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3篇手术
  • 2篇神经阻滞
  • 2篇肾上腺
  • 2篇嗜铬
  • 2篇嗜铬细胞
  • 2篇嗜铬细胞瘤
  • 2篇全麻
  • 2篇全麻诱导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小儿
  • 2篇硫酸镁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手术
  • 1篇星状神经节
  • 1篇星状神经节阻...
  • 1篇星状神经节阻...
  • 1篇血儿茶酚胺
  • 1篇腰椎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苏榆
  • 7篇戴秀萍
  • 3篇陈家骅
  • 2篇吴蓉蓉
  • 2篇吴蓉蓉
  • 2篇刘胜兰
  • 2篇曾一平
  • 1篇张健
  • 1篇张健
  • 1篇顾尔伟
  • 1篇吴蓉蓉
  • 1篇徐志荣
  • 1篇刘胜兰
  • 1篇张进
  • 1篇储小宏
  • 1篇张野
  • 1篇方卫平
  • 1篇方卫平
  • 1篇左祥生
  • 1篇陈家骅

传媒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第十一次长江...

年份

  • 1篇2006
  • 2篇1998
  • 1篇1994
  • 3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科发展50年
本文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科发展50年进行了论述。文章对该院麻醉科概况、临床医疗、教学工作、科研与学位点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张健顾尔伟陈家骅方卫平吴蓉蓉戴秀萍苏榆
关键词:临床麻醉麻醉学科麻醉医学
文献传递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中应用硫酸镁对血儿茶酚胺与皮质醇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在嗜铬细胞瘤手术中应用硫酸镁的价值。方法: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6例。麻醉诱导前静注硫酸镁1.25~2.5g,继以2.5%硫酸镁静脉连续滴注至肿瘤切除。检测不同时点血儿茶酚胺、皮质醇、电解质和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血儿茶酚胺在肿瘤切除前变化无显著差异,切除后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血皮质醇无显著变化;循环指标平稳,气管插管、腹腔探查、分离肿瘤时均无内源性儿茶酚胺升高所致的循环指标的变化。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应用硫酸镁控制急性高血压反应,是一安全有效的措施。
张健吴蓉蓉戴秀萍苏榆刘胜兰张进左祥生储小宏
关键词:硫酸镁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皮质醇
2351例胆道手术麻醉处理
1998年
徐志荣苏榆吴蓉蓉
关键词:胆道手术麻醉外科手术
98例腰椎间盘综合征的神经阻滞疗法
1994年
98例腰椎间盘综合征的神经阻滞疗法陈家骅,苏榆由腰椎间盘病变所引起的腰腿痛,有学者[1]称之为腰椎间盘综合征(LumbarDiskSyndrome,LDS),我们自1990年开设疼痛门诊以来,应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LDS98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临...
陈家骅苏榆
关键词:腰椎神经阻滞疗法
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1991年
硬膜外阻滞目前仍为我岡最砈玫穆樽矸椒?能基本满足除头部、胸腔以外各科对手术无痛的要求。但高位(C_5~T_6)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及循环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我院近两年来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子高位硕膜外阻滞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作一小结。
陈家骅吴蓉蓉苏榆
关键词:布比卡因麻醉硬膜外阻滞
硫酸镁在嗜铬细胞瘤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2年
嗜铬细胞瘤病人麻醉与手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常较急剧,时有高血压危象及心律失常发生。既往多应用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处理。
苏榆张健刘胜兰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硫酸镁麻醉肾上腺
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耳鸣的效果被引量:1
1992年
耳鸣的原因一般并不清楚,治疗也十分棘手。目前有应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离子透入、电刺激、掩蔽、心理、手术、药物及生物反馈等多种疗法,但尚无一种能获得满意疗效。笔者在疼痛门诊中应用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耳鸣患者13例,报告如下。1 病例及方法13例中男6例,女7例。
陈家骅苏榆
关键词:耳鸣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
卡肌宁在复合麻醉应用中的效应观察
1991年
卡肌宁是一种新型中效非去极化神经肌肉松弛剂。本文通过17例临床应用,对卡肌宁作用期间肌松效应、血气及拔管时病人的表现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观察。卡肌宁肌松效应平均显效时间1.40±0.75min,维持时间为30.31±6.76min,恢复时间为58.53±17.21min。从这些资料看出卡肌宁作用为中效,显效快、无蓄积。此外,观察呼吸变化及拔管时的表现,作者认为除指导和平衡血中卡肌宁刺量外,也可作为对卡肌宁作用期效应监测的一种指标。
戴秀萍曾一平苏榆张野
关键词:麻醉肌松效应复合麻醉
乙咪酯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兼与硫喷妥钠对照观察
1992年
乙咪酯(Etomidate),又名乙苄咪唑,依托咪酯,为一种短时、强效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剂,具有苏醒快、毒性作用小等优点。我院应用该药作全麻诱导共64例,进行临床小结,并就剔除小儿、休克、气管切开、鼻插管等病例后的30例与硫喷妥钠诱导的30例作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吴蓉蓉戴秀萍苏榆
关键词:乙咪酯麻醉药
1108例小儿连续骶管麻醉分析
1989年
连续骶管麻醉,是本院小儿常规应用的麻醉方法之一。自1963年~1986年底,共施麻醉1108例,效果满意,现将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208例中,男575例,女233例。其中新生儿23例,婴儿205例,幼儿285例,学龄前儿童381例,学龄儿童224例。年龄最小的为.3d新生儿,体重仅20009。
方卫平戴秀萍苏榆
关键词:骶管麻醉儿童麻醉
全文增补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