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巧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省安溪县逸夫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品德
  • 4篇课程
  • 3篇品德课
  • 2篇品德课堂
  • 2篇教育
  • 2篇教育活动
  • 2篇课堂
  • 2篇教学
  • 1篇大意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情感
  • 1篇道德认知
  • 1篇地域性
  • 1篇调解
  • 1篇调解纠纷
  • 1篇对话教学
  • 1篇新课程理念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技能
  • 1篇益智

机构

  • 3篇福建省安溪县...
  • 2篇安溪县沼涛实...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作者

  • 6篇苏巧丽
  • 1篇吴志魁

传媒

  • 1篇云南教育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教育实践与研...
  • 1篇教师
  • 1篇福建教育(综...
  • 1篇新教师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
2007年
补缺补差、追缴作业、调解纠纷,甚至“破案”……班主任可谓“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期望值与收获却成反比:学生并没有感恩戴德,甚至还视“师”如仇。如此一个悲壮角色,何谈幸福?
苏巧丽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新课程理念调解纠纷
如何铺设“品德”与“生活”之间的绿色通道被引量:1
2011年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苏巧丽
关键词:儿童生活品德形成道德情感教育活动道德认知
小茶大意——浅谈校本课程中的茶艺教学被引量:1
2012年
安溪茶艺是安溪茶文化的精华,带有浓厚的闽南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在人与茶的互动中,传递着"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在茶文化教育活动中,将传统的品茗艺术进行挖掘和整理,创编了一套具有安溪茶乡独特风格、
苏巧丽
关键词:茶圣陆羽艺术技能文化教育活动益智游戏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对话教学的话题设计
2017年
对话是围绕着话题展开的,话题设计是品德课堂对话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凸显智慧的关键环节。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学生对于对话教学环节的参与积极性都较高,话题设计得好,对话教学就能“推窗见绿、步步成景。”
苏巧丽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对话教学品德课堂教学环节活动性
茶文化进品德课堂的思考与探索
2013年
古老的茶乡安溪县,在千百年的劳动实践中,积淀了丰厚的茶文化。安溪人对茶叶的色、香、味、韵的品饮技艺和茶歌、茶谣、茶舞、茶戏、茶画、茶艺等璀璨的民间茶文化进行挖掘、整理,逐步提炼成为融诗、文、歌、舞为一体,集自然、文化、精神于一身的安溪茶文化,进而升华为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生活。安溪茶文化以其地域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在茶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
苏巧丽
关键词:茶文化品德课堂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性
《快乐一起分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2012年
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快乐一起分享"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快乐大本营"主题下设的第一个活动主题。这一内容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看到自己身边每个人的可爱,每个人的优点,用笑脸面对每一个人。【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明白集体需要每个人去爱护。
苏巧丽吴志魁
关键词:品德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