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燕璇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炎链球菌病54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l月至2012年1月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肺炎链球菌性疾病(PD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54株肺炎链球菌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50岁以上、2岁以下的患者占总数的83.3%(45/54)。儿童侵袭性PDs占侵袭性PDs患者的80.0%(8/1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复方新诺明均有相当高的耐药率,对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100%敏感。侵袭性PDs分离株与非侵袭性PDs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结果有很多相似之处。结论应该积极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2岁以下儿童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对该菌敏感性较高。
- 潘英丁欲晓谢燕璇房晓祎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耐药性中老年人儿童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bA1c与血浆VEG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OSOH HLC-723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ELISA法检测90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血浆VEGF,单纯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40例,并与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DR组HbA1c和VEGF明显高于NDR组及对照组(P<0.05,P<0.01)。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HbA1c和VEGF的水平关系密切。
- 林静华吴映娥杨也如郑高哲谢燕璇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 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了解2008~2010年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及其配套试剂对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8~2010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6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则比鲍曼不动杆菌要严重,在56%~64%之间,而后者在42%~56%之间。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临床分离的多数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或与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可作为用药参考,有利于降低耐药率。
- 黄源春蔡应木王佩芬张娟姚芬谢燕璇
- 关键词:病原抗菌药
- 2009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 目的调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常见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临床分离的常见细菌,采用VITEK-60鉴定及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用WHONET5.4进行统计分析...
- 黄源春蔡应木张娟王佩芬谢燕璇
-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 文献传递
- SLE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活动期SLE患者、30例缓解期SLE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4+)、CD3+CD8+(CD8+)、CD19+和CD16+56+(NK)细胞,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SLE患者与对照组比较,CD4+、CD3+CD4+/CD3+CD8+比值、NK细胞降低(P<0.05),CD8+、CD19+增高(P<0.05),CD3+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SLE患者各亚群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SLE患者与缓解期SLE患者比较,CD4+、CD3+CD4+/CD3+CD8+比值、NK细胞降低(P<0.05),CD8+、CD19+增高(P<0.05),CD3+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活动期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有助于了解SLE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状况。
- 林静华柯琳建卢冰贤林少微谢燕璇杨建鑫
-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及P-选择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对50名正常对照组,50例单纯糖尿病(DM)组,及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的Fbg和D-D进行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P-选择素并分组比较。结果 DM组及DR组血浆Fbg、P-选择素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R组Fbg、P-选择素高于DM组(P<0.05);DM组D-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R组D-D高于D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DR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继发纤溶亢进及血小板活化征象。
- 林静华张娟张冬清林少微谢燕璇周焕槟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纤维蛋白原P选择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