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制定阿哌沙班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规范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国内外阿哌沙班相关的临床指南及权威文献,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形成“标准”。回顾性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阿哌沙班的住院患者病例,根据“标准”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相互作用、桥接转换等进行分析。结果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后,对最终纳入的11篇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标准”。纳入完整病例815份,用药合理率69.69%(568/815),使用科室主要集中在骨科(688/815,84.42%)。不合理病例数共计247例,按频数进行统计,实际发生频数共计259次,包括不适宜的超说明书用药96次(37.07%),给药频次不合理87次(33.59%),给药剂量不合理28次(10.81%),存在禁忌的药物相互作用31次(11.97%),给药时机不合理7次(2.70%),抗凝转换不合理6次(2.32%),禁忌证用药4次(1.54%)。结论住院患者阿哌沙班的临床使用现状与“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集中在不适宜的超说明书用药、给药频次和给药剂量不合理。临床药师应及时关注阿哌沙班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指南的更新,积极参与药物管理,进一步规范阿哌沙班的临床应用。
伏立康唑是目前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一线用药,该药既是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proteins,CYP)2C9、2C19、3A4的底物也是其抑制剂,临床上与许多药物存在相互作用;而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CYP2C19基因多态性、性别、年龄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因此临床使用伏立康唑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本文通过对1例曲霉菌中枢感染患儿应用伏立康唑的监测与干预,探讨临床药师基于治疗药物监测在识别药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