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丽艳

作品数:19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小学管理》编辑部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教育
  • 5篇教育理论
  • 4篇校长
  • 3篇学者
  • 3篇青年教育
  • 3篇中青年
  • 3篇教育管理
  • 3篇教育理论工作...
  • 2篇大学教育
  • 2篇专家学者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建设
  • 2篇联盟
  • 2篇教育变革
  • 2篇教育公平
  • 2篇教育学
  • 2篇后勤
  • 2篇后勤管理
  • 2篇家学
  • 1篇大学校长

机构

  • 13篇《中小学管理...

作者

  • 19篇许丽艳
  • 1篇孙金鑫
  • 1篇安宝娣
  • 1篇沙培宁

传媒

  • 19篇中小学管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小学后勤同行共商构建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2012年
2011年10月24日-2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校后勤管理学术委员会六届四次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在江西南昌举行。
许丽艳
关键词:后勤管理服务保障体系教育管理
关注均衡 促进和谐——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观点综述
2007年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于2006年11月在集美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与均衡”。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近16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在这次会议上,专家学者对基础教育的和谐与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本文仅对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概述。
许丽艳
关键词:青年教育专家学者
屠岸先生忆恩师——访翻译家、诗人屠岸先生
2008年
屠岸,生于1923年,原名蒋璧厚,是我国一位翻译家、诗人。他翻译的《英国历代诗歌选》被誉为“英国诗歌翻译的集大成者”,他的诗被称为“中国十四行诗最严谨的楷模”。那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对他影响深刻的人呢?2008年夏,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屠岸先生。
许丽艳
关键词:翻译家诗人恩师诗歌翻译集大成者十四行诗
“新课堂 新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2011年
2011年10月中旬,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新教育研究院、两江教育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共聚一堂,探讨交流十年课改经验。《中小学管理》杂志社是此次论坛重要的支持媒体之一,柴纯青社长参加论坛活动并主持对话。
许丽艳
关键词:教育专家新课堂
后勤管理信息化:学校后勤管理研究新方向被引量:1
2012年
2012年9月22日至23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校后勤管理学术委员会七届一次全体理事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在山西省实验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嘉宾约220人参加了会议。
许丽艳
关键词: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管理研究后勤管理教育管理
国际顶尖教育学院联盟在京研讨“高等学校招生政策”
2014年
2013年10月底至11月初,国际顶尖教育学院联盟年会暨“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
许丽艳
关键词:招生政策联盟大学教育师范
教育变革与教育学的重建:来自理论研究者的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2011年11月11日~14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怍者分会第20届学术年会在宁波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知名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150余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本届学术年会。
许丽艳
关键词:教育变革中青年学者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理论
现象学教育学:助教师走向理论自觉——第三届现象学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5年
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第三届现象学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9月18日-20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的100多名学者围绕“现象学与专业实践”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次大会还设立了现象学与教育基本原理、现象学与教师专业、现象学与生活体验三个分论坛。
许丽艳
关键词:现象学教育学教师专业学术研究机构
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观点综述被引量:16
2008年
2007年11月29日~3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约170名中青年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许丽艳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传统文化青年教育专家学者
教育现代化在这里初见端倪──记北京景山学校分部信息化教育
2001年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景山学校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率先向教育现代化进军。景山学校分部从成立之日起,在继承和发扬景山学校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开创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教育的新尝试。这个实验的带头人是景山学校分部的常务副校长王念亲和她的助理秦建希。她们俩是原景山学校信忠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
安宝娣许丽艳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副校长信息化教育分部信息带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