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雄辎
- 作品数:2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小波变换-主成分回归法在四组分食用色素同时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 2009年
- 将小波变换(WT)与主成分回归(PCR)法相结合,对苋菜红、胭脂红、、诱惑红、赤藓红四种食用色素进行同时测定。选用Bior1.1小波对四组分混合物的原始吸光度数据进行一次分解,以低频系数作校正集并用交叉验证法选择主成分数进行PCR建模,获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测结果。
- 司圣柱王丽平董雄辎
- 关键词:小波变换主成分回归食用色素
- 硫改性纳米铁粉活化过硫酸盐处理印染废水
- 2024年
- 硫化是改善纳米零价铁(Fe(0))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综合实验中,利用硫化纳米零价铁(S-Fe(0))活化过硫酸盐实现了有机偶氮类染料胭脂红的高效去除。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技术表征了硫掺杂量对Fe(0)形貌特征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硫掺杂量、S-Fe(0)投加量和Na_(2)S_(2)O_(8)浓度对S-Fe(0)/Na_(2)S_(2)O_(8)体系中胭脂红降解效果的影响。利用自由基捕获实验监测活性物种,确定其反应机理,并探究了环境常见共存阴离子(Cl^(-)、CO_(3)^(2-)、SO_(4)^(2-)和NO_(3)^(-))和腐殖酸对该体系去除胭脂红的影响。在催化体系的循环实验中,S-Fe(0)/Na_(2)S_(2)O_(8)体系对胭脂红的降解表现出高效和稳定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硫改性技术提高了Fe(0)的催化和稳定性能,而S-Fe(0)/Na_(2)S_(2)O_(8)体系也是一种经济、绿色和高效的印染废水处理手段。
- 袁颐进邰文清王梁胜胡强锋董雄辎姚成立
- 关键词:过硫酸钠胭脂红
-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思考被引量:4
- 2015年
- 《精细化学品化学》涉及内容繁杂,知识点多,结合本校相关专业的专业特点,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探讨,包括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设置考核方式。
- 杨潇董雄辎
-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方法
- 不同植物中绿原酸的提取被引量:7
- 2009年
-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从金银花、杜仲、向日葵、红薯中提取绿原酸的工艺。
- 董雄辎王丽平司圣柱
- 关键词:绿原酸
- 任务分析理论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将任务分析理论应用到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中,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其学习条件,并通过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为熟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和原子稳定结构。同时,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中使能目标、起点能力与终极目标三者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
- 郭孝培袁新影董雄辎刘艳
-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 多元校正分析在多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对近年来化学计量学中的多元校正方法应用情况作一介绍,其应用范围包括金属元素、食用色素、药物、氨基酸等混合多组分的同时测定。
- 董雄辎田燕司圣柱
- 关键词:多组分
- 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培养——以《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结合"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内涵及新课程标准中提及的五种意识,提出一套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教学活动流程,即问题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建构模型-解决问题;以"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的教学片段为例诠释落实的具体流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 胡钱进董雄辎王通
- 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定硝基甲苯异构体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波长范围220-370nm,间隔0.2nm,测定了三种硝基甲苯异构体混合物乙醇溶液的吸光度数据,并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邻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的回收率分别在98.225%-101.19%、100.25%-103.09%和99.547-100.94%之间。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偏最小二乘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用于多组分混合物的同时测定。
- 王丽平董雄辎司圣柱
- 关键词:硝基甲苯分光光度法偏最小二乘法
- 化工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2010年
- 从化工实验课程的目的、实验与理论的联系、开放型化工实验、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学生绿色化工概念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讨论了高等学校师范类化学本科专业化工实验的教学。
- 董雄辎王丽平
- 关键词:化工实验教学
- 化工前沿讲座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2024年
- 化工前沿讲座课程属于学科前沿讲座课程系列,是本科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础课程知识的必要补充,也是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效延伸。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有机会充分了解化工行业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态,明确深造和就业的方向。该文根据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化工前沿讲座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化工前沿讲座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探讨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为相关学科前沿讲座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刘璇唐敏李娜董雄辎
-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