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跃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源性干预VEGF-C表达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对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分为BK组、VC组及SC组,BK组不转染,VC组及SC组均于EP管中加入200μL转染液和4μL脂质体,VC组及SC组分别加入5μg NCmimics、5μg miR-21 mimics。转染72 h后,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细胞中TCAB1蛋白表达;MTT法检测A549细胞生存率;Transwell小室检测A549细胞侵袭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结果SC组A549细胞中VEGF-C mRNA表达低于BK组、VC组(P均<0.05),转染成功。BK组、VC组中VEGF-C mRNA表达相似(P>0.05)。干预12、24、48、72 h时,BK组与VC组A549细胞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组A549细胞生存率低于BK组、V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K组与VC组A549细胞侵袭细胞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组A549细胞侵袭细胞数目低于BK组、VC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83,P<0.001)。BK组与VC组A549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组A549细胞凋亡率高于BK组、VC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326,P<0.05)。BK组、VC组A549细胞中TCAB1蛋白表达分别为2.03±0.21、1.98±0.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组A549细胞中TCAB1蛋白表达为1.35±0.12,低于BK组、VC组(P均<0.05)。结论外源性降低VEGF-C表达可降低A549细胞存活率及侵袭能力,提高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CAB1蛋白表达有关。
- 肖跃华马忠厦陈宏旺代传宙崔鑫鹏颜慧
- 关键词: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细胞侵袭
- 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慢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对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慢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采用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进行治疗的43例慢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无死亡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马忠厦徐有望代传宙肖跃华崔鑫鹏夏刚邓作生
- 关键词:外科手术慢性脓胸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期调强放疗靶区变化规律的临床分析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过程中肿瘤体积动态变化情况.方法:25例经病...
- 苏胜发卢冰马筑肖跃华欧阳伟炜李青松胡银祥栗蕙芹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肿瘤体积
-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期调强放疗靶区变化规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过程中肿瘤体积动态变化的情况。方法 25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NSCLC的患者接受IMRT,分别于放疗前、放疗20 Gy、30 Gy、40 Gy、50.5 Gy、61 Gy时予以螺旋CT模拟定位扫描检查,在各次CT扫描上勾画原发肿瘤(GTV)和纵隔转移淋巴结(GTVnd),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随放疗剂量的增加,GTV和GTVnd的体积逐渐缩小,放疗40 Gy后肿瘤缩小的速度逐渐缓慢,选择放疗40 Gy时肿瘤体积与放疗前肿瘤体积进行比较,GTV(t=5.019,P=0.000)和GTVnd(t=5.267,P=0.000)体积缩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中位值为分界点,GTV≥101.45 cm3、GTV<101.45 cm3、GTVnd≥50.35 cm3和GTVnd<50.35 cm3放疗40 Gy后肿瘤体积缩小的速度逐渐缓慢,与放疗前肿瘤体积缩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19,P=0.000;t=6.491,P=0.000;t=5.449,P=0.000;t=7.919,P=0.000)。大体积肿瘤缩小更快、更明显。结论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放疗40 Gy后肿瘤体积缩小的速度逐渐缓慢,大体积肿瘤比小体积肿瘤缩小更快、更明显。
- 苏胜发卢冰马筑肖跃华欧阳伟炜李青松胡银祥栗蕙芹
-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肿瘤体积
-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肺腺癌裸鼠种植瘤的抑制作用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肺腺癌裸鼠种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种植瘤组织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种植瘤模型,按5-Aza—CdR不同剂量分为对照组(未注射5-Aza—CdR)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分为0.5mg/kg组、1mg/kg组和2mg/kg组。比较各组裸鼠种植瘤生长的变化。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5-Aza-CdR对裸鼠种植瘤组织TFPI-2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用药28d后处死裸鼠时,0.5mg/kg组、1mg/kg组、2mg/kg组和对照组荷瘤裸鼠体重分别为(26.80±0.18)g、(26.67±0.28)g、(26.50±0.26)g和(27.12±0.38)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mg/kg组、1mg/kg组、2mg/kg组和对照组皮下种植瘤体积分别为(400.67±2.68)mm^3、(285.71±2.91)mm^3、(230.44±3.15)mm^3和(709.22±2.87)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FPI-2基因呈完全甲基化状态,0.5mg/kg组和1mg/kg组呈不完全甲基化状态,2mg/kg组呈非甲基化状态。0.5mg/kg组、1mg/kg组、2mg/kg组和对照组TFPI-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67±0.07、3.40±0.24、5.55±0.61和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mg/kg组、1mg/kg组、2mg/kg组和对照组TFPI-2蛋白表达的相对水平分别为0.36±0.01、0.64±0.02、0.81±0.20和0.18±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Aza-CdR能抑制人肺腺癌裸鼠种植瘤的生长,诱导种植瘤细胞TFPI-2基因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为5-Aza-CdR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甲基化的TFPI-2基因重新表达,从而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 梁江水殷桂林董永强马忠厦肖跃华纪涛
- 非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总结非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临床经验。方法2012年10月至2019年5月,手术治疗40例漏斗胸患者中男36例,女4例;年龄范围3~16岁,年龄(8.7±2.4)岁。术前CT示Haller指数(4.75±1.6)。所有病例均施行非胸腔镜下Nuss微创手术。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均无大出血、脏器损失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5~55(34±16)min;术后住院时间5~7(5.5±1.2)d;术中出血量5~10 ml。术后3例出现左侧胸腔少量积液,1例出现右侧气胸(少量),均保守治疗治愈。随访3个月~4年,近期疗效评定均为疗效满意40例,无疗效不满意者,1例术后2个月出现支撑钢板过敏,切开引流换药,长期不愈,于术后1.5年手术取出矫形板。32例患者于Nuss术后2~4年取出矫形钢板,矫形钢板取出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无漏斗胸复发现象。结论非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正漏斗胸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近中期疗效确切,易于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 梁江水陈宏旺马忠厦代传宙柴燕飞崔鑫鹏肖跃华
- 关键词:漏斗胸NUSS手术
- 胸腔镜手术对早期肺癌患者应激指标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对早期肺癌患者应激指标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82例进行观察,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P物质、前列腺素E 2)水平及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术后7d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可推广应用。
- 肖跃华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早期肺癌炎症因子应激指标
- 经胸腔镜与胸骨部分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采用胸骨部分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与经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6例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骨部分劈开行胸腺扩大切除术,试验组患者采用经胸腔镜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病情总缓解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患者采用经胸腔镜行胸腺扩大切除具有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马忠厦徐有望代传宙肖跃华崔鑫鹏夏刚邓作生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腔镜手术