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明煊
- 作品数:15 被引量:245H指数:7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确定储层内油水与岩石之间润湿角的方法
- 1993年
- 提出了一种确定油层内部油水系统与岩石之间润湿角的方法。对同一岩样分别用离心法和压汞法测定其毛管压力曲线,据此分别计算平均孔径,最后利用同一岩样其平均孔径相等的原则求得润湿角。
- 蒋明煊
- 关键词:油田开发储集层油水界面毛细压力
- 轮南油田轮2井区三迭系Ⅱ、Ⅲ油组不同开发方式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利用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在充分进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分析了轮南油田轮2井区三迭系Ⅱ、Ⅲ油组开发状况;并对合采与分采、衰竭开采与注水开发及不同采油速度等情况下两个油组的产量贡献、含水率、压力、边底水活动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Ⅱ、Ⅲ油组天然水驱能量相差悬殊,属于不同压力系统,且原油饱和压力差异很大,合采时产生严重的层间干扰,两个油组产能得不到合理利用;实行分采分注,开发效果好;该油藏可采用较高速度开采,但采油速度不宜超过3%。
- 喻高明凌建军蒋明煊昌伦杰廖新凡
- 关键词:开发方式注水数值模拟油田开发轮南油田
- 确定油田渗透率分布规律的解析法被引量:5
- 1995年
- 提出了一种确定油田渗透率分布规律的解析方法,从而克服了以往用图版拟合确定渗透率分布的缺点。其方法是:首先用概率统计方法统计出油田渗透率分布的均值E(k)(或E(lnk))和E(k2)(或E[(lnk)2]),并且利用这二个均值计算出常用的4种理论渗透率分布类型( Γ( )型、Γ(x)型、Γ(x2)型和对数正态分布型)的分布参数;然后计算出4种理论分布与实际分布的方差值∑[fN(ki)-f(ki)2,选择其方差值最小的理论分布类型作为该油田的渗透率分布类型。
- 蒋明煊
- 关键词:油藏工程渗透率分布函数
- 检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两种方法
- 1992年
- 从贝克莱-列维列特(Bucklev-Leverett)水驱油基本原理出发所推导出的两个基本公式,可用于检验由驱替实验资料计算所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否真实地反映实验过程,从而得到了两种检验方法。用这些方法对4块岩样的实验资料所计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分别进行了检验,表明其中两块岩样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真实地反映了实验结果,而另两块岩样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实验结果有较大误差,所得的检验方法简便、准确。
- 蒋明煊
- 关键词:油田开发驱替实验相对渗透率
- 异常渗流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异常渗流油藏往往因为或是流体性质异常、或是多孔介质异常、或是流动状况发生变化 ,从而造成流体渗流不符合达西渗流规律。通过室内试验 ,确立了异常渗流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的研究方法 ,测试了其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 ,并由无因次采液 (油 )
- 胡雪滨汪伟英蒋明煊
- 关键词:渗流特征相对渗透率
- 块状底水裂缝型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及稳油控水对策
- 2010年
- 正确地认识和预测油田含水上升规律,是实施油田稳油控水,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X油田为一生物礁地层圈闭的块状底水裂缝型油田,油藏边地水能量充足,油水粘度比大。开采特征主要表现为见水早,含水上升速度快。本文根据油田PVT和动态数据对含水上升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整体压锥能显著提高油井产量、降低含水,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指导本油田制定稳油控水措施及同类油田开发有重要意义。
- 李友培喻高明蒋明煊
- 关键词:含水上升规律边底水油藏
- 砂岩底水油藏底水锥进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2
- 1996年
- 鉴于砂岩底水油藏开采特征有别于灰岩层水油藏,因此有必要研究砂岩底水油藏的开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三维三相黑油模型分析了单井产油量、储层沉积韵律、垂向水平渗透率比、夹层大小及位置、边底水能量、油水粘度比、井距、油井射开程度以及油水毛管压力等9种因素对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底水锥进的主要因素是单井产油量、夹层大小及位置、垂向水平渗透率比、储层沉积韵律和油水粘度比。
- 喻高明凌建军蒋明煊
- 关键词:油藏动态油藏数值模拟砂岩油气藏
- 底水油藏水平井和直井开采对比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底水油藏应用水平井及直井开采技术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采油速度、布井方式及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Kv/Kh)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的效果远远优于直井。水平井在平面上的布局,在低采油速度下对开采效果影响较大,而在高采油速度下则影响不明显。地层的Kv/Kh值对水平井开采效果影响明显。
- 喻高明李建雄蒋明煊冯绪波
- 关键词:底水油气藏水平井直井布井数值模拟
- A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针对目前国内外已投入开发的大量油田都己经进入中高含水期和产量递减阶段,大量可动原油采不出来的问题,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洛伦茨曲线法研究了A油田的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层内非均质性,得出A油田存在较严重的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具有中等程度的层内非均质性。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洛伦茨曲线法比统计学方法更实用,更直观,操作更简便,并且能定量地研究储层非均质程度。
- 江山蒋明煊程彦武
-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统计学洛伦茨曲线
- 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机理及开发策略被引量:102
- 1997年
-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采油速度、油层沉积韵律、垂直水平渗透率比、夹层大小及位置、边底水能量、不同油水粘度比、井距、射开程度、毛管压力等对砂岩底水油藏开采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有夹层存在时Kv/Kh值对底水上升速度及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精细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底水锥进的主要因素是采油速度、垂直水平渗透率比、油水流度比、夹层;砂岩底水油藏底水推进一般以平托为主。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 喻高明凌建军蒋明煊刘德华
- 关键词:砂岩底水油藏锥进油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