大鹏赵维龙杜丹
- 文献传递
- 应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经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
- 目的探讨应用CARTO系统引导经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方法患者28例,6~75岁,男性23例,女性5例。26例表现为持续性室速,12例曾伴晕厥;1例为
- 王祖禄梁延春韩雅玲梁明杜丹张大鹏赵宁赵维龙
- 文献传递
- 应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经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
- 目的探讨应用CARTO系统引导经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速。方法28例,6~75岁,23例男性,5例女性。26例表现为持续性室速,12例曾伴晕厥;1例为频发多形室早伴晕厥;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复发作多形性...
- 王祖禄梁延春韩雅玲梁明杜丹张大鹏赵宁赵维龙
- 文献传递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2001年12月至2007年8月我科住院患者中发现9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经保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赵维龙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保守治疗疗效满意
- 滑膜软骨瘤16例临床特点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7年我院收治的16例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病灶位于膝关节8例、髋关节4例、肩关节4例(其中2例为双侧肩关节对称性发病);X线平片均见关节周围有软组织肿大阴影、圆形或斑点状钙化以及骨端骨质缺损和骨关节炎征象;术中见病变可限于滑膜内亦可累及关节腔、滑膜表面,病变游离体的大小及数目不等,且大块游离体易被分成许多小块;显微镜下见游离体由许多软骨小结节"堆砌"而成,小结节周围包绕纤维组织。结论:滑膜软骨瘤病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软骨骨关节疾病,其诊断主要依据X线表现,确诊则需依据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治疗以手术为主,且效果好。
- 赵维龙
- 关键词:滑膜软骨瘤病
- 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时组织爆裂导致急性心脏压塞三例
- 目的报道3例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房颤)时组织爆裂导致急性心脏压塞。方法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4~69岁,阵发性房颤病史1~14年,其中1例为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患者。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如下:1例患者非...
- 杜丹王祖禄梁延春韩雅铃赵宁张大鹏赵维龙梁明
- 文献传递
- 关节假体置入后松动与假体材料磨损颗粒
- 2009年
-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原因除了假体设计、手术技术、假体微动等力学因素外,还存在假体材料及其产生的磨损颗粒等生物学因素。目前认为假体磨损产生的磨损颗粒诱发假体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并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是人工关节晚期松动的主要原因。针对磨损微粒引起的生物反应,许多学者希望能通过药物阻止其中的某一环节,以减少溶骨和假体松动的发生。已证实二膦酸盐能抑制骨吸收,并在骨质疏松症和Paget病的治疗中取得成效。此外,非类固醇抗炎药具有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可明显阻止巨噬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从而有可能抑制巨噬细胞介导的骨溶解。
- 赵维龙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