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慧
-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使用频域相干断层扫描仪分析青年近视患者黄斑厚度的相关因素
- 目的:使用频域相干断层扫描仪探讨青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性别、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眼内压的关系.方法:共133例青年近视患者参与本研究,年龄18-30岁.使用频域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同时对所有患...
- 赵明慧吴强胡萍贾丽丽
-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4~9岁儿童眼轴长度调查
- 2023年
- 目的分析4~9岁中国儿童眼轴长度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了解我国儿童眼轴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横断面研究。共有1558名来自4所小学和8所幼儿园的4~9岁中国儿童被纳入研究。测量每个孩子的眼轴长度。结果除了6~7岁组和9~10岁组的男性儿童外,其余各组儿童左右眼眼轴长度没有显著差异,左右眼眼轴长度高度相关。男女儿童眼轴长度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在各个年龄组,男女儿童眼轴长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7岁之间,男性儿童平均每年增加眼轴长度0.24 mm,女性儿童平均每年增加眼轴长度0.18 mm;在7~9岁之间,男性儿童平均每年增加眼轴长度0.36 mm,女性儿童平均每年增加眼轴长度0.51 mm。4~9岁之间,男性儿童眼轴长度增加了1.41 mm,女性儿童眼轴长度增加了1.46 mm。在任何年龄段,女性儿童眼轴长度始终比男性儿童短。结论左右眼的眼轴长度具有可比性,并且高度相关。眼轴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在所有年龄段,男性儿童眼轴长度都比女性儿童长。7岁前女性儿童眼轴平均年增长量低于男性儿童。7岁后,女性儿童眼轴平均年增长量反而大于男性儿童。
- 赵明慧赵明慧胡颖华焱军
- 关键词:儿童眼轴长度年龄性别
- 角膜厚度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进展被引量:20
- 2008年
-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角膜厚度在青光眼诊断治疗中的地位不断突出以及近年来屈光手术的蓬勃发展,角膜厚度测量日益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测量仪器不断推陈出新,测量结果亦更合理准确。目前可用于角膜厚度测量的仪器很多,本文就当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测量仪器的特点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 赵明慧邹俊
- 关键词:角膜厚度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干眼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评估不同危险因素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干眼发生中的作用,为术后干眼发生的预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记录93例(98只眼)术前无干眼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常见的全身疾病,并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相关眼部检查,包括睑板腺功能检查、BUT、Schirmer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等,对检查结果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44例47只眼(48%)白内障术后确诊为干眼,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睑脂粘度(OR=2.670,P=0.025)和结膜松弛(OR=4.537,P=0.004)是白内障术后干眼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OR=3.778,P=0.037)、高血脂(OR=11.645,P=0.023)、睑板腺分泌物(OR=5.660,P=0.025)及睑脂粘度(OR=2.881,P=0.018)是BUT值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睑脂粘度与角膜染色呈正相关(F=79.282,P<0.001)。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发生与全身及局部多种因素相关,术前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可有助于术后干眼发生的预测并提前进行综合干预治疗。
- 赖忠燕胡萍贾丽丽吴强赵明慧高凤娟
- 关键词: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干眼
- 改良的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分离的临床观察
- 目的:评价改良的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外伤性睫状体分离患者采用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术前通过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确定...
- 陆斌方健赵明慧杜新华
- 关键词:房角镜
- 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评估被引量:3
- 2006年
- 前列腺素(PG)类药物,尤其是前列腺素F2α(PGF2α)是目前认为最具潜力和最有效的局用抗青光眼药物,其降眼压(IOP)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葡萄膜-巩膜途径而非经典的小梁网途径的房水引流来实现,同时其具有良好的夜间降IOP作用,能减少IOP的昼夜波动,减轻IOP波动对视野和视神经的损害。本文就其代表药物的特点加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赵明慧邹俊
- 关键词:青光眼前列腺素类药物眼压
- 青年近视患者黄斑厚度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青年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性别、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的关系。方法青年近视患者131例参与本研究,年龄18~30岁。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仪的快速黄斑扫描程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行6条夹角30°、长6mm的放射状扫描,测量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同时对所有患者行综合验光检查及A超眼轴测量检查。结果黄斑中心区域视网膜厚度最薄,为(191.1±15.3)μm,黄斑内环区域中颞侧象限厚度最薄,为(264.4±14.5)μm,鼻侧象限最厚,为(280.7±15.1)μm;外环区域中下方象限厚度最薄,为(221.6±12.7)μm,鼻侧象限最厚,为(254.3±13.4)μm。女性患者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值均低于男性(均为P〈0.01)。黄斑中心区域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4.6,P〈0.01),与等效球镜呈负相关(r=-1.0,P〈0.05)。黄斑内环区域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及等效球镜度数均无相关性(r=-1.2,P=0.41;r=0.6,P=0.08)。黄斑外环区域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1,P〈0.01),与等效球镜度数呈正相关(r=1.2,P〈0.01)。结论青年女性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均小于男性。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和眼轴的延长,黄斑中心区域视网膜厚度增厚,而黄斑外环区域视网膜厚度变薄。
- 赵明慧贾丽丽胡萍吴强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黄斑厚度近视等效球镜眼轴长度
- 肝素表面修饰的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比较肝素表面修饰的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和非肝素表面修饰的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在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后的前房炎症反应。方法29例(29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者分为A组和B组:A组(15例)植入非肝素表面修饰的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B组(14例)植入肝素表面修饰的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于术后1d、7d、1月及3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d两组的房水闪光值和细胞计数均显著上升,术后7d下降明显,其后逐渐下降,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间房水闪光值和细胞计数在术后1d和第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月、3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表面修饰的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可改善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较非肝素表面修饰者更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尤其有利于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术后早期阶段的视力康复。
- 赵明慧邹俊王文清
- 关键词:晶状体炎症反应亲水性丙烯酸酯青光眼
- Moria M2 90一次性微型板层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的临床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Moria M2 90一次性微型板层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的可预测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共入选104例(208只眼)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参加此研究。术中使用Moria M2 90一次性微型板层角膜刀制作角膜瓣,所有患者均使用全新刀头,先右眼制瓣,然后左眼制瓣。制瓣前及制瓣后均使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术眼中央角膜厚度,同时测量角膜瓣直径及蒂长。结果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13.26±12.12)μm,其中右眼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21.42±12.08)μm,左眼平均角膜瓣厚度为(107.24±12.24)μm,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右眼平均角膜瓣直径(9.46±0.15)mm,平均蒂长(5.16±0.25)mm;左眼平均角膜瓣直径(9.39±0.19)mm,平均蒂长(5.09±0.24)mm,两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8和P=0.95)。角膜瓣厚度与患者年龄,术前屈光度,术前角膜曲率及角膜直径均无明显相关性(分别P=0.56,P=0.50,P=0.19,P=0.42),与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呈正相关性(r=0.448,P<0.01)。结论 Moria M2 90一次性微型板层角膜刀制作角膜瓣预测性良好,角膜瓣厚度与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呈正相关性。
- 赵明慧贾丽丽胡萍吴强
- 关键词:角膜瓣厚度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超声角膜测厚仪
- 薄瓣LASIK术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薄瓣LASIK术后6mo内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及屈光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计追踪观察158例302眼近视眼行LASIK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d;1wk;1,3,6mo时CCT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预计激光角膜切削值、术中手术光区的大小,术后预计屈光度以及实际屈光度的改变等。结果:术前平均CCT为531.6±24.3μm。术后第1d平均CCT迅速下降,术后1wk平均CCT继续下降,1mo后角膜厚度开始增厚。术前和术后第1dCCT差值与预计激光角膜切削值呈强相关性(r=0.916,P<0.01)。术后6mo和术后1d时CCT的差值,即6mo内CCT的增厚值与患者年龄、术眼屈光度和术中手术光区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0.180,P=0.026;r=-0.187,P<0.01;r=-0.171,P=0.137)。术后6mo时,实测平均等效球镜与术前预期值接近(术前等效球镜预期值平均为0.34±0.30D)。所有病例随访6mo,无1例发生屈光回退,6mo时裸眼视力均≥0.8,平均视力为1.3±0.2。结论:薄瓣LASIK术后CCT和屈光状态的稳定大约需要6mo时间。术后6mo内CCT增厚值与术前患者年龄、屈光度及术中手术光区大小均呈显著负相关性。术后6mo时实测平均等效球镜值与术前预期值接近。薄瓣LASIK手术治疗近视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 赵明慧邹俊胡萍吴强
- 关键词:角膜厚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