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肿瘤
  • 7篇晚期
  • 5篇乳腺
  • 5篇肺癌
  • 5篇癌患者
  • 4篇乳腺癌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肺癌
  • 4篇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疗效
  • 4篇临床病理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病理
  • 3篇预后
  • 3篇乳腺癌患者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大兴区...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6篇荀培
  • 12篇韩磊
  • 5篇陆汉红
  • 4篇张志国
  • 3篇宋春青
  • 3篇李文文
  • 3篇张颖
  • 3篇罗健
  • 2篇李莉
  • 2篇李海欣
  • 2篇李文文
  • 2篇刘红
  • 2篇陈可欣
  • 2篇郭宏伟
  • 2篇郭彩虹
  • 2篇郝玮
  • 2篇宋春青
  • 2篇李莉
  • 1篇王毓洲
  • 1篇赵丽波

传媒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迪注射液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化疗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1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8例:含铂方案化疗,观察组80例,在含铂方案化疗基...
荀培韩磊赵丽波郑国文张颖路汉红
天津市近20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比较1981—2000年近20年间不同时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了解其发病和预后变化趋势。方法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1—2000年20年间收治的11400例乳腺癌病例中随机抽取1678例,对其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1991—2000年(1990年代)和1981—1990年(80年代)相比,收治的乳腺癌病例数增加237%,平均每年上升11.8%;患者发病年龄未见明显变化,中位年龄为46~47岁;早期乳腺癌(0~Ⅰ期)的检出率提高,由1981—1985年的12%上升到1996—2000年的15.5%,而Ⅲ期乳腺癌的比例明显降低,由24.9%降至16.5%,原位癌比例由3.7%上升到4.4%;同时腋淋巴结转移率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几率降低,分别由51.8%和27.8%下降到46.3%和13.5%;生存分析显示,患者术后5年及10生存率分别从1980年代的76%、63%提高到1990年代的86%和74%。结论近20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乳腺癌检出比例增加,腋淋巴结转移率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几率降低,患者预后得到改善,5年、10生存率均有提高。
刘红荀培陈可欣李海欣郝希山
关键词:乳腺肿瘤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点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其与单侧乳腺癌(UBC)的预后。方法收集205例BPBC和1677例UB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比较两者在病史背景、临床情况、组织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BPBC占同期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5%;BPBC患者较UBC患者:40岁之前及绝经前发病比例高,初潮年龄早,初产年龄晚,既往乳腺良性疾病史及乳腺癌家族史阳性率高,肿瘤直径>5cm比例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后三者为BPB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罹患对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约1.6倍(OR=2.631);二者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BPBC远处转移率为20.0%,与UBC(23.1%)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322);UBC的5年、10年生存率为81.4%和72.3%,以第一癌为起点计算生存时间,BPBC5年生存率87.4%,10年生存率80.2%,与UBC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41);以第二癌为起点计算生存时间,BPBC5年生存率80.0%,10年生存率72.4%,与UBC相比亦无显著差异(P=0.437)。结论 BPBC与UBC的预后无显著差异。有乳腺癌家族史、肿瘤直径>5cm、既往乳腺病史及40岁前发病的乳腺癌患者是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应格外重视术后对侧乳腺的监测。BPBC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可能成为预防BPBC的干预靶点。
王彤荀培李海欣陈可欣刘红
关键词:乳腺肿瘤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预后
肿瘤幸存者双向转诊模式研究进展
2011年
随着肿瘤诊治技术的进步,肿瘤治疗效果不断提高,肿瘤幸存者的人数也随之显著增长.2006年WHO已经将肿瘤定义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因此,有必要对肿瘤幸存者实施规范的长期健康计划.长期的健康计划包括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肿瘤监测和随访.长期以来,该项工作往往以大型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为中心展开,然而此项工作更适宜在社区医院开展.
荀培张志国韩磊王毓洲
关键词:肿瘤幸存者双向转诊登记系统
乳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荀培
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采用紫杉醇单药80 mg/m2加入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 h(d1,d8),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作疗效评价。结果:3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15例,进展(PD)13例,有效率为26.3%(10/38),疾病控制率为65.8%(25/38),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末梢神经炎、肌肉关节疼痛、恶心呕吐、乏力。结论:紫衫醇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郭彩虹郝玮李莉荀培李文文郭宏伟高正兴韩磊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老年人紫杉醇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组1(30例)和组2(28例),组1采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组2采用卡培他滨治疗,记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组1患者病情缓解有效率为36.67%,疾病控制率为80.00%,高于组2的25.00%和5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的生存时间为(11.3±4.4)个月,1年生存率为70.0%,2年生存率为3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组2的生存时间为(7.5±2.3)个月,1年生存率为50.0%,2年生存率为10.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两组生存时间、生存率、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方法相较于单一的卡培他滨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荀培
关键词: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
艾迪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探讨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8例)给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组患者(80例)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化疗周期结束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3.75%(35/80),对照组为39.74%(31/78),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3^+、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能够明显促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荀培韩磊赵丽波张颖陆汉红罗心宇王婧郑国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艾迪注射液
厄洛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厄洛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一线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多西他赛(多西他赛组,39例)75 mg/m^2,静脉滴注2 h,每21 d 1次;厄洛替尼(厄洛替尼组,39例)150 mg口服,1次/d。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Karnofsky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厄洛替尼组的ORR、DCR均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28.2%vs.10.3%,61.5%vs.38.5%,均P<0.05);与多西他赛组比较,厄洛替尼组皮疹程度显著升高,血小板下降及肝功能异常明显减轻(P<0.05);化疗后2组Kamofsky评分均明显升高(t=7.16,5.00,P<0.05),且厄洛替尼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3.81,P<0.05)。厄洛替尼组中位PFS为7.73个月(95%CI 7.51~7.90),多西他赛组中位PFS为7.30个月(95%CI 7.08~7.52),厄洛替尼组中位PFS显著长于多西他赛组(χ~2=5.80,P<0.05)。结论厄洛替尼靶向治疗可提高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郝玮宋春青卢桂龙荀培卢元丽韩磊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西他赛厄洛替尼靶向治疗
乳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PLT)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寻乳腺癌预后评价的敏感性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初诊的49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检测患者PLT,根据患者PLT高低分成A组(PLT〈150×10^9/L),B组[PLT(150-250)×10^9/L],C组(PLT〉250×10^9/L)三组,对PLT与患者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风险比例模型对PLT对生存期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PLT计数与患者临床分期及T、N、M状态之间存在正相关(Pearson系数〉0,P〈0.05),PLT计数与生存期存在负相关(Pearson系数=-0.583,P〈0.05),A组、B组、C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PLT为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OR=2.256,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病情加重与PLT升高相关,而PLT升高与生存期呈负相关,PLT对乳腺癌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
荀培韩磊宋春青都玮张颖陆汉红李文文罗健
关键词:乳腺肿瘤血小板计数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