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道丰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脑梗死患者
  • 4篇梗死
  • 3篇血小板
  • 3篇急性
  • 2篇血小板聚集
  • 2篇血小板治疗
  • 2篇细胞
  • 2篇抗血小板
  • 2篇抗血小板治疗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小板-白细...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血小板聚集抑...
  • 1篇中动脉
  • 1篇细胞聚集

机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范道丰
  • 2篇池丽芬
  • 2篇易兴阳
  • 2篇陈衍贵
  • 2篇陈银娟
  • 2篇胡小红
  • 1篇周强
  • 1篇廖良彪
  • 1篇刘凌云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评估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24例,稳定斑块组56例,无斑块组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水平。结果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血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34±6.18)%vs(24.67±5.34)%,P<0.05]。结论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与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可作为斑块易损性指标。
胡小红陈衍贵陈银娟廖良彪范道丰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活化大脑中动脉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影响
2010年
血小板活化是脑梗死(CI)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之一,而血小板与白细胞黏附形成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该研究对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前后急性CI患者的PLA情况进行了检测。
池丽芬易兴阳范道丰周强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血小板聚集抑制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变化及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氏细胞仪对156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PLA水平进行检测,脑梗死患者按伴发疾病不同,分为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单纯脑梗死组。结果:脑梗死患者PL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明显高于单纯性脑梗死组;脑梗死组伴高血压和糖尿病组中PLA与单纯性脑梗死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脑梗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活化起了主要作用,且高血压及糖尿病有促进体内血小板活化作用。
范道丰易兴阳刘凌云池丽芬
关键词:脑梗死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的影响及急性期疗效评估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latelet-monocyte aggregations,PM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的研究,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阿司匹林100 mg/d)及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使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所有病例PMA水平,对联合用药及单药组治疗前后PMA水平及NIHSS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用药组PMA水平(24.67±4.09)较治疗前PMA水平(29.63±6.1)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单药组PMA水平(26.5±4.14)较治疗前PMA水平(29.44±5.21)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治疗2周后PMA水平(19.51±3.26)及NIHSS(1.9±0.7)与单药组治疗2周后PMA水平(24.57±4.8)及NIHSS(3.5±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单用阿司匹林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更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并能改善脑梗死患者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范道丰郑瑞锋胡小红陈银娟陈衍贵
关键词:氯吡格雷脑梗死流式细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