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乾
- 作品数:62 被引量:517H指数:12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东昆仑区域成矿规律分析——关于找矿工作的战略思考被引量:20
- 1999年
- 依据地质构造环境的区域演化控制成矿作用特征的总体思路,运用成矿系列和成矿序列的理论,结合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东昆仑不同成矿区带的成矿特征及资源远景,建立了区域相关成矿模式,指出昆南和昆中成矿带是金和多金属极有潜力的找矿目标区,在适合的研究方法和深入实践的基础上,东昆仑的找矿工作必将有重大突破。
- 胡正国刘继庆钱壮志李厚民孙继东苏春乾闫臻任家琪郑涛古凤宝魏新俊
- 关键词:成矿模型成矿规律
- 西秦岭杨河—固城—带原“泥盆系”中发现早石炭世化石被引量:2
- 2003年
- 西秦岭武山杨河—礼县固城—带的原“泥盆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属于早石炭世的牙形刺、珊瑚和有孔虫化石,为该区地层的重新划分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这对于重新认识该区乃至整个西秦岭地区石炭纪古地理格局、地质演化历史、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 郭俊锋李勇裴先治丁仨平苏春乾王瑶培韩会平
- 关键词:西秦岭牙形刺石炭系泥盆系
- 纪念相对论发表100周年:鞘褶皱式结构和运动方式的普遍性及生命动力学
- <正>1.鞘褶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鞘褶皱(sheathfold)是20世纪70年代研究韧性剪切带时,发现的一种新型的a型褶皱,。鞘褶皱从70年代开始经过M..Mattauer,J.D.Ramsay以及至今的研究,都把它定...
- 杨志华李勇苏春乾郭俊锋
- 文献传递
- 西秦岭大草滩组的再厘定及地质属性讨论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1∶25万天水幅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实了大草滩组的岩性组合、生物化石组合、沉积环境和沉积盆地属性。重新厘定的大草滩组是一套不整合于舒家坝组之上、伏于大庄组之下的以紫红色为特征的杂色陆相碎屑岩地层,时代归属晚泥盆世,有别于其上(原大草滩组上部)的裂陷盆地海相暗色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认为当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为拉张环境,并非挤压环境下的前陆盆地沉积。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古生代的盆地构造属性。
- 苏春乾崔建军赵欣李勇裴先治杨兴科
- 关键词:西秦岭沉积盆地晚泥盆世
- 西秦岭礼县—武山杨河一带石炭纪地层的重新厘定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1∶250 000天水幅区域地质调查,在礼县鲁班石、郭家坪、青林寺、大南岔沟、固城一带的石炭系地层中相继新发现了丰富的珊瑚、腕足、蜓及非蜓有孔虫、牙形刺及古植物化石,为该地区石炭纪地层的划分和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证据。经过区域对比,发现原划地层单元的名称和时代归属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根据新发现的化石及其组合特征,重新厘定了本区石炭纪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岩石地层单元名称。
- 苏春乾李勇赵欣郭俊峰裴先治
- 甘肃省文县石坊群孢子化石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2007年
- 在测制甘肃文县地区石坊群地层剖面中发现了孢子化石,共计14个属,56个种,将其与贵州独山、都匀地区的早、中泥盆世孢子化石组合对比,发现组合特征基本一致。因而确定了石坊群地层时代属早、中泥盆世,为石坊群地层划分、时代确定及地质构造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王瑶培刘继庆苏春乾王彦学
- 关键词:孢子化石地质意义
- 天山冰达坂—后峡一带二叠纪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 2006年
- 多年来,对北天山冰达坂—后峡一带古生代地层的划分归属争论较大。通过1∶5万区调填图,在原划上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组内发现一套火山岩系。对岩石组合、同位素测年、底砾岩、沉积环境的详细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属中二叠统阿尔巴萨依组,为一套陆相紫红色中基性—酸性火山岩组合,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为主,多见角砾岩、角砾熔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等。与下伏后峡组和上覆三叠系小泉沟群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单颗粒锆石SHRIMPU-Pb测年值为272Ma±4Ma,时代厘定为中二叠世。构造环境为早中二叠世造山后期深部热力塌陷火山喷发环境。此研究成果为东、西天山地层单元的对比和构造区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 杨兴科苏春乾陈虹张鸿剑闫海卿李新峰刘继庆
- 关键词:火山岩二叠纪
- 天山后峡—艾维尔沟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系统中若干不整合关系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 2006年
- 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之间的盆-山耦合关系研究是中国地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但仍存在意见分歧,主要原因在于对其中若干重要地质接触关系缺乏系统的观测,尤其对关键性地层关系的认定缺乏可靠的依据。通过6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天山造山带内部的后峡—艾维尔沟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系统中发现和厘定了5个不整合面,从而为天山造山带的演化及其与两侧盆地盆-山耦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地质证据。
- 苏春乾孙永娟杨兴科许安东
- 关键词:北天山盆-山耦合不整合面
- 新疆和硕县乌什塔拉红山花岗岩岩浆起源及成因机制被引量:4
- 2013年
- 红山花岗岩体位于新疆南天山乌什塔拉乡以北,乌瓦门-拱拜子和辛格尔两大区域性大断裂中间;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为61.95%~76.37%,全碱(ALK)含量较高,为6.35%~8.3%,绝大部分具有高K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A/CNK值为0.94~1.08,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REE=137×10-6~244.5×10-6,LREE/HREE为4.1~6.7,表明LREE明显富集,δEu为0.14~0.27,显示出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及高场强元素Zr、Hf、Th相对富集,而Nb、Ta、P、Ti等相对亏损。锆石U-PbSHRIMP同位素年龄为297±3Ma(待发表数据)。综合分析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其可能来自于石榴子石稳定的深部地壳,源区有相当比例的黑云母,最合适源区物质可能是碱性和高K钙碱性的安山岩和玄武质安山岩。地幔岩浆的低侵作用可能是导致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主要原因。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微量元素投图分析,认为岩浆形成于从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转变的碰撞-后碰撞造山期。
- 张天宇樊双虎陈淑娥苏春乾白金鹤彭小华王鲲鹏袁伟杨先彬
- 关键词:花岗岩地球化学岩浆起源
- 北天山东段石英滩地区早二叠世火山岩岩石组合与岩浆生成动力学机制被引量:2
- 2017年
- 北天山东段早石炭世雅满苏岛弧带位于中天山北缘的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和康古尔断裂之间。哈尔加乌组为二叠纪的火山岩地层。在区域上,哈尔加乌组火山岩与下伏地层上石炭统吐古吐布拉克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覆地层为中—上二叠统阿其克布拉克组,二者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属于典型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流纹岩、英安岩占主体地位,而玄武安山岩、玄武岩较少。该组火山熔岩锆石U-Pb SHRIMP年龄为(280.6±1.8)Ma,鉴于区域内在该时段内属于后碰撞伸展环境。因此,认为该组火山岩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组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其他样品均属钙碱性火山岩系列。玄武安山岩具有轻稀土含量较高,重稀土含量较低、低Ti高Al的典型岛弧岩浆地化特征,这表明该组火山岩主体部分的形成是先期岛弧环境的物质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再熔融所致。玄武安山岩及玄武岩的4个样品全部落在尖晶石稳定域,为软流圈物质上涌到达岩石圈的深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玄武安山岩源自于被消减板片交代改造的岩石圈地幔;英安岩、流纹岩是不同深度的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
- 滕飞苏春乾夏明哲魏居珍张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