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昌平

作品数:2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植物
  • 8篇自然保护
  • 7篇自然保护区
  • 7篇保护区
  • 6篇区系
  • 5篇植物多样性
  • 5篇群落
  • 4篇省级自然保护...
  • 3篇植被
  • 3篇植被类型
  • 3篇物种
  • 3篇绿孔雀
  • 3篇孔雀
  • 2篇亚高山
  • 2篇亚高山草甸
  • 2篇药用
  • 2篇野生动植物
  • 2篇野生植物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机构

  • 23篇云南省林业调...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大理大学
  • 1篇昆明市海口林...

作者

  • 23篇胡昌平
  • 15篇王有兵
  • 9篇崔茂欢
  • 8篇杨建军
  • 7篇王生
  • 7篇李亚楠
  • 5篇杨国斌
  • 4篇梁建忠
  • 2篇周顺福
  • 2篇李金亮
  • 1篇张正全
  • 1篇杨士剑
  • 1篇陈智明
  • 1篇杨月圆
  • 1篇管亚东
  • 1篇罗燕彬
  • 1篇余皖云

传媒

  • 8篇林业调查规划
  • 2篇内蒙古林业调...
  • 2篇大理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云南林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林业建设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云南林业调查...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绿色科技
  • 1篇环境生态学

年份

  • 3篇2025
  • 8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199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宾川县乌龙坝亚高山草甸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宾川县乌龙坝草甸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48种,隶属51科112属(含变种),其中唇形科、豆科、禾本科及菊科的属数较多,菊科的属数高达15种;种数在5种以上的科有8个,分别为唇形科、豆科、禾本科、菊科、毛茛科、蔷薇科、伞形科及莎草科;寡种单种的科数量较多,是草甸植物种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是草地群落的重要组成种,西南野古草、蕨和糙野青茅的重要值最高,分别为13.651、5.431、4.163。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个类型2个变型,以北温带分布成分为主,占比达37.26%。该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较高,物种丰富度最高值达45,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达0.908和2.921;总体上低海拔区域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相对较高。
王有兵杨淑娇李子光胡昌平杨国斌杨建军姜健发李静
关键词:亚高山草甸植物多样性群落组成区系分析
苍山花甸坝亚高山草甸植物地理区系及群落结构特征
2023年
采用样线调查法、样方调查法及文献资料分析法,获取苍山花甸坝亚高山草甸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苍山花甸坝共记录到维管植物315种,隶属于87科240属;2)种子植物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型为主(32科),无中国特有科分布,属的区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种的温带成分则表现的更为明显,中国特有种较多;3)花甸坝草甸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特别是人为活动少及封育区的α多样性指数较高,采取保护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多样性。总体而言,花甸坝草甸生态环境保护相对较好,但应加强对生态环境及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及时开展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治理。
王有兵胡昌平杨建军姜健发王生崔茂欢杨淑娇赵雪美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群落结构
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类型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内共有8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和14个群丛。其中:多变石栎林、刺叶高山栎林、川滇高山栎林、云南松林、华山松林和云南铁杉林群落结构完整,特征较为典型;滇青冈林处于发育初期,群落结构不典型;杨桦林、杜鹃灌丛为次生植被,群落结构不完整或不典型;含云南松、杜鹃的中草草丛为过渡类型,群落不稳定。常绿阔叶林垂直带谱明显,针叶林垂直带谱不明显,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林下灌木种类。提出了要加大常绿阔叶林的培育力度,并注重保护林下杜鹃类植物资源的保护建议。
崔茂欢胡昌平梁建忠
关键词:植被类型植物群落
漾濞县核桃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为了揭示滇西地区核桃林下草本植物丰富程度,以漾濞县为例,调查分析了核桃林地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漾濞县核桃林下草本植物共调查到115种,隶属于36科104属,以菊科、唇形科及禾本科为主,物种数量达41种,占总种数的35.7%。(2)单属科是该区域草本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占总科数的41.7%。(3)物种出现频度及重要值较高的种涉及9科16种,以菊科、唇形科及廖科为主。(4)核桃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海拔相关性不高,物种丰富度指数(R)与Shannon-Wiener指数(H)、Shannon-Wiener指数(H)与Simpson指数(D)、Simpson指数(D)与Pielou指数(J)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胡昌平王有兵姜健发杨国斌杨建军李曼青杨淑娇
关键词:草本植物植物多样性核桃林
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研究
2023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信息,从植物种类、区系等方面对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共记录种子植物115科417属734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10科407属723种。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以小科(55科,占47.8%)和极小科(31科,占27.0%)为主,科内种的组成以中等科(238种,占32.4%)和小科(182种,占24.8%)为主;属的组成以小属(132属,占31.6%)和极小属(272属,占62.5%)为主,属内种的组成以小属(325种,占48.0%)和极小属(272种,占37.1%)为主;优势科7科,优势属22属;在属级和种级水平植物区系上,温带分布均占有绝对优势;有3个中国特有属,265种中国特有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
崔茂欢胡昌平梁建忠杨建军
关键词:种子植物植物多样性区系特征
云南省善洲林场周边区域印支灰叶猴威胁因素与保护策略探究
2025年
文章采用半结构访谈、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善洲林场周边区域印支灰叶猴(Trachypithecus crepusculus)种群、个体数量、活动范围、自然和社会威胁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善洲林场周边区域印支灰叶猴种群个体数量为110~130只,分布于善洲林场周边旧城乡芦子园河及支流两侧的低海拔区域;在印支灰叶猴活动区域内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有栖息地孤岛化和破碎化、自然灾害、非法狩猎、丢弃牲畜尸体和生产生活垃圾、排放养殖污水、放牧、林木采伐和林下采集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建立印支灰叶猴保护共管组织,严厉打击非法狩猎行为,加快制定自然和人为干扰减缓措施,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以及加强巡护管理和宣传等保护策略,旨在为该区域印支灰叶猴的保护和繁衍提供理论依据。
姜健发张滢李亚楠王建班陈纲崔茂欢胡昌平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2025年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科数的15.1%,其中包含有203个种,占湿地公园全部种数的51.1%;禾本科、蔷薇科、菊科及毛茛科植物为常见科,各科含种数均超过20种;单种科占比31.4%,单种属占比66.3%;种子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累计占比达65.2%,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有104个,占种子植物属的43.3%;湿地公园的植被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组和18个群系,灌丛面积占比最高(38.37%),其次为草甸类(30.71%),再次为乔木林类(29.97%);α多样性指数呈现乔木林和灌丛类较草甸和水生植被类高。
王有兵姜健发杨淑娇胡昌平杨国斌梁建忠余皖云罗燕彬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区系植被类型
龙陵小黑山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被引量:2
1999年
1994.12~1995.1 对龙陵县拟建中的小黑山、大雪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一次综合考察,其中的植被考察以线路调查为主,样地调查为辅。该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有(1)灌丛:多变石栎、杜鹃灌丛,地檀香灌丛;(2)常绿阔叶林:多变石栎、马樱花苔藓矮林,多变石栎林,木果石栎林,截头石砾、尖齿木荷林;(3)竹林:空心箭竹林;(4)落叶阔叶林:旱冬瓜林;(5)暖性针叶林:华山松林,秃杉林,云南松林,杉木林。
胡昌平
关键词:植被类型植物区系综合评价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格局
2024年
目的:了解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及特征,掌握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为保护区整合优化及后期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对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景观格局及矛盾冲突进行分析。结果:苍山片区以林地和草地为主(面积占比96.43%),洱海片区以水体为主(面积占比98.02%);研究区域林地、水域和草地景观形状较为规整,景观破碎度较低,受人为干扰较少;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保护区各类矛盾冲突图斑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4%,矛盾冲突地块主要分布于缓冲区和实验区,以耕地和集体人工商品林为主,采矿用地、城镇建成区和村庄对保护区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保护区土地结构较为合理,苍山片区管理上要以森林防火、生物多样性保护、地质遗迹保护为主;洱海片区要以湿地保护,特别是水体质量维护和提升,以及水生动植物保护为主。
胡昌平姜健发王有兵李亚楠王生
关键词:土地利用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
2024年
目的:了解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森林资源近20年的动态变化特征,为保护区编制经营管理方案提供指导。方法:以2005、2015年森林资源调查矢量数据、2021年森林、草原、湿地监测数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基于GIS技术,分析保护区森林资源动态。结果: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林地面积最大,并逐年增加;林地中,3个调查年度均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0.82%以上;保护区森林覆盖率2005—2015年间逐年增加,2015—2021年间增加值逐步趋于稳定;蓄积量以有林地蓄积为主,并逐年增加;乔木林地面积和蓄积量以栎类、云南松、华山松和苍山冷杉为主,且逐年增加;乔木林地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比重相对均衡,过熟林面积较少;各年度郁闭度等级均以中为主,且郁闭度等级为中和密的乔木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均逐年增加。结论:保护区森林质量和生态防护功能逐年提高,后期森林资源管理以增加栎类等阔叶林为主。
李亚楠王生王有兵姜健发胡昌平
关键词:森林资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