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现文 作品数:8 被引量:24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栽培方式与免耕对杂交稻Ⅱ优498灌浆期根系衰老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翻免耕条件下根系衰老状况以及籽粒灌浆特性。【方法】以重穗型杂交稻Ⅱ优498为试验材料,测量根系伤流量并用原状土柱法挖根考察根干重,用Richard方程拟合宽窄行栽培、三角形强化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的籽粒灌浆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翻耕稻相比,免耕稻根量较小,但灌浆前、中期根系活力要高于前者,灌浆后期根系活力急剧降低,维持根系功能的能力较差,产量较低。三角形强化栽培根系功能较其余栽培方式有显著优势,但其对免耕适应性较差,而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与免耕互作可以促进二者在免耕条件下的根系活力。栽培方式与免耕对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甚至改变灌浆类型。宽窄行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在免耕条件下为同步灌浆型,而在翻耕条件下则为异步灌浆型,三角形强化栽培灌浆类型则相反。总体而言,籽粒中期灌浆速度远大于前期和后期,虽然灌浆持续时间较短,但仍然对籽粒灌浆做出主要贡献。【结论】栽培方式和免耕对杂交稻Ⅱ优498根系衰老和籽粒灌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从根系角度看,宽窄行栽培和抛秧栽培更适合免耕条件,而三角形强化栽培在翻耕条件下更有利于其优势的发挥。由于四川盆地自然条件因素限制,Ⅱ优498弱势粒并未充分灌浆,尤其是免耕抛秧栽培以及翻耕三角形强化栽培。 杨志远 孙永健 徐徽 秦俭 贾现文 马均关键词:免耕 栽培方式 灌浆特性 强势粒 弱势粒 移栽秧龄对机插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4年 为探明中、迟熟型杂交稻品种在不同机插秧龄条件下的适应性及品种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差异,研究了不同移栽秧龄对机插中、迟熟杂交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1 d适龄移栽杂交稻的产量、各生育时期的群体茎蘖数、分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抽穗后剑叶光合、群体透光、抽穗期的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有效叶面积率以及高效叶面积率显著大于迟栽处理。品种选择上,迟熟杂交稻品种无论在产量还是在各群体指标方面均优于中熟品种,尤其是迟熟型中F优498分蘖力中等,株型好,这些特征改善了机插条件下杂交稻群体光合生产和通风透光状况,穗型大且穗粒数较多,茎蘖成穗率较高,秧龄弹性较大,可适当延长秧龄到28 d也能保持较高产量。中熟型中辐优838虽然穗数多,但其穗粒数限制了产量的增加,且其分蘖力过强,导致无效分蘖过多,对机插产量的发挥造成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为生产中选择机插适栽秧龄及高产杂交稻品种提供参考。 贾现文 朱起超 杨志远 孙永健 郭翔 石勇 马均关键词:农作物 移栽 秧龄 机插 杂交稻 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4 2011年 在高产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以杂交稻冈优527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W1)、"湿润灌溉(前期)+浅水灌溉(孕穗期)+干湿交替灌溉(抽穗至成熟期)"(W2)和"旱种"(W3)3种灌水及不同的氮肥运筹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的累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水氮互作条件下各生育期氮、磷、钾间的吸收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抽穗期氮、磷、钾的累积与各养分在结实期转运总量间,以及结实期各养分转运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氮、钾在抽穗前期的累积对促进结实期各养分向籽粒的转运和提高产量影响显著,但氮肥后移比例过重(N4处理)及W3处理均会导致结实期叶片和茎鞘各养分转运总量的显著降低,氮、磷、钾降幅分别达2.73%~18.00%、8.03%~19.70%、6.52%~17.02%。据产量及其与养分吸收、转运间关系的表现,W1模式下氮肥后移量以占总施氮量的40%~60%为宜,W2模式与氮肥运筹方式为基肥:蘖肥:孕穗肥(倒四、二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3:3:4组合是本试验最佳的水氮耦合运筹模式,W3模式下,应减少氮肥的后移量,氮肥后移量占总施氮量的20%~40%为宜。 孙永健 孙园园 刘树金 杨志远 程洪彪 贾现文 马均关键词:水稻 水分管理 氮肥运筹 养分吸收 机械旱直播方式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被引量:56 2014年 为了明确机械旱直播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形成机制,以杂交籼稻(F优498)和常规粳稻(徐稻4号)为试材,通过一次浅旋耕机械旱直播(B1)、"调墒、两旋"机械旱直播(B2)2种机械旱直播处理,并以人工撒播(B3)处理为对照,研究其对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品种与直播处理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结实期剑叶净光合速率与保护酶活性、根系伤流强度、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不同直播处理下,F优498在产量及生长发育特性各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徐稻4号。与B3相比,同一品种下机械旱直播各处理均能优化群体茎蘖数,提高成穗率,保证齐穗期适宜的LAI,提高了高效叶面积率,并有利于提高结实期群体光合产物的积累、剑叶净光合速率与保护酶活性、根系伤流量及茎秆抗倒伏能力,并在保证一定数量有效穗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是机械旱直播水稻高产的重要原因。不同机械旱直播处理下,B2比B1处理能进一步提高机直播水稻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并延缓LAI的衰减、增强根系活力及茎秆的抗倒能力,提高了结实率及千粒质量,最终促进了产量的提高,为最佳的机械旱直播方式。 孙永健 郑洪帧 徐徽 杨志远 贾现文 程洪彪 马均关键词:农业机械 农作物 水稻 直播 栽培方式 氮肥运筹和栽培方式对杂交籼稻Ⅱ优498结实期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2011年 以杂交籼稻Ⅱ优498为材料,在温江和汉源两种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宽窄行、三角形、扩行减株稀植和抛秧4种栽培方式水稻结实期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穗肥施用比例的增加,结实期冠层透光特性得到改善,抽穗期茎鞘干重、高效叶面积率和有效叶面积率等群体质量指标得到提高,抽穗后叶面积指数(LAI)和呼吸占群体光合的相对比例(CR/TCAP)有所降低,而群体光合速率(CAP)在两地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温光条件较差的温江点表现为先升后降,而温光条件较好的汉源点则呈下降趋势。当氮肥运筹为6:3:1时,宽窄行和三角形栽培有利于改善冠层透光特性和群体质量,CAP升高的同时结实中后期CR/TCAP增幅减小,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当氮肥运筹比例为5:2:3时,扩行减株稀植栽培透光性能和群体质量的增幅最大,CAP升高的同时CR/TCAP并未增加甚至有所减少,群体光合生产能力高于其他栽培方式;当氮肥运筹比例为4:1:5时,抛秧栽培在温江点有利于改善群体质量和增加光能截获,结实中后期CAP显著提高的同时CR/TCAP降低,群体光合生产优势明显,但温光条件改善后此优势并无体现。因此,提高水稻群体光合生产能力需结合当地温光条件并针对栽培方式采用适宜的氮肥管理措施。 李旭毅 孙永健 程宏彪 郑洪帧 杨志远 贾现文 刘树金 胡蓉 马均关键词:栽培方式 氮肥运筹 冠层特性 不同栽培方式对免耕水稻茎鞘物质积累转运与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2013年 以杂交稻Ⅱ优498为试验材料,研究宽窄行栽培、三角形强化栽培、宽行窄株栽培以及抛秧栽培对免耕栽培水稻物质积累转运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同时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免耕栽培水稻抽穗前物质积累及茎鞘物质输出率与翻耕栽培水稻差异不显著,但抽穗后光合生产能力显著低于翻耕栽培水稻,使得免耕栽培水稻平均产量极显著低于翻耕栽培水稻。翻耕条件下,三角形强化栽培产量优势显著,第5节间倒伏指数较小。免耕条件下,宽窄行栽培与免耕互作不但促进了抽穗后光合生产,显著提高产量,还极大地降低植株基部倒伏风险,是各种栽培方式中对免耕适应性最佳的。本研究中,水稻植株从穗下第5节(N5)发生倒伏的可能性最高,而茎鞘各物理性状中,仅N4扁平率和N5长度既与N5倒伏指数显著相关又受栽培措施显著影响,因此,缩短N5长度,减小N4扁平率成为栽培措施增强植株抗倒伏性的切入点。无论翻耕栽培或免耕栽培,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均与N5倒伏指数显著负相关,产量的提高并没有显著增加植株倒伏风险,相反,在翻耕条件下,产量提高有助于降低水稻植株从基部发生倒伏的风险。 杨志远 孙永健 徐徽 秦俭 贾现文 马均关键词:水稻 栽培方式 免耕 抗倒伏 不同磷钾用量对杂交水稻渝香203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不同的磷钾肥用量处理对优质杂交稻渝香203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N量固定在150kg/hm2时,施P 75 kg/hm2、施K 45或90 kg/hm2的处理光合产物积累量大,物质生产能力较强,茎鞘物质转换率较高,转运量多,产量高;施用P 75 kg/hm2、K 9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肥料贡献率和农学利用率较高,单位施肥量增加水稻产量的能力较强。在施N量固定在150 kg/hm2时,施P量大于75 kg/hm2或施K量大于90 kg/hm2不利于后期茎鞘物质的转运和产量的提高。 贾现文 马均 石勇 许远明 熊洪关键词:杂交水稻 不同秧龄对机插中、迟熟杂交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以中熟杂交稻品种川香3号和辐优838、迟熟杂交稻品种F优498和冈优725为材料,研究21d、28d和35d秧龄对杂交稻秧苗素质、机插质量、群体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钵形毯状秧盘育秧中,... 贾现文关键词:秧龄 机插秧 穗部性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