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谌祖江

作品数:38 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中药
  • 6篇手法
  • 5篇旋转手法
  • 5篇肾病
  • 5篇疗效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骶髂
  • 4篇骶髂关节
  • 4篇髂关节
  • 4篇膏摩
  • 4篇膏摩疗法
  • 4篇关节
  • 3篇地黄
  • 3篇血管
  • 3篇肾脏
  • 3篇文献计量学
  • 3篇疗法

机构

  • 38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药高等...
  • 1篇武警广东省总...

作者

  • 38篇谌祖江
  • 28篇李义凯
  • 4篇聂晓莉
  • 4篇罗仁
  • 4篇赵晓山
  • 3篇杨先文
  • 3篇王宁
  • 3篇黄学成
  • 3篇项磊
  • 3篇杨乐斌
  • 3篇姬彦兆
  • 2篇陈超
  • 2篇张美超
  • 2篇曹明满
  • 2篇张少群
  • 2篇经媛
  • 1篇林蔚莘

传媒

  • 4篇中医外治杂志
  • 4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家庭中医药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3腓骨肌缺如并第3跖伸肌变异1例
2022年
在解剖1例成年男性右侧下肢尸体标本中,发现第3腓骨肌缺如并第3跖伸肌变异,从第5跖骨基底部追踪至胫、腓骨附着部位,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在修去足背皮肤和浅筋膜,清理肌腱时,发现[母]长伸肌和[母]短伸肌附着于第1趾背的肌腱,趾长伸肌附着于第2~5趾背的肌腱,趾短伸肌附着于第2~4趾背的肌腱,未见到第3腓骨肌腱,但可见附着于第5跖骨粗隆的第3跖伸肌腱(图1)。第3跖伸肌腹从腓骨中下2/3内侧面发出,经胫腓连结背面,即外踝内侧面,于伸肌上、下支持带深面走行,逐步过渡为肌腱,呈半羽肌状,附着于第5跖骨粗隆处。第3跖伸肌全长27.4 cm,肌纤维附着于趾长屈肌和腓骨短肌起点之间的腓骨内侧面,长14.5 cm,平均厚度1.5 cm。
钟伟兴谌祖江陈太均邝珊珊李义凯
关键词:趾短伸肌趾长伸肌趾长屈肌足背皮肤缺如
冬季天干物燥,小心“皮肤瘙痒症”
2021年
皮肤瘙痒症(cutaneous pruritus)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感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所谓无原发性皮损,即皮肤看起来与平常一样,肤色无异常,没有出现疹子、水疱、伤口之类的损伤。临床上,以自觉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常出现抓痕、血液渗出、结痂、色素沉着、皮肤增厚粗糙等继发性改变为特征。
刘冬梅谌祖江
关键词:继发性改变皮肤瘙痒症色素沉着阵发性
活血调经紫茉莉根
2021年
紫茉莉紫茉莉,又名烧汤花、地雷花、胭脂花、丁香等。紫茉莉为紫茉莉科紫茉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高达1米。紫茉莉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常在二三月发苗,小暑后开花,有黄、紫红、白三色,花朵在早晨及傍晚开放,阳光下闭合;根肥粗,呈倒圆锥形或纺锤形,棕褐色。原产于热带美洲地区,中国南北各地常有栽培。
姚悦谌祖江
关键词:紫茉莉多年生草本植物活血调经纺锤形丁香
基于文献计量学膏摩疗法的手法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膏摩疗法的手法研究现状,探讨膏摩手法研究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期间公开发表的关于膏摩疗法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膏摩、药摩、药膏按摩、药膏外治法、药物按摩、中药按摩疗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相关文献的手法种类、作用频率、持续时间和作用力等关键性参数与手法工具、经络腧穴运用和联合疗法等特点。结果:①初检获得1354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后共获得226篇文献;②膏摩疗法的手法种类共22种,其中前6种手法摩法、按法、揉法、擦法、推法、点法共6种手法占77.49%,摩擦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和摆动类手法三类手法占96.39%;③手法操作未涉及作用频率占68.18%,描述“透热为度”占25.25%,明确作用频率仅有13篇;④手法操作中做明确了手法持续时间占71.30%(0.25 min~60 min),其中10 min~30 min占66.88%;⑤手法操作未涉及作用力占97.47%,仅有5篇相关论文描述了作用力(0.25 N~19.6 N);⑥所有文献未使用膏摩工具,手操操作中涉及经络腧穴占37.88%;⑦超2/3的研究采用了联合疗法(共42种),包括各类中医传统外治法和理疗方法、药物内服等。结论:目前,膏摩疗法并未形成统一公认的手法治疗体系,其临床研究证据力度不足,缺乏在手法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作用力等关键参数的基础研究。研究多采用模糊的半定性指标,不利于手法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此外,多数膏摩疗法研究涉及联合疗法,不利于体现膏摩疗法的确切疗法及探究生物学关键机制。
钟伟兴谌祖江李义凯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膏摩疗法手法
骶髂关节正位放射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骨盆正位X线片上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以指导临床对骶髂关节的认知。方法对950例(男475,女475)正常骶髂关节的骨盆正位X线片进行观测。根据骶髂关节间隙的数量及间隙的走行特点,对骶髂关节进行放射学分型。结果正常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1 I型为双侧单间隙型,男女分别为8.8%(42例)和25.7%(122例);2Ⅱ型为双侧双间隙型,男女分别为79.2%(376例)和46.7%(222例);3Ⅲ型为一侧单间隙,一侧双间隙型,男女分别为12%(57例)和27.6%(131例)。II型又分为四个亚型:1"2"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0.8%(3例)和6.6%(15例);2"12"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56.4%(212例)和69.8%(155例);3"21"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2.1%(8例)和1.8%(4例);4"121"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41.8%(157例)和19.8%(44例);III型也分为两个亚型:1左侧单间隙,右侧双间隙型的男女分别为26.3%(15例)和49.6%(65例);2左侧双间隙,右侧单间隙型的男女分别为73.7%(42例)和50.4%(66例)。结论正常人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以双侧双间隙型最常见,其中又以"12"型双间隙所占构成比最大,但各型构成上有性别差异。
杨先文张少群谌祖江李义凯
关键词:骶髂关节
旋转手法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背景: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于脂肪、血栓、结缔组织和碳酸钙在颈动脉沉积所造成的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状态,是一种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进行性动脉血管疾病病理表现,常会因局部缺血而引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
谌祖江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旋转手法稳定性分析
罗氏肾病三号方对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广东省名中医罗仁教授临床经验方罗氏肾病三号方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瘀热互结型的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2015年3月—2016年6月随师罗仁教授门诊期间收集慢性肾脏病4期且中医证型符合脾肾两虚、瘀热互结病例6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pro)、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尿酸(UA)、胱抑素C(Cys-C)的变化及中医证候、体征的变化等指标,对临床安全性及疗效、用药规律进行总结。结果:共收集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60例,患者服用罗氏肾病三号方3~4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得到明显改善(P<0.05),24 h尿蛋白定量及胱抑素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总有效率为78.3%。随访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和血肌酐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结论:罗氏肾病三号方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姬彦兆曹明满杨乐斌项磊谌祖江赵晓山聂晓莉罗仁
中国膏摩疗法与膏摩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2024年
中国膏摩疗法是最古老的医疗实践技术之一,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五十二病方》中。后世历代医家对膏摩疗法的膏摩方及主治病症不断发展和扩大。作为体表刺激疗法中的一种,膏摩疗法具备中药与按摩的双重功效,曾与针灸、导引、吐纳等疗法并列,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近现代中逐渐淡出医生与科研工作者的视野,临床上少见应用,也鲜见有相关重要研究,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推广,只留下大量的经验膏摩方。文章试从膏摩疗法的起源、历史发展、现代研究进展和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探索膏摩疗法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应用可能性,引起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兴趣,促进相关研究,为膏摩疗法的现代转型和发展提供基础。
钟伟兴谌祖江李义凯
关键词:膏摩疗法医学史
基于文献计量学膏摩疗法研究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膏摩疗法的研究现状,探讨膏摩疗法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期间公开发表的关于膏摩疗法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膏摩、药摩、药膏按摩、药膏外治法、药物按摩、中药按摩疗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相关文献的年代分布、文献类型、期刊分布、高频关键词、研究质量和适应证等特点。结果:共检索获得226篇文献,膏摩疗法的相关研究在2019年达到高峰,共分布于115种期刊上,以《中国民间疗法》载文量最多,无基金支持的论文近2/3。研究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研究名称以“膏摩”“膏摩法”和“膏摩疗法”居多,适应证包括十余个系统疾病,涵盖上百种疾病,其中运动系统疾病占近1/2,儿科疾病占1/5。结论:近30 a来,膏摩疗法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主要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相关的基础研究和膏药质量控制研究等还非常缺乏,同时还存在文章投稿期刊分散、相关学术团体少、研究基金支持率不高、层级较低等问题,膏摩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命名多而混乱,建议采用“膏摩疗法”,简称膏摩。在膏摩疗法的镇痛与抗炎、护理与儿科推广、疾病预防保健、透皮机制与促渗剂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处理等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钟伟兴谌祖江李义凯
关键词:膏摩疗法文献计量学运动系统疾病
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损伤区拉曼光谱特征及旋转手法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背景:研究普遍认可颈椎旋转手法可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脱落的风险,然而该手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稳定型斑块的影响研究甚少。目的:探索颈椎旋转手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兔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兔经普通饲料喂养15 d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继续以普通饲料喂养至18周。剩余20只改用含2%胆固醇、10%猪油和88%普通颗粒饲料的高脂饲料喂养至18周,建立早期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物模型。高脂饲料喂养14周时,将高脂饲料喂养实验兔随机分为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各10只。颈椎旋转手法组兔施行颈椎旋转手法,左右各旋转1次(手法以兔子颈椎旋转至极限即止),1次/3 d,共5次。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兔拉曼光谱图上未见明显的1 450 cm-1及1 660 cm-1脂质特征峰,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有明显的1 450 cm-1及1 660 cm-1脂质特征峰,但颈椎旋转手法组和模型组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短期内施用颈椎旋转手法并不会增加模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含量。
谌祖江黄学成向孝兵陈超李义凯
关键词:颈椎旋转手法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稳定斑块脂质含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