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帕米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根吸收及牙移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帕米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根吸收及牙移动的作用。方法选取48只6周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每只大鼠上颌分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在大鼠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0.5 mmol/L帕米膦酸钠50μl,对照侧注射0.9%生理盐水50μl,每3天注射1次。分别于实验第3、7、14天时分批处死16只大鼠,随机选择8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作牙周组织学切片进行牙根吸收指数的测定,另外8只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吸收情况。实验数据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实验侧与对照侧牙移动的距离均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增加,第3、7、14天时实验侧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均小于对照侧,第7、14天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切片观察牙根吸收指数及电镜扫描结果都显示在第3、7、14天时实验侧相比对照侧牙根吸收少,在第7、14天时两侧牙根吸收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二膦酸盐帕米膦酸钠能够抑制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根吸收,减缓牙移动的速度。
- 李海燕王旭霞曾婧刘宛鑫董瑞张君
- 关键词:帕米膦酸钠正畸牙移动牙根吸收
- 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牙移动及牙根吸收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对正畸源性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在山东大学西校区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30只6周龄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安装矫治器前3d实验组于腭侧黏骨膜下局部注射伊班膦酸钠50μL,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50μL,每3d注射1次直至实验结束。2组动物分别于安装矫治器后第3、7、14d各处死5只。检测大鼠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牙根吸收指数,并进行牙体牙周联合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安装矫治器后第7、14d时实验组牙齿移动距离、牙根吸收指数、破牙骨质细胞数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阳性表达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伊班膦酸钠可抑制大鼠正畸牙齿的移动及牙骨质和牙本质的异常吸收,利于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的改建。
- 王胜林王旭霞曾婧李静董瑞张君
- 关键词:二膦酸盐伊班膦酸钠牙根吸收牙周组织
- 消费者涉入程度、感知风险与网络购买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
-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网络购物因其便捷、经济等优势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速普及,我国的网络购物近年来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目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网络消费者生活不可缺失的部分,网络已...
- 董瑞
- 关键词:网络购物感知风险购买意愿消费者
- 文献传递
- 前牵引颏部反作用力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前牵引颏部反作用力对颌骨尤其是颞下颌关节应力及位移的影响,为前牵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头部行CT扫描,并借助Mimics等专用软件,建立完整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前牵引矫治器反作用力原理,直接在颏部中央的最下方施加与(牙合)平面成后上22°~49°(每隔3°取1个角度)的载荷,大小为5N,测定颌骨尤其是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及位移变化.结果 在不同角度施加相同载荷时,上颌骨产生接触应力,加载角度由22°增大到40°时,颞下颌关节窝内应力逐渐下降,加载角度由40°增大至49°时,颞下颌关节窝内应力略有增大;下颌骨同样产生接触应力,髁突头应力随加载角度增大而减小(由0.405 MPa减小至0.037 MPa),髁突颈部随加载角度的增大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载荷与(牙合)平面呈后上40°时颞下颌关节区受力最小(0.018 ~0.327 MPa).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各节点X轴位移均为正值,且随加载角度增大而减小;Y轴位移出现负值,从40°开始变为正值,即载荷加载角度小于40°时下颌骨发生后下旋转.载荷与(牙合)平面呈40°时颞下颌关节区位移值较小(0.0005 ~0.0081 mm).结论 前牵引矫治作用于颏部的反作用力在与(牙合)平面成后上40°时传导至颞下颌关节区的应力值和位移值均较小,有利于关节组织的健康.
- 董瑞王旭霞张文娟李静郑德华张君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有限元分析
- 前牵引矫治方向顺时针变化反作用力有限元分析
- 2013年
- 目的建立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前牵引角度顺时针增大时其反作用力在颞下颌关节(TMJ)和颌骨的应力及位移变化,为正畸临床更好地治疗骨性Ⅲ类错,避免对TMJ和颌骨的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0—2012年在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验室完成。选择1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完整的包含TMJ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牵引矫治器反作用力,直接在颏部施以一定大小的力并顺时改变施力的方向,测定TMJ和颌骨应力及位移的变化情况。结果 (1)应力方面:从不同角度加载节点力之后产生最大应力点出现在加载部位颏部,关节窝、髁突头颈部等部位应力也比较集中;从不同角度施加相同载荷时,上下颌骨均产生接触应力,40°时最小。(2)位移方面:以一定力值不同角度施加节点力后,该模型产生微小的位移变化,位移最大部位产生在加载部位;下颌发生了顺时针旋转。结论 (1)前牵引矫治器在牵引上颌向前的同时,确实对TMJ及颌骨产生反作用力,临床上在保证上颌牵引效果的同时,要考虑将其不利的反作用力降到最低;(2)传统加力方式中的角度(37°)似乎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方面考虑40°要优于37°。
- 雷印涛王旭霞董瑞赵姝亚陈云张君
- 关键词:前牵引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
- 前牵方向逆时针改变反作用力的有限元分析
- 2013年
- 目的建立并使用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前牵引角度逆时针减小时其反作用力在颌骨特别是颞下颌关节(TMJ)的应力及位移变化,为正畸临床更好地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避免对TMJ的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完整的包含TMJ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牵引矫治器反作用力,直接在颏部施以一定大小的力并逆时针改变施力的方向,测定颌骨和TMJ区应力及位移的变化情况。结果应力方面:①从不同角度加载节点力之后产生最大应力点出现在加载部位颏部,关节窝、髁突头颈部等上下颌接触部位应力也比较集中,且随角度的逆时针变化,最大应力增大;②接触部位(TMJ)应力变化规律:从不同角度施加相同载荷时,上颌骨产生接触应力,角度由37°逆时针减小到22°时,接触应力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下颌骨同样产生接触应力,下颌头处节点的等效应力(如节点24757)随牵引角度的逆时针减小呈增大趋势,下颌颈处的节点(如点24301)也是如此。位移方面:①以一定力值不同角度施加载荷后,该模型产生微小的位移变化,位移最大部位产生在加载部位,下颌骨位移沿X轴正方向逐渐减小。牵引角度小于等于37°时,上颌骨位移沿Y轴由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②5个节点在X,Y方向的位移可以看出:X轴位移值均为正值,且随着角度由37°逆时针减小,位移基本呈上升趋势(31°位移值最小);Y轴位移值大部分为负值(只有37°时关节窝内节点和34°时关节窝内个别节点为正值)说明37°时下颌即发生了后下方(顺时针)旋转,随着角度逆时针减小,上下颌均发生了后下方(顺时针)旋转,且位移值基本呈增大趋势。结论①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成功建立;②前牵引矫治器在牵引上颌向前的同时,确实对颌骨及TMJ产生反作用力,如下颌的后下旋转,颏部的应力变形等,因此临床上在保证上颌牵引效果的同时,要考虑将其�
- 董瑞王旭霞张文娟陈云郑德华张君
- 关键词:前牵引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
- 前方牵引矫治器不同力值反作用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建立包含颞下颌关节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方牵引矫治器反作用力的加力方式,分析其在颞下颌关节区、颌骨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对各部位节点位移的影响.方法:选择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通过CT扫描得到颅颌面的二维图像数据,借助Mimics、Magics、MSC等专用软件,采用连续、均质、线性、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和上、下颌骨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前方牵引装置的反作用力原理建立加力模型,即采用与验平面成后上方37°的施力方向,于下颌最底部加载3~6 N的力值,采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测定颞下颌关节区、颌骨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各部分位移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结果:在同一角度下,关节窝和髁突头、颈部应力随加载力的增大而增大,下颌最大应力出现在节点力加载部位颏部,上颌最大应力出现在刚性固定面.同时该模型出现微小的位移变化,颅颌面各部分位移随节点力的增大而增大,颅上颌位移由颅底部和验平面向颅顶部逐渐减小,下颌骨的位移由前部到后部逐渐减小,并出现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器对颞下颌关节区及颌骨产生反作用力的影响,且随着加载力的增大,其产生的反作用力和形变随之增大.颏部可能出现变形,下颌顺时针方向旋转.
- 刘宛鑫王旭霞张文娟董瑞陈云张君
-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颞下颌关节
- 帕米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对正畸牙根吸收影响的动物实验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抗代谢性骨病药物帕米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根吸收的影响,为正畸临床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2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帕米膦酸钠组与伊班膦酸钠组,每组24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9%NaCl溶液)、0.5mmol/L帕米膦酸钠溶液和0.5mmol/L伊班膦酸钠溶液各50μl。实验第3、7、14天时每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行组织切片观察,进行破牙骨质细胞计数、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factor,ODF)检测及牙根吸收指数分析,使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比较。结果各组第3天破牙骨质细胞数、ODF表达及牙根吸收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和14天破牙骨质细胞数、ODF表达及牙根吸收指数帕米膦酸钠组[(2.675±0.002)个、(0.1683±0.0007)、(0.103±0.003)和(3.886±0.048)个、(0.1873±0.0014)、(0.283±0.001)]和伊班膦酸钠组[(2.601±0.001)个、(0.1634±0.0010)、(0.099±0.002)和(3.754±0.019)个、(0.1818±0.0016)、(0.281±0.001)]均显著小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2.810±0.001)个、(0.1792_-±0.0008)、(0.120±0.001)和(4.800±0.001)个、(0.2060±0.0007)、(0.401±0.001)](P〈0.05);相同时间点帕米膦酸钠与伊班膦酸钠组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米膦酸钠与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根吸收的影响基本一致,均可减轻牙根吸收的程度。
- 赵姝亚王旭霞刘宛鑫董瑞李静张君
- 关键词:正畸牙齿移动伊班膦酸钠帕米膦酸钠牙根吸收动物实验NACL溶液
- 一种增强隐形矫治移动牙效能和支抗牙稳定的装置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牙齿矫治技术领域,本公开涉及一种增强隐形矫治移动牙效能和支抗牙稳定的装置及应用。包括:矫治套,由膜片形成的套状结构,具有匹配至少一个牙齿形状的凹槽;金属丝,位于膜片的片层结构内部,金属丝设置在对应后牙的颊面和/...
- 张君董瑞刘宛鑫杨焱然陈浩孙同珂伊雅婷曾维谦
- 2种上颌前牙压低方法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多用途弓在压低上颌前牙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列排齐后仍表现为前牙Ⅲ°深覆的成年患者20例,随机分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组和多用途弓组进行上颌前牙压低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上颌前牙区牙周组织检查,测量项目包括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中切牙的矢状向和垂直向变化、前牙覆改变、上颌中切牙临床冠改变、上颌切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变化等。利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组治疗前、后U1-SN、U6-SN和U6-PP距无显著变化(P>0.05);前牙覆、U1-Stm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上颌切牙牙周探诊深度增加(P<0.05),角化龈宽度减小(P<0.01),有统计学差异。多用途弓组在U1-SN、U6-SN、OP-SN、PLI2的改变上与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组有所不同(P<0.05);在牙周组织改变方面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上颌前牙压低量、唇齿关系改善、治疗时间上优于多用途弓,在牙周组织改变方面2组无显著差异。
- 马丹王旭霞靳淑梅董瑞刘宛鑫李静张君
- 关键词:微螺钉种植体多用途弓上颌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