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熙
- 作品数:46 被引量:1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证词的价值:约翰·布朗的《罗伯特·布林科自传》和弗朗西斯·特罗洛普的《迈克尔·阿姆斯特朗》
- 2009年
- 本文对约翰·布朗的《罗伯特·布林科自传》和弗朗西斯·特罗洛普的《迈克尔·阿姆斯特朗》这两个文本进行个案研究,反思19世纪英国劳工运动问题,进而探讨"经验"、"真理"、政治策略与叙事策略之间的关系,说明"倘若不是为了信仰真理,而仅仅是为了理解真理,真理就不堪言说"。
- 迈克·桑德斯柏敬泽蔡熙
- 关键词:真理
- 城市与光韵:本雅明的审美之维被引量:3
- 2011年
- 一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的一生致力于城市现代性研究,这在《单行街》(1928)已初露端倪,并贯穿于《拱廊街计划》(1927-1940)之中。本雅明将现代性定义为"由来已久的存在语境中的新奇"。也就是说,他将现代性认同为经验的不连续性。本雅明的现代性概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古代性潜隐于现代性之中,在这里,古代性是本雅明分析现代性的重要筹码之一。
- 蔡熙
- 关键词:本雅明审美之维城市光韵不连续性
- “和而不同”与文化自觉:面向21世纪的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0
- 2013年
-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比较文学理论家,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乐先生虽然已经80高龄,但她依然笔耕不缀,心忧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进步。蔡熙就比较文学的前沿理论问题向乐先生进行了学术访谈,乐先生的回答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她的回答对解决当下比较文学理论界不少令人困惑的问题有很大的启示性。本刊特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 乐黛云蔡熙
-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文化自觉访谈录
- 西方狄更斯研究的道德批评传统及其反思
- 2016年
- 西方180余年的狄更斯研究涌现了多种多样的批评方法,但道德批评一直绵延不断,形成了薪火相传的道德批评传统。一是沿着柏拉图的道德理想主义传统,从善恶二元论来研究狄更斯世界的道德内涵。另一脉络是从保罗·埃尔默·摩尔到利维斯再到威廉斯的与人生相联系的泛道德主义批评传统。回瞻180余年的狄更斯道德研究史,考辨其得失,无论对于狄更斯研究还是对于我国当下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都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蔡熙
- 关键词:道德批评
- 单一与多元:中西比较视域中的狄更斯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中西狄更斯研究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即社会政治诉求层面与学术学理探究层面。百年中国狄更斯研究的精神谱系是从现实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社会政治层面的诉求居于主导地位。西方的狄更斯研究自始至终从学术学理层面进行深入挖潜,以其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开放争鸣的学术姿态从多方面揭示了狄更斯的价值与意义,彰显了文学自身的独立价值和艺术魅力,在众声喧哗中形成多元对峙的局面。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梳理和审视中西狄更斯研究的成果,不仅为我们借鉴和吸收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营养",为中国今后的狄更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我们提升文学研究的价值坚守意识,培养我们跨文化接受的成熟心态,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 蔡熙
- 中国百年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精神谱系被引量:3
- 2017年
- 文学人类学于20世纪初乘西学东渐之风登陆中国,至今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和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复兴。中国百余年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有一条一以贯之的线索,那就是致力于文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即用西方的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文学中的具体问题,并构建出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研究理路。
- 蔡熙
-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本土化精神谱系
- 21世纪西方狄更斯研究综述被引量:5
- 2012年
- 查尔斯·狄更斯在西方批评史上的地位虽然有起有落,但对他的研究一直是"火热"的,汗牛充栋的专著和论文构成了"狄更斯工业"。近十年来西方的狄更斯研究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以后结构主义为理论支撑,运用语言、文本、话语理论的后现代批评与历史的、文本的、形式主义的、人文主义的传统研究方法有机结合,研究方法呈现多元性;其次,传记仍然不失为丰富和深化了解狄更斯生平及作品的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第三,狄更斯的非小说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且成果斐然。梳理21世纪西方的狄更斯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开拓视野、把握国外研究的总体态势不无借鉴意义。
- 蔡熙
- 从活态史诗《亚鲁王》看苗族的生态伦理思想被引量:3
- 2014年
- 在麻山苗族丧葬仪式上唱诵的活态史诗《亚鲁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麻山苗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子"与"母"的关系,对动植物的崇拜成了他们亘古不变的宗教信仰。在万物有灵信仰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形塑了亲近自然的生态文明观,表征了苗人敬畏、顺从自然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在丧葬仪式中世代相传,化为族群成员出于信仰而约定俗成的一系列生态民俗和生态禁忌,从而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境。
- 蔡熙
- 狄更斯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吗?被引量:3
- 2012年
-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这一说法是意识形态观念下对狄更斯的误读。一方面它将狄更斯看成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另一方面,它既与作品内容不尽相符,也有悖于作者的创作目的。它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按照阶级分析的方法,过分夸大了狄更斯作品的批判性、战斗性,而缩小甚至漠视了狄更斯的艺术世界为大众所喜欢的审美属性。狄更斯的艺术世界是闹剧、情节剧、感伤主义、歌特小说、神秘小说、侦探小说、怪诞、宗教等诸种审美因素熬成的"百味鸡汤",多元的狄更斯拒斥简单化的分类和界定。
- 蔡熙
- 关键词:狄更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 弱势文学与文化间性被引量:3
- 2010年
- "弱势文学"是一种不遵从戒律的、敢于质疑、富于创新的文学,它具有三个特质:解辖域化,政治性(反精神分析),群体性。"弱势文学"观念暗中颠覆了那些"再现"特定世界、确立典范的"强势文学"。它呈现出反权威、反等级制、反文化霸权的诗学旨趣。"弱势文学"与流散文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都具有文化间性的诗学特质。
- 蔡熙
- 关键词:群体性文化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