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蔓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LB膜技术应用于自微乳释药系统(SMEDDS)的处方研究
- 目的探讨通过LB膜技术研究自微乳释药系统(SMEDDS)的处方。方法采用LB膜技术测定不同油的极性,并测定不同油乳化后形成乳剂的粒径大小;通过绘制三元相图,选择形成自微乳区较大的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并制备由不同极性...
- 全东琴葛蔓高立军
- 文献传递
- 非诺贝特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非诺贝特组合物。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其包含i)有效量的非诺贝特、ii)油、iii)PVP、和iv)固体辅料,并且所述的组合物呈固体形式。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所述组合...
- 全东琴郭香王涛葛蔓
- 文献传递
- 非诺贝特自微乳制剂的体内外评价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将非诺贝特制成自微乳制剂,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测定乳化后乳剂的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考察非诺贝特自微乳制剂的体外溶出度以及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并与市售制剂相比较。结果:制备的非诺贝特自微乳制剂可在5min内乳化完全,且乳化后形成的微乳平均粒径小于50nm。以0.1mol.L-1盐酸为溶出介质,20min可溶出90%以上。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与市售制剂相比,自微乳制剂的AUC0-∞提高了约7倍。结论:自微乳制剂可显著提高非诺贝特的体外溶出和体内生物利用度。
- 葛蔓全东琴
- 关键词:非诺贝特自微乳溶出生物利用度
- 非诺贝特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 本发明提供了非诺贝特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i)呈溶解状态的非诺贝特、ii)混合油、iii)表面活性剂和iv)助表面活性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较短时间内具有高度的溶出度,而且在...
- 全东琴葛蔓
- 高靶向载体给药系统的的分类及其设计原理
- 目的:综述近年来靶向给药系统的分类及设计原理。
方法:查阅了近几年文献,从不同方面阐述靶向制剂的发展。
结论:靶向制剂主要是一种载体制剂,这种载体多采用超微粒物由于体内物理和生理作用能将这些微粒分散体...
- 葛蔓全东琴
- 关键词:药物设计靶向制剂
- 文献传递
- 非诺贝特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的非诺贝特组合物。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其包含i)有效量的非诺贝特、ii)油、iii)PVP、和iv)固体辅料,并且所述的组合物呈固体形式。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所述组合...
- 全东琴郭香王涛葛蔓
- 文献传递
- Langmuir-Blodgett膜技术应用于自微乳释药系统的处方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自微乳释药系统(SMEDDS)是由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均一溶液,在水及胃肠液轻微搅拌下可以自发形成粒子小于100 nm的微乳,在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SMEDDS处方组成较多,一般以宏观乳化效果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但目前选择辅料的依据较模糊,缺乏理论依据使筛选过程复杂、可控性低。
- 全东琴葛蔓高立军
- 关键词:自微乳释药系统吉布斯自由能
- LB膜技术应用于自微乳释药系统(SMEDDS)的处方研究
- 目的:探讨通过LB膜技术研究自微乳释药系统(SMEDDS)的处方。方法:采用LB膜技术测定不同油的极性,并测定不同油乳化后形成乳剂的粒径大小;通过绘制三元相图,选择形成自微乳区较大的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并制备由不同...
- 全东琴葛蔓高立军
- 关键词:自微乳释药系统处方筛选
- 文献传递
- 非诺贝特的口服药物组合物
- 本发明提供了非诺贝特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i)呈溶解状态的非诺贝特、ii)混合油、iii)表面活性剂和iv)助表面活性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较短时间内具有高度的溶出度,而且在...
- 全东琴葛蔓
- 文献传递
- 油相的极性对乳剂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乳剂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其不稳定性是由在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形成最小界面区域的趋势造成的。最小界面区域主要由絮凝和Ostwald ripening决定的。絮凝通常被认为是导致乳剂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但是絮凝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稳定剂来避免。而另一方面,只要有弯曲界面的存在,就会发生Ostwald ripening。这种分散相的传递既有胶束传递又有分子传递,而分子传递不仅与乳滴曲率的不同有关,还与乳滴的组成有关。乳滴组成的不同主要是油相的不同,可以通过油相极性的知识来预测,通常来讲,随着油相极性的增大,乳剂的稳定性降低。
- 葛蔓全东琴
- 关键词:乳剂油相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