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能刚

作品数:67 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1篇细胞
  • 26篇白血
  • 26篇白血病
  • 13篇骨髓
  • 12篇免疫
  • 12篇急性
  • 10篇血小板
  • 10篇流式细胞
  • 10篇流式细胞术
  • 9篇淋巴
  • 8篇肿瘤
  • 8篇慢性
  • 8篇免疫表型
  • 8篇表型
  • 7篇淋巴细胞
  • 6篇血细胞
  • 6篇粒细胞
  • 6篇淋巴细胞白血...
  • 6篇急性白血
  • 5篇蛋白

机构

  • 6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临床检...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德阳市疾病预...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达州市中心医...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成都市武侯区...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66篇蒋能刚
  • 25篇曾婷婷
  • 17篇贾永前
  • 17篇粟军
  • 16篇朱焕玲
  • 10篇余江
  • 10篇金咏梅
  • 9篇孟文彤
  • 7篇史青
  • 6篇江虹
  • 6篇郑沁
  • 6篇刘霆
  • 5篇彭黎明
  • 5篇丁彬
  • 5篇廖红艳
  • 4篇牛倩
  • 4篇曾素根
  • 4篇廖娟
  • 3篇张崇唯
  • 3篇周静

传媒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华西医学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检验医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四川医学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国外医学(临...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结细针穿刺标本的流式细胞术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 评价淋巴结细针穿刺标本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在诊断淋巴结病变,以及在恶性淋巴瘤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9份疑为淋巴结病变的淋巴结针吸标本涂片进行常规细胞学分析,并结合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分型。使用三色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方法分析针吸标本中各细胞免疫表型(CD3、CD4、CD5、CDR、CD10、CD19、CD20、CD23、CD45、K、λ、FMC7、CD34),确定标本中各细胞组成及有无异常表型细胞。对于淋巴瘤病例,则按照WHO分型标准,根据免疫表型进一步确定其亚型,并对各类病例流式细胞术分型结果和细胞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9份标本中,细胞涂片检出淋巴瘤40例,转移癌29例,反应性增生、坏死、结核30例,有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被误诊为反应性增生;对其中18例NHL进行了病理活组织检查,其中包括B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16例,T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99份标本中检出淋巴瘤35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4例,T淋巴细胞病变1例,其余30例为B—NHL);有28份B—NHL检测到K或λ轻链限制性表达,其K:λ或入:K大于3:1,B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为(73.2±27.2)%,其中26份能根据免疫标志物的表达确定其亚型。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定为B—NHL的16份标本中,仅2例滤泡淋巴瘤与流式细胞术分型结果不一致。对于反应性增生及转移癌等标本,流式细胞术分析未查见异常淋巴细胞,其K:λ或λ:K均小于3:1。结论淋巴结细针穿刺标本的流式细胞术分析有助于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可确定NHL的亚型。
蒋能刚粟军苏学英朱焕玲曾婷婷贾永前
关键词:淋巴结活组织检查针吸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型
MDM2基因SNP309多态性与白血病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小鼠双微体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启动子30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309)与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EBSCO、PubMed、CNKI、CBM、VIP及WanFang Data,搜集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2012年6月。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0、Stata 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9个研究,累计病例1 821例,对照5 6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携带G等位基因者对于T等位基因者,白血病易感性增加[OR=1.26,95%C(I1.08,1.46),P=0.003];基因型为GG的人群白血病发病风险高于基因型为TT的人群[OR=1.46,95%C(I1.02,2.10),P=0.04];隐性模型中亚洲人GG纯合子基因型人群白血病发病风险高于GT+TT基因型人群[OR=2.00,95%CI(1.37,2.92),P=0.000 3]。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MDM2基因SNP309多态性与白血病易感性相关,等位基因G可能是白血病易感的危险因素。
郑沁刘华曾婷婷叶远馨蒋能刚粟军
关键词:MDM2白血病META分析病例-对照研究
免疫抑制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胞浆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初发病人和20例经免疫抑制治疗后的再生障碍...
何淑娅蒋能刚曾婷婷粟军贾永前
文献传递
CAP细胞形态能力比对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粟军余江蒋能刚史青丁彬王俊贤
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8
2005年
目的 建立同一实验室多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方法。方法 以可溯源的检测系统对新鲜全血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进行定值,然后,用定值的新鲜全血对9台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并比较校准前后的偏差变化。结果 校准前偏差超过允许范围的测定参数占55 .6% (25 /45),用新鲜全血校准血细胞分析仪后偏差超过允许范围的测定参数占15 .6% (7 /45),主要涉及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结论 新鲜全血适用于同一实验室多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彭黎明蒋能刚府伟灵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方法新鲜全血红细胞压积三分群定值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多指标联合检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几种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ITP组、健康对照组、非ITP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RP),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latelet-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s,PAIgG)、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的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对所得数据应用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LSD-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ITP组RP、MPV、PDW、P-LCR、PAIgG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ITP组(P<0.05),非ITP组TP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ITP组(P<0.05)。RP和PAIgG对于ITP诊断的灵敏度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RP与ITP诊断相关(P=0.006),几种检测指标与血小板数均无相关性,检测指标间PAIgG与RP有相关性(P=0.013)。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促血小板生成素等检测方法简便,各指标单独应用对ITP的诊断效能不够,多指标联合使用可以提高ITP的诊断价值。
周静蒋能刚旷凌寒廖娟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OC曲线
ZAP-70和CD38在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8年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病程差异很大,可以从数月到数十年。目前认为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突变状态是CLL最好的预后指标,但由于IgVH基因序列分析技术难度大、费时、成本高而不适合应用于临床。因此寻找可靠的替代指标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几年的研究表明,ZAP-70有希望成为IgVH基因突变状态的替代指标。ZAP-70是一种与TCRξ链相联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10^3的胞质内蛋白酪氨酸激酶,广泛表达在T细胞和NK细胞,还可高表达于IgVH基因没有发生突变的B—CLL细胞,而B细胞在正常情况下ZAP-70的表达则非常低[(4.0±2.5)%]。
马洪兵刘霆孟文彤蒋能刚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ZAP-70B细胞白血病患者CD38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
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胃癌组织中Cyclin D1、VEGF、p27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2024年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27胃癌组织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80例及单纯胃癌患者84例分别作为Hp感染组和单纯胃癌组,检测胃癌组织Cyclin D1、VEGF、p27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Hp感染组Cyclin D1、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单纯胃癌组,p27表达阳性率低于单纯胃癌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胃癌组织Cyclin D1、VEGF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且VEGF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p27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胃癌组织Cyclin D1和VEGF阳性表达率升高,且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李先莉魏忠华蒋能刚
关键词:胃癌细胞周期蛋白D1P27
犬体外循环后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后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和破坏能力增强,而吞噬杀菌能力减弱的现象。方法健康成年狼犬12只,随机均分为体外循环(CPB)组和假CPB(Sham)组,CPB组转机100min后停机;Sham组静置100min。通过测定CPB后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和肺功能等,评估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功能和对组织的破坏作用;通过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内MPO检测等,评估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功能。结果CPB后4h,CPB组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和肺组织MPO活性显著高于肝素化前和Sham组[(55±21)IU/100g组织vs(30±19)IU/100g组织,均P〈0.01],而PaO2/FiO2显著低于肝素化前和Sham组(319±79vs405±101,均P〈0.05)。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CPB组中性粒细胞伸出粗大触角。伴随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的升高,CPB组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低于体外循环前和对照组(129±53vs357±92,均P〈0.05)。但两组动物MPO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IL-8刺激后,中性粒细胞MPO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外循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失调,包括黏附能力的提高和吞噬功能的下降,这可能是导致体外循环后器官损伤和感染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周静罗彤芮军蒋能刚余江丁彬安琪赁可陶开宇李刚吴晓东杜磊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浸润体外循环动物实验
原始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一例及其实验室诊断
2009年
目的提高对原始自然杀伤(NK)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原始NK细胞白血病,并就其实验室诊断进行讨论及文献复习。结果原始NK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学表型有其特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原始NK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临床少见血液系统肿瘤,其诊断需将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合起来。
余江粟军蒋能刚史青曾婷婷丁彬贾永前
关键词:白血病NK细胞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