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嘉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甘蔗
  • 3篇石斛
  • 3篇铁皮石斛
  • 3篇种苗
  • 3篇组培
  • 3篇快繁
  • 3篇健康种苗
  • 2篇腋芽
  • 2篇粤糖
  • 2篇栽培
  • 2篇栽培基
  • 2篇栽培基质
  • 2篇脱毒
  • 2篇脱毒苗
  • 2篇脱毒组培
  • 2篇快繁方法
  • 2篇基质
  • 2篇果蔗
  • 2篇繁殖系数
  • 1篇新台糖22号

机构

  • 7篇广州甘蔗糖业...
  • 4篇广东省生物工...
  • 1篇广州甘蔗糖业...

作者

  • 11篇谭嘉娜
  • 10篇陈月桂
  • 8篇杨俊贤
  • 7篇罗青文
  • 5篇李奇伟
  • 5篇罗剑飘
  • 4篇黄海英
  • 3篇谢静
  • 2篇陈仲华
  • 2篇何慧怡
  • 2篇刘睿
  • 2篇樊丽娜
  • 2篇邓海华
  • 2篇齐永文
  • 2篇沈万宽
  • 2篇劳方业
  • 2篇杨湛端
  • 1篇金玉峰
  • 1篇王勤南
  • 1篇胡后祥

传媒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甘蔗糖业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果蔗腋芽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本发明涉及甘蔗脱毒组培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果蔗脱毒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植体的选取与灭菌;2)腋芽诱导培养;3)分化培养;4)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6)移栽;7)病毒(菌)检测;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陈仲华刘睿陈月桂杨湛端沈万宽谭嘉娜
粤糖60号与新台糖22号健康种苗假植与田间对比试验被引量:4
2014年
以感染宿根矮化病毒的甘蔗粤糖60号和新台糖22号植株为材料,研究温汤处理与腋芽综合脱毒方式对两个品种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对健康种苗的假植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健康种苗的萌芽率、分蘖率与有效茎数与常规种苗无明显差异,但前期株高显著高于常规种苗,收获期茎长、单茎重、有效茎数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其中产量提高42%,蔗糖分提高0.41个百分点;粤糖60号健康种苗的萌芽率、分蘖率、前期株高和有效茎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收获期单茎重、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亦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其中产量提高18.4%,蔗糖分提高0.34个百分点;粤糖60号常规种苗产量比新台糖22号高44.3%、蔗糖分比新台糖22号高0.94个百分点;粤糖60号健康种苗产量比新台糖22号高20.2%、蔗糖分比新台糖22号高0.87个百分点。此外,以表层细河沙(1-2 cm)、底层虑泥为基质的露天假植模式可以使种苗假植的成活率高达98%以上。
陈月桂谭嘉娜罗剑飘罗青文谢静杨俊贤李奇伟
关键词:新台糖22号
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5
2017年
以松树皮、松树皮混合泥炭土和松树皮混合蔗渣为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生长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栽培基质下铁皮石斛茎长、茎粗、分蘖、节数、根数、根长、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鲜叶产量和鲜条产量差异,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铁皮石斛的栽培基质。试验显示:松树皮混合泥炭土(体积比为2∶1)能显著促进铁皮石斛茎伸长、节数根数增多,提高生物量,增加鲜条和鲜叶产量,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它处理,是适宜铁皮石斛生长的栽培基质。铁皮石斛生物地上生物量与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是影响石斛生物量的关键因素,栽培基质主要通过影响根增殖,增加根重,促进地上部茎伸长,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增加铁皮石斛产量。以上结果为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种植铁皮石斛提供了参考。
谢静许环映吴建涛邱永生王勤南金玉峰胡后祥杨俊贤谭嘉娜
关键词:铁皮石斛栽培基质
果蔗腋芽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本发明涉及甘蔗脱毒组培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果蔗脱毒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植体的选取与灭菌;2)腋芽诱导培养;3)分化培养;4)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6)移栽;7)病毒(菌)检测。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陈仲华刘睿陈月桂杨湛端沈万宽谭嘉娜
文献传递
牛樟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被引量:22
2016年
以牛樟侧枝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牛樟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研究取材季节、消毒方式、不同激素配比等因素对茎段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外植体采集最佳季节为春夏两季,此时采集的外植体其污染率与褐化率均较低,且出芽快、出芽率高。依次用1000倍甲基托布津处理10 min、75%酒精消毒30 s和0.1% HgCl2消毒8~10 min的消毒方式能明显降低牛樟外植体的污染率,且对外植体伤害较小。 MS培养基为牛樟生长最适基本培养基,牛樟外植体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IBA (0.1 mg/L),芽诱导率高且芽体粗壮;丛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1.5 mg/L)+ IBA (0.1 mg/L),丛芽增殖率高且芽体健壮;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ABT(0.2 mg/L)+ IBA (0.05 mg/L)+活性炭(0.5 g/L),30 d后生根率可达100%且根系状态较好。
官锦燕谭嘉娜罗剑飘黄海英罗青文杨俊贤陈月桂
关键词:植株再生
甘蔗健康种苗繁殖培养基正交试验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本研究选取ROC22、粤糖00-236 2个甘蔗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6-苄氨基嘌呤(6-BA)、噻苯隆(TDZ)、萘乙酸(NAA)、多效唑(PP333)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蔗健康种苗繁殖过程中丛芽苗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甘蔗健康种苗丛芽苗的分化主要受各品种遗传特性决定,不同品种对繁殖培养基的激素水平要求差异较大,在4种激素中,对ROC22丛芽苗分化影响的主次因素为TDZ>NAA>PP333>6-BA,对粤糖00-236丛芽苗分化的影响主次顺序为6-BA>TDZ>NAA>PP333。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激素浓度组合是提高繁殖效率的关键,因此,甘蔗健康种苗繁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品种生长特性筛选最优培养基。
樊丽娜何慧怡陈月桂罗青文劳方业谭嘉娜邓海华杨俊贤李奇伟齐永文
关键词:甘蔗健康种苗
不同栽培基质对金线莲生长和生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以台湾金线莲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台湾金线莲生长和生物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适合金线莲生长的最优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金线莲茎生长和生物产量受栽培基质影响较大,且对鲜重的影响大于干重,其中以25%粗松树皮+75%进口泥炭土为栽培基质的金线莲生长最好,其生物产量高、茎粗长、节数多、根长且较多、叶片较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线莲干重与鲜重呈极显著的高度正相关,金线莲茎长、茎径、根长与生物产量关系极密切,通过选择合适栽培基质,能同时增加金线莲茎长、茎径和根长,提高生物产量。
谢静谭嘉娜杨俊贤罗青文陈月桂罗剑飘黄海英
关键词:金线莲栽培基质生物产量
甘蔗新品种粤糖03-373组培快繁试验被引量:6
2017年
以粤糖新品种03-373的成熟甘蔗种茎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诱导、丛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粤糖03-373的最佳综合组培方案为:诱导愈伤组织脱分化适宜培养基为MS+2,4-D1.0mg/L,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0.5mg/L+IBA0.01mg/L,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丛芽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生根培养基以1/2MS+ABT0.20g/L+IBA0.05mg/L+活性碳0.5g/L;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椰汁、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组培苗黄化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椰汁<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物<对照;采用简易的沙培方式,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达99%以上,大田移栽成活率达98%。
陈月桂谭嘉娜官锦燕罗剑飘黄海英罗青文杨俊贤李奇伟
关键词:甘蔗组培快繁愈伤组织培养
湛江地区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分析湛江地区自然与社会条件,指出湛江地区铁皮石斛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针对当地铁皮石斛生产现状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拟进入或已经进入铁皮石斛市场的种植者与产品加工者提供参考。
谭嘉娜陈月桂
甘蔗健康种苗繁殖培养基正交试验分析
本研究选取新台糖22号、粤糖00-236两个甘蔗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6-苄氨基嘌呤(6-BA)、噻苯隆(TDZ)、萘乙酸(NAA)、多效唑(PP333)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蔗健康种苗繁殖过程中丛芽苗分化...
樊丽娜齐永文何慧怡陈月桂罗青文劳方业谭嘉娜邓海华杨俊贤李奇伟
关键词:甘蔗健康种苗正交试验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