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静萍
- 作品数:44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可调式抬腿垫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抬腿垫,包括主垫、斜垫、盒体、盒盖和调节装置;盒体呈长方体且顶面敞口,盒盖与盒体顶面相配;调节装置安置于盒体内部中央处;调节装置包括基座和升降丝杆,基座内设有与升降丝杆啮合传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
- 李燕葛静萍陈婷婷施万印尹媛媛李晓梅
- 文献传递
- 介入治疗人造血管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人造血管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护理特点及要求,以提高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质量.方法:对置管溶栓治疗16例上肢人造血管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
- 李燕顾建平楼文胜葛静萍刘艳艳尹媛媛徐蕾成蕾朱立慧陈婷婷李晓梅
- 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剂皮下注射部位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注射部位的选择策略,为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提供依据。方法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抗凝剂皮下注射治疗的妊娠晚期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通过脐部做一水平线,经B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个区域的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注射深度安全的情况下在腹部8个区域行轮换皮下注射;对照组选择部位为上臂部三角肌中、后区域轮换注射。比较两组注射后即刻、2 h疼痛评分,皮下淤斑和硬结的发生率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注射后即刻、2 h疼痛评分,淤斑、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1);两组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避开脐周(距脐10cm以内),在腹壁外侧缘8个区域内运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对妊娠晚期患者行抗凝剂皮下注射安全、可行、有效。
- 李燕万丽葛静萍Sutedjo Janesya赵伯翔顾建平
- 关键词: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剂皮下注射注射部位
- 综合教学模式在介入护理规范化培训中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综合教学模式即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联合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介入病房护理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介入病房接受规范化培训的40名新入职护士,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对照组接受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实验组运用CP联合PBL的新型临床教学方法。规培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综合应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规培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综合应变能力考试分数分别为93.85±3.83、94.05±2.68、92.45±3.10;而对照组相应考试分数分别为86.55±4.52、90.10±5.23、86.45±4.79,实验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不仅拥有更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且教学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介入科病房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护理带教中运用CP联合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员更好地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改善了综合应变能力,并促进其培养批判性思维。此外,该新型教学方法提升了介入科病房的教学满意度。
- 甘舒琴何娟葛静萍李燕
- 关键词:综合教学模式介入护理临床带教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护理
-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2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病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结果: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积极配合治疗.2例治疗均取得成功,无并发症发...
- 葛静萍李燕
- 关键词:介入治疗临床护理
- 文献传递
- 基于3D打印的妊娠患者腹部注射引导工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妊娠患者腹部注射引导工具,包括作为主体的板件,板件包括左板和右板,左板与右板之间经转轴活动连接,左板、右板分别与目标妊娠患者腹部的一部分相贴合;左板、右板分别具有一组注射孔,注射孔的分布区...
- 李燕葛静萍尹媛媛何娟何旭顾建平
- 内脏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 李燕葛静萍顾建平施万印
- 一种肢体测量用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测量用装置,包括软尺和外壳;软尺位于外壳内;外壳具有供软尺伸出的出口;外壳外侧设有白板笔;外壳一侧面设有白板,外壳另一侧面设有笔夹;白板笔上设有白板擦。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物品不易丢失,利于提高工作...
- 尹媛媛李燕葛静萍陈婷婷李晓梅李兰华刘国鹏刘萍何娟杨若雯
- 文献传递
- 妊娠晚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中改良腹壁皮下注射部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改良腹壁皮下注射部位(以下称改良部位)及分区方法在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20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妊娠晚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低分子肝素不同注射部位分为2组,每组10例分析注射部位皮下组织厚度、皮下出血发生率、血浆anti-Xa因子活性水平、疼痛评分,探讨改良部位的可行性、有效性。结果皮下组织厚度:脐周10cm内为(8.4±1.9)mm,小于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注射针头长度;三角肌下缘、前腹壁、侧腹壁分别为(17.7±4.2);(20.2±4.6);(26.8±5.6)mm,均大于针头长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7.355,P<0.001);前腹壁及侧腹壁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56,1.858;P=0.100,0.144)。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arti-Xa活性水平均于治疗第5天达到治疗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部位瘀点、紫癜及皮下出血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07,4.824,22.260;P<0.001,P=0.028,P<0.001)。穿刺及拔针即刻疼痛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7.182,5.813;P<0.001,P=0.047)。结论与上臂部、脐周10cm内(传统注射部位)相比,改良部位及分区法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便于自我注射的优势,是妊娠晚期皮下注射部位选择的优先方案。
- 葛静萍顾建平许秀芳万丽郑乃霞李燕
- 关键词:腹壁妊娠晚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
- 多功能智能输液泵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智能输液泵,包括控制器、蠕动泵、输注组件、管路组件以及抽气泵;输注组件具有壳体,壳体内设有驱动件、压辊和平板,平板竖直布置,压辊安置于驱动件上,压辊平行于平板;管路组件包括蓄液袋、进液管、排气管、以及...
- 李燕顾建平葛静萍陈婷婷尹媛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