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鲲
- 作品数:85 被引量:51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蛋白及其基因在控制植物性状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及其基因在控制植物性状中的应用。具体地为所述蛋白在控制植物所结的种子的粒重、所述种子的产量、所述种子的含油量、所述植物生长阶段的分枝数、所述植物的花期和所述植物的株高中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蛋白的...
- 伍晓明闫贵欣张美丽胡继宏高桂珍陈碧云许鲲
- 文献传递
- 基于色彩与高斯模型的油菜图像根系分割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从甘蓝型油菜植株中识别出油菜根部及根部肿瘤等信息,进而分析甘蓝型油菜植株的根肿病程度。从原图像中提取出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因此从复杂背景的甘蓝型油菜植株图像中分割出根部区域是准确识别其病害程度的关键。提出以EXG过绿颜色分割算法与高斯YCbCr颜色算法相结合的分割方法。首先通过EXG过绿颜色分割方法分离出绿色的茎叶部分,其次将RGB颜色空间转换到YCbCr颜色空间,利用高斯模型判断根的像素点,因此分割出甘蓝型油菜植株的根部区域,进一步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将得到的根部二值图进行膨胀与腐蚀的去燥操作,最终完成图像分割。利用该方法对不同拍摄环境且背景复杂的10幅油菜植株图像进行分割,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分别采用EXG过绿颜色算法与K-Means聚类算法作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误差率均低于10%,10幅图像的平均误差率为6.984%。所做研究的方法能较准确的分割出甘蓝型油菜植株的根部区域,为后期识别甘蓝型油菜根肿病程度的研究提供参考。
- 刘金亚刘昌华许鲲
- 关键词:高斯模型甘蓝型油菜根部
- 利用叶绿体SSR标记研究甘蓝型油菜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
-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AACC)是我国最重要的油菜栽培种,系由原始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AA)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CC)自然杂交后加倍进化而...
- 吕培军伍晓明许鲲陈碧云陆光远
- 文献传递
- 利用SSR标记研究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基因组DNA多态性被引量:1
- 2023年
- 叶绿体基因组具有母性遗传、单倍性、高度的保守性和明显的种内差异等特点。研究不同品种叶绿体基因多样化程度,可为甘蓝型油菜的收集与引种及遗传改良提供指导。利用15对特异性叶绿体SSR标记对287份国内外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基因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15对叶绿体SSR特异引物中,5对引物扩增产生多态性条带合计19条,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3.8条多态性条带;287份材料共划分成14个单倍型,优势单倍型H01占比74.91%、H02占比13.59%、H03占比4.88%,其余11种单倍型(H04-H14)占比合计6.62%;H02为波里马、陕2A胞质类型,为中国特有单倍型;国外甘蓝型油菜中,俄罗斯与瑞典的单倍型较丰富,引进俄罗斯与瑞典的资源能更高效拓宽中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本底。本研究还获得2对引物(MF-4和ccmp2)得到特异条带,并为此建立了快速鉴定波里马、陕2A胞质类型的方法,为波里马与陕2A细胞质类型材料的鉴定与保护提供了方法。
- 陈碧云吕培军许鲲伍晓明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DNA多态性单倍型
- 国家冬油菜区试新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关系分析被引量:33
- 2008年
- 采用从200对SSR引物筛选中获得的18对多态性好、带纹清晰的引物,对2005~2006年度国家区试102份冬油菜新品种PCR扩增,获得88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4.9条,多态性比率平均达到86.36%,PIC平均值为0.64,构建了该年度国家区试102份冬油菜新品种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在相似系数0.725处被划分为A、B、C、D、E、F、G7个簇。其中A簇包括81份品种,其他21份参试品种分布在余下的6簇。聚类分析表明,A簇内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南省品种有相近亲缘关系,聚成一组;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贵州油料作物研究所以及陕西地区部分品种相似系数高,聚成另一组,分别拥有37和42份材料。聚类分析同时显示,同一单位的育成品种遗传背景相近。
- 许鲲张冬晓伍晓明陆光远刘凤兰陈碧云高桂珍
- 关键词:冬油菜新品种SSR技术DNA指纹图谱
- 白菜型油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3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电子克隆技术,从数据库中找到与拟南芥高度同源的油菜EST序列,继而通过RT-PCR和RACE等方法,成功克隆了白菜型油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基因PDS3的cDNA,命名为BrPDS3(GenBank登记号GQ200741)。cDNA序列全长1 940bp,其中包含114bp的5'前导序列和134bp的3'不翻译序列,编码区长度为1 692bp,编码63kD的蛋白。序列分析表明,BrPDS3蛋白与其他植物的PDS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在系统进化树中,BrPDS3与甘蓝亲缘关系最近。根据全长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白菜型油菜青油13号DNA中克隆得到BrPDS3基因的全长DNA,长度为3 911bp,ORF(开放阅读框)1 692bp,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
- 薛蕾闫贵欣伍晓明高桂珍陈碧云许鲲
-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类胡萝卜素
- 不同储藏温度下油菜种子生活力的基因型差异被引量:7
- 2010年
- 以发芽率为指标,研究了40份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在-20℃、4℃、25℃、37℃、60℃温度储藏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种子生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20℃和4℃储藏下,不同基因型间种子发芽率变异较小,而25℃、37℃和60℃储藏下,基因型间种子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选择60℃高温储藏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生活力鉴定,从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中均筛选得到耐储藏的基因型。
- 高桂珍伍晓明吕晓丹陈碧云许鲲闫贵欣
- 关键词:油菜储藏基因型种子生活力
- 甘蓝型油菜2009-2010年候选品种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45对SSR(简单序列重复)和5对EST(表达序列标签)-STS(序列标签位点)标记对2009-2010年度165份新育成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50个标记检测到131个多态性片段,每个标记等位变异数由1至7不等,平均为2.62,多态性比率为95.83%,PIC均值0.519 8。165份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0.519 0~0.938 0范围内聚类,平均为0.721 4。全部品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H)0.314 4,Simpson(I)0.470 3。杂交种整体多样性水平要高于常规种,细胞质不育杂交种略高于细胞核不育杂交种。4个生态区域中华东地区所育品种的两种指数最高,分别为0.314 0(H)和0.466 3(I),西北地区最低,为0.271 1(H)和0.405 9(I)。主成分(PCA)以及群体结构分析均显示细胞核不育杂交种与细胞质不育杂交种两种类型间以及中南与西北区域细胞质不育杂交种间存在遗传差异。165份材料群体结构分为8个组。组Ⅰ中质不育杂交种占50%,核不育杂交种和常规种各占近25%;组Ⅱ、Ⅳ、Ⅵ、Ⅶ基本为细胞质不育杂交种;Ⅲ、Ⅴ、Ⅷ三个组以细胞核不育杂交种为主。在细胞质不育杂交种为主的组中,西北区域与中南区域育成品种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差异。细胞核不育类型品种为主的3个组显示出更为复杂的遗传背景。
- 许鲲谷铁城刘凤兰李浩陈碧云高桂珍伍晓明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 欧洲原始野生甘蓝资源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利用SRAP标记分析了欧洲原始野生甘蓝7个群体共80份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对野生甘蓝的多样性水平与地理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甘蓝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的变异较小,但仍然有极显著差异;野生甘蓝资源的遗传变异总体上缺乏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在个别位点上表现为斑块状、潜变模式、侵扰模式等空间结构特点。
- 陆光远伍晓明许鲲陈碧云高桂珍
- 热胁迫过程中白菜型油菜种子DNA的甲基化被引量:21
- 2011年
- 过高的环境温度对植物造成热胁迫和热损伤,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种子的寿命。以白菜型油菜耐热品种庆元本地油菜和不耐热品种绍兴矮大秆油菜新收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菜种子活力以及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经37℃和4℃处理2h,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经70℃处理2h后,耐热和不耐热品种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37℃热诱导后再进行70℃热胁迫处理,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高于直接70℃处理的种子,表明热诱导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耐热性。甲基化MSAP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热胁迫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同时有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发生,并以去甲基化现象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活力指数与双链DNA内部发生甲基化的条带数呈负相关,而与双链DNA外部发生甲基化的条带数呈正相关。更为重要的是耐热与不耐热性材料在热胁迫中表现完全相反的甲基化变异模式,耐热品种去甲基化的条带数多于不耐热品种,但甲基化的条带数目则相反,显示DNA甲基化与种子耐热性有重要关系。在热胁迫过程中,种子可能通过DNA甲基化变化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应对高温胁迫。
- 高桂珍应菲陈碧云李浩吕晓丹闫贵欣许鲲伍晓明
-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热胁迫DNA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