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挺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栓塞治疗已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已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已破裂后交通动脉瘤患者资料回顾分析,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栓塞,获100%栓塞35个(47.9%),95%栓塞24个(32.9%),90%栓塞13个(17.8%),80%栓塞1个(1.4%),发生并发症6例(8.2%),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病例(0.0%)。结论:已破裂后交通动脉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赖挺刘俊杨辉周政李正杨
-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栓塞后交通动脉瘤
- caveola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caveola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取培养第3代VSMCs培养皿中培养。干扰组细胞加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βCD)(5 mmol/L,DMEM配置)作用2 h;对照组加入与MβCD等量的DMEM作用2 h后以DMEM冲洗3次后正常培养48 h。采集细胞进行RT-PCR检测Caveolin-1、pSmad2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aveolin-1、pSmad2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veolin-1、TGF-β受体1(TGF-βR1)在细胞中的表达分布,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Caveolin-1在MβCD干扰后,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并且以细胞膜和细胞质高表达为主;而Smad2在MβCD干扰后,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TβR-1在MβCD干扰后细胞内表达增加。CCK-8检测结果显示,MβCD干扰后,VSMCs增殖被显著抑制(P<0.01)。结论破坏caveolae结构后可以抑制VSMCs的增殖,其可能的机制是caveolae被破坏后,TGF-β/Smad信号通路增强,不能抑制Smad2磷酸化和下游的信号转导,从而达到抑制VSMCs的增殖的作用。
- 李正杨周政杨辉刘俊赖挺安家印雷雪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小窝转化生长因子
- 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已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在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过程中的操控性、相关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60例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结果所有60枚支架顺利释放到位。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获100%栓塞34个,95.0%栓塞11个,90.0%栓塞14个,80.0%栓塞1个。术中出现血管痉挛4例,动脉瘤破例3例,血栓形成1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死亡2例,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术前(Hunt-Hess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获影像学随访23例,其中DSA随访19例,1例出现支架内血管狭窄,均无动脉瘤复发。结论使用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已破裂颅内动脉瘤具有操作性良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术者娴熟的技术、对手术时机的准确把握和对介入材料的正确选择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 赖挺刘俊杨辉周政李正杨
- 关键词:微弹簧圈血管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