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竹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验性豚鼠布鲁氏菌病肝脏的超微病理观察
- 1999年
- 黄星赵华竹高如常刘永德段玉梅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超微结构病理
- 某部队弓形虫病感染调查报告
- 1993年
- 为调查部队人群对弓形虫病(或称弓形体病)的感染情况,作者抽查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某部队17个单位1094人进行了本病感染调查,现报告如下。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在某部队17个单位,当年入伍的新兵,1年以上的老兵和干部,年龄18~29岁。二、调查方法血清学检查系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先定性试验,以≥1∶64为阳性诊断标准,阳性者再行定量试验。试剂使用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的致敏红细胞、稀释液及阴性、阳性对照血清。
- 朱联国王德信史有林晁招相方菊花金根源黄星赵华竹张建民陈兴海
- 关键词:弓形体病
- 四种弓形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本研究应用弓形虫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及间接血凝抑制试验(IHA)四种方法,分别检测了同一批人血清(150份)。结果表明:(1)四种方法中以Dot—ELISA最为敏感,血清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9.3%;IFA次之为11.3%;ELISA为8.69%;IHA最低仅为6.66%。(2)Dot—ELISA明显优于常规EI,ISA、IHA、IFA,具有敏感、特异、简便、经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黄星赵华竹刘惠君任德坤高如常王忠马苏乾
- 关键词:弓形体病血清诊断
- 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及不同职业人群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测定被引量:1
- 1992年
- 为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弓形虫感染情况,我们使用PPA-ELISA法检测新疆20~40岁年龄组的三个少数民族及不同职业人群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的分布情况,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我们以随机抽样法检查了新疆20~40岁年龄组的哈萨克、维吾尔。
- 金根源史丕格杨忠礼黄星任德坤赵华竹
- 关键词:弓形体循环抗原
- 新疆首例人弓形体病的确诊及其病原鉴定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报告在1991年1月对新疆首例弓形体病人的确诊及病原鉴定结果。患者为昌吉农村一名10岁女孩、临床表现发烧、咽痛,有关节痛史、体检有淋巴结和肝脏肿大等症;有长期与猫接触史,弓形体间接血凝试验(IHA)抗体效价为1∶1024^(+++)。取血以小鼠传代作病原分离,得1株弓形体(新弓_(4-1991),故确诊为弓形体病患者。
- 金根源黄星赵华竹任德坤程风清史丕裕王涛王书琴王恩甫白克重
- 关键词:弓形体病弓形体确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兽衣原体感染调查及病原体分离报告被引量:5
- 1993年
- 衣原体属中的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疾病只限于人和人的接触传染。而鹦鹉热衣原体则是人兽共患病,禽、兽得病后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人。新疆是我国重要畜牧业基地,牲畜数量多,分市广。农区和城镇部分人群除饲养自留畜外还爱好饲养家禽及鸽子。因此。
- 金根源黄星赵华竹任德坤王忠闫守敦史丕裕封嵩年
- 关键词:病原体
- 新疆弓形虫人株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使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及透射技术对从新疆人体中分离出的弓形虫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本株弓形虫外形较宽,虫体内含有较多的致密颗粒,其他结构基本同国内常见的弓形虫。
- 金根源任德坤黄星赵华竹刘永德
- 关键词:弓形虫超微结构
- 1990~2000年新疆弓形虫病研究回顾被引量:1
- 2001年
- 黄星张光明赵华竹
- 关键词:弓形虫病流行病学
- 新疆弓形虫病1996~2000年监测被引量:5
- 2003年
- 黄星庞秀惠颉海霞王小燕李睿赵华竹高如昌李定一王勇
- 关键词:弓形虫病流行病学
- 新疆地区衣原体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 1993年
- 作者等于1989~1991年对新疆塔城、额敏、托里、塔城种牛场、呼图壁、库尔勒等地的人群及动物的衣原体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查人520例,血清阳性95例,感染率为18.27%;各类动物899头(只),血清阳性67份,阳性率为7.45%。不同地区及职业人群间感染率有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间也有一些差异,但无规律性。不同动物的感染率也有一定差异。
- 金根源任德坤黄星赵华竹闫守敦史丕裕
- 关键词:衣原体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