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彤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朝阳区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论科技成果的文化生产力功能
- 2013年
- 科学技术成果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成果也成为文化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成果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它为文化软实力提供动力,为文化生产力提供平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生机。特别要指出科技成果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可能。
- 计彤夏园园张风帆
-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
- "三型社会"视角下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入与然和谐新的历史时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生态文明...
- 计彤
- 关键词:城市化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人口结构
- 库恩“范式”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探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托马斯·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不仅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更具有方法论意义。本文通过对科学范式与文明转型内涵的厘定,研究科学发展与文明转型的耦合关系,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扬弃式地否定工业文明范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提供科学哲学的理论依据。
- 计彤池红张风帆
- 关键词:库恩范式文明转型生态文明
-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中国梦”解读
- 2013年
- 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理论阐发中国梦的核心“以人为本”;再次,阐述中国梦的主体以“现实的人”为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然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阐述中国梦的终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跨越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回归现实与现实趋向理想的统一。
- 夏园园张风帆计彤
- 关键词: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人学
- 基于UIS理论背景下理工科大学的形象建设研究
- 2013年
- 大学形象成为大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相对而言,理工科大学的形象建设问题更为重要。理工科大学形象建设经过十几年的普及与推广仍然存在着对理论理解的偏差、对视觉的过分强调、对人文文化的忽视等问题。事实上,理工科大学的形象建设应该保有四个方面的独特性,即办学理念的独特性、行为规范的独特性、制度建构的独特性和视觉识别的独特性。
- 夏园园计彤张风帆
- “新工科”背景下“自然辩证法概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被引量:2
- 2019年
-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工科"建设如何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着力点。"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大计意义深远。文章基于对"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实证调查和分析,从"自然辩证法概论"面临的新境遇和新挑战出发,提出挖掘创新心理驱动力的"优势需要"、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发挥师生"互主体性"、引导学生"负责任创新"的教育对策,为"新工科"建设添砖加瓦。
- 张璐计彤
-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对策
- 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3OM模型研究
- 2013年
- 共性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竞争前技术,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当前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现实问题,提出了3OM分析方法,从定位及功能(orientation and function)、组织机制(organization mechanism)、运行机制(operating mechanism)和管理体制(management system)四个维度来整体提升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效率。
- 张风帆冯晶夏园园计彤
- 关键词:共性技术
- 基于生态位理论解读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
- 2012年
-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在众多的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中,具有独特的效益性、功能性以及可持续性。但自然辩证法课程近年来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中呈现出了边缘化的趋势,出现了该课程的理论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的错位现象,阻碍了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稳定性、效益性、可持续性的实现。因此,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理论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对位,是改变现状、实现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
- 计彤
-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课程生态位
- 论学科综化背景下的理工科基本概念的教学被引量:3
- 2015年
- 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的理论化,定量化的发展和数学方法在自然科学中广泛应用,促使各门自然科学由描述或半描述性的科学逐步向理论科学。因此,在理工科教学中,严密的数学推导和定量公式的表述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理工科基本概念丰富内涵的教学却被人们忽视了。这一倾向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而引起国内外自然科学家和教育专家的关注。
- 计彤张风帆
- 关键词:理工科教学教学过程
- 科学与宗教关系探析的三重维度
- 2014年
-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一直都是西方学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这种关注,即使在科学被宗教神权所压制的中世纪时期都没有停止过,就是在这样的关注之下,在中世纪末期,在神权的母体中,诞生了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此之后,科学逐渐摆脱了仆人般的从属地位,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哲学和宗教出现了新的进展,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也变得愈发复杂,从而产生了很多认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独特看法,包括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存在主义、过程哲学;新正统神学,自由主义神学。美国学者伊安·巴伯教授,以科学家、哲学家和宗教家的三重身份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将它们归入三个部分:"宗教与科学的对照","宗教与科学的相似"和"宗教取自科学的思想"。本文将以伊安·巴伯的文本为基础,基于新正统神学、存在主义和过程哲学三重维度分析探讨各流派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探究,希望通过对它们的思想的解读与阐述,有助于我们对科学与宗教的复杂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 张风帆柳晓晨计彤
- 关键词: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