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平
- 作品数:105 被引量:70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鼠兔高海拔适应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19年
- 鼠兔隶属于兔型目,大多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是研究哺乳动物对高寒缺氧环境适应机制的理想模型。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在机体的氧气利用和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测定了柯氏鼠兔线粒体全基因,然后分析了5种分布于较高海拔的鼠兔与6种较低海拔的兔科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并探讨了鼠兔高海拔适应时线粒体基因的作用。研究表明相比于较低海拔物种,鼠兔积累了更多的非同义突变,并且在鼠兔的线粒体编码基因的NADH2、NADH4L、NADH4、NADH5、NADH6、Cytb上均检测到正选择信号。ND2、ND4和ND5亚基的正选择位点位于非跨膜区,鼠兔的ND4L、ND6亚基的正选择位点位于TM区,但并不在与质子转运相关的关键区域。NADH脱氢酶亚基可能通过氨基酸变异干扰了质子转运过程的有效性。Cytb上的正选择信号位于跨膜螺旋H,氨基酸的变异可能影响到泛醇的结合与转移,进而改变了能量代谢。
- 贺玉姣马永贵谢惠春都玉蓉张同作苏建平
- 关键词:鼠兔线粒体NADH脱氢酶
- 四种小哺乳动物四肢长骨重量配置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统计分析了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及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四种小哺乳动物四肢长骨(肱骨、桡尺骨、股骨和胫腓骨)重量分布和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1)与其他三种动物不同,甘肃鼢鼠前肢长骨重量大于后肢,且桡尺骨重量大于肱骨,体现了地下啮齿类对大量挖掘活动的适应性进化;2)SD大鼠和高原鼠兔虽然隶属不同的科,生活史特征迥异,其四肢长骨重量的分布却具有趋同性;3)四种动物不同骨骼重量之间都呈现出极显著相关性,然而其相关系数大小却表现为甘肃鼢鼠>SD大鼠>根田鼠>高原鼠兔,反映了不同挖掘强度的物种对四肢长骨之间协调性有不同要求;4)在重量百分比相互关系上,近端长骨(肱骨或股骨)和远端长骨(桡尺骨或胫腓骨)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而近端或远端长骨之内仅有甘肃鼢鼠的肱骨和股骨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显示近端骨骼和远端骨骼分属两类相互竞争的资源投资模块。
- 林恭华谢久祥苏建平张同作
- 关键词:小哺乳动物四肢长骨资源竞争
- 一种藏羚羊初生性别及比例的鉴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羚羊初生性别的鉴定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搜集藏羚羊的胎盘;(2)从胎盘中抽提DNA;(3)以抽提的DNA为模板,用牛科动物性别鉴定通用引物对扩增目标DNA;(4)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本发明还提供了...
- 陈家瑞苏建平张同作覃雯闫京艳
- 文献传递
- 甘肃鼢鼠细胞色素b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 林恭华苏建平张同作
- 一种提取动物基因组总DNA的野外样品保存方法被引量:24
- 2006年
- 为了确定一种方便的野外动物样品保存方法,以新鲜材料作对照,从-20℃冰箱、70%乙醇、含50mmol/L EDTA的70%乙醇、95%乙醇、液氮处理的高原鼠肌肉和肝脏组织中提取基因组总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提取的基因组总DNA质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相同处理的肝脏DNA产量大,肌肉组织提取的DNA质量好;各种保存方法提取的DNA降解程度依次为,-20℃冰箱、70%乙醇>含50mmol/L EDTA的70%乙醇、95%乙醇>液氮>新鲜。选择新鲜肌肉和95%酒精处理的肌肉样品提取的总DNA作模板,进行微卫星PCR扩增,均可获得清晰的电泳带。将该方法用于高原鼢鼠,进行线粒体12S rRNA、Cytb和D-loop区测序,结果显示该方法保存的样品与新鲜样品没有差别。因此,在野外用95%乙醇固定肌肉样品是一种可行的样品保存方法。
- 蔡振媛张同作连新明慈海鑫苏建平
- 关键词:高原鼠兔高原鼢鼠总DNA提取
- 高原鼢鼠内脏器官与海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小型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质量和消化道长度具有高度可塑性,是其对环境适应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高原鼢鼠内脏器官随海拔梯度变化的比较研究,旨在从形态结构方面来探讨高原鼢鼠对环境和低氧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雄性高原鼢鼠心脏湿重和干重、脾脏干重、肺干重、胃湿重和干重、盲肠湿重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肾湿重、大肠长度与海拔呈负相关;雌性高原鼢鼠心脏湿重和干重、肺脏湿重和干重、胃湿重、盲肠湿重、盲肠长度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肝脏湿重和干重、脾脏干重、肾脏湿重和干重、大肠干重、大肠长度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内脏器官与海拔的相关性体现出高原鼢鼠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能量需求、氧气含量、外界病原体等因素做出的代偿性适应。
- 张守栋杨传华李邦张同作苏建平林恭华
- 关键词:高原鼢鼠内脏器官海拔
- 动物生活史进化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7年
- 综述了生活史性状、生活史对策、权衡、适合度及进化种群统计学等动物生活史进化领域的进展。权衡是生活史性状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分为生理权衡与进化权衡。适合度是相对的,与个体所处的特定环境条件有关,性状进化与适合度之间关系紧密。适合度是生活史进化理论研究的焦点。探讨动物生活史对策的理论很多,影响最大的是MacArthur和Wilson提出的r对策及K对策理论。随年龄的增长,动物存活率及繁殖率逐步下降的过程,称为衰老;解释衰老的进化理论主要有突变-选择平衡假设和多效对抗假设。进化种群统计学将种群统计学应用于生活史进化研究,为探讨表型适合度的进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将进化种群统计学、数量遗传学及特定种系效应理论进行整合,建立完整的动物生活史进化综合理论体系,是当代此领域的最大挑战。
- 聂海燕刘季科苏建平张堰铭张洪海
- 关键词:生活史对策适合度衰老
- 青藏高原地区塞隆骨资源的分子鉴定和地理分布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提供塞隆骨药材资源地理分布的准确资料,研究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鼢鼠物种进行了分子鉴定。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测序结果,提取单倍型序列,并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此判定每个个体的物种类型。共对35个种群的503个样品进行了测序,得到了1 140 bp长度的cytb基因全序列,从中检测到150个单倍型。其中有20个单倍型属于甘肃鼢鼠,有4个单倍型属于斯氏鼢鼠构成单系群,其余126个单倍型属于高原鼢鼠。在35个种群中,有28个全部为高原鼢鼠,有5个种群全部为甘肃鼢鼠,另有2个种群分别由高原鼢鼠+甘肃鼢鼠(DT2)、高原鼢鼠+斯氏鼢鼠(ZN3)混合而成。结果表明,青海湖周边地区和黄河贵德段上游附近地区可以作为塞隆骨药材的正宗来源地,而利用cytb基因可以准确鉴定鼢鼠物种,从而精确判定塞隆骨正宗药材资源的地理分布。
- 赵芳邓小弓张同作苏建平林恭华
- 关键词:塞隆骨鼢鼠分子鉴定资源分布
- 褐藻胶寡糖对毒死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褐藻胶寡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为了探讨褐藻胶寡糖对植物抗逆性的作用,以青丰Ⅰ号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究了不同浓度褐藻胶寡糖(0、0.05%、0.1%、0.2%、0.4%)对毒死蜱胁迫下小麦生理特性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显著降低小麦幼苗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P<0.05),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生物量降低,抑制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根冠比增加;褐藻胶寡糖对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P<0.05);浓度为0.4%的褐藻胶寡糖缓解作用最为显著(P<0.01)。因此,褐藻胶寡糖使毒死蜱对小麦幼苗的伤害有明显缓解作用,增强植物对毒死蜱胁迫的抗性。
- 张守栋张同作韩晓弟苏建平
- 关键词:小麦毒死蜱农药胁迫生理生化指标
- 高寒草甸3种啮齿动物内脏器官及相关性比较被引量:4
- 2015年
- 内脏器官是动物生理功能的基础,脏器质量及脏器指数能反映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为进一步了解高原动物对各自生存环境的适应对策,本研究比较了高寒草甸3种啮齿动物脏器指数及脏器质量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高原鼠兔的心脏、肝脏指数低于高原鼢鼠和根田鼠,根田鼠的脾脏、肺脏和肾脏指数高于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高原鼠兔的肾脏指数高于高原鼢鼠;3种动物肝脏均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原鼠兔和根田鼠的肾脏与体质量显著正相关,根田鼠心脏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物种脏器指数及器官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差异可能是物种对物质环境、能量环境、生物个体大小、外界病原体、能量代谢需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进化适应的结果。
- 张守栋杨传华林恭华张同作苏建平
- 关键词:高寒草甸啮齿动物脏器指数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